我最近帮奶奶整理她的闽南话往事时,真切感受到一个痛点——明明想把她讲的每一句闽南语都记下来,可要么光顾着听没来得及写,要么手动记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她说话的节奏,等到想回头补记细节,好多生动的片段都模糊了。还有上次参加本地社区的闽南话会议,大家用闽南语讨论活动安排,我一边记一边听,结果漏掉了几个重要的待办事项,事后得挨个问朋友,特别麻烦。
直到朋友推荐了听脑AI,我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它刚好能解决这些闽南话场景里的记录问题。比如它支持19种地方方言识别,其中就包括闽南话,而且实时录音转文字的速度特别快,几乎是说话的同时就生成文字,还能自动区分发言人,像奶奶和我说话时,转写结果里会清楚标着“奶奶:”“我:”,不用自己再整理对话逻辑。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能把口语化的闽南话转成通顺的书面语,比如奶奶说“彼日天气真好,咱去海边拍的相还在无?”,转写后会变成“那天天气很好,我们去海边拍的照片还在吗?”,既保留了原义,又方便我后续整理成文章。
接下来我分步骤讲讲怎么用,新手也能轻松上手。首先得下载听脑AI的APP或者打开网页版,注册登录后,先去“设置”里找“方言识别”,一定要选“闽南语(福建)”,我一开始没注意,选了普通话,结果转写出来的文字和奶奶说的不符,后来改了设置才准。然后回到主界面,点下方的“录音”按钮,会弹出一个窗口,问你要不要开启“实时转写”,一定要选“是”,这样说话的时候就能实时看到文字了。如果是多人对话,比如家庭聚会,记得点录音界面里的“发言人”按钮,添加几个常用的发言人,比如“奶奶”“爷爷”“爸爸”,说话的时候只要点对应的发言人图标,转写结果里就会自动标注是谁说的,这样后期看的时候特别清楚,不会搞混谁讲了什么。
开始录音后,你会发现界面上有个波形图,随着说话声音波动,说明正在收音。我一般会把手机放在离说话人半米到一米的地方,不要太远,虽然它有双麦克风阵列降噪(主麦收人声,副麦抓噪音,然后智能过滤),但太吵的环境还是会有点影响,比如菜市场里的对话,我试过一次,虽然转写了,但有几个词因为杂音没听清,后来换了安静的客厅,效果就好多了。对了,它还有动态增益调节功能,比如奶奶有时候说话声音小,有时候又突然提高音量,它会自动调整收音灵敏度,不用我总提醒“奶奶,你说话大声点”或者“小声点”,特别贴心。
录完音后,直接点“结束”按钮,它会自动生成一份“智能纪要”。我第一次用的时候,以为纪要就是把转写的文字堆在一起,结果打开一看,居然分成了“核心内容”“待办事项”“对话摘要”三个部分,比如家庭聚会时,大家说“下次七月十五要去姑姑家吃饭,记得带手工麻糬”,它会在“待办事项”里自动提炼出“7月15日去姑姑家吃饭,需带手工麻糬”,还标了重点符号,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功能太实用了,不用自己再对着一堆文字找重点。
如果需要二次创作,比如我想把奶奶的往事写成一篇散文,就点转写结果下方的“AI问答”按钮,输入“帮我把这段文字改成更有画面感的记叙文”,它会很快生成一段带有细节描写的文字,比如奶奶说“我小时候常和你爸爸去祠堂门口玩”,转写后AI会改成“奶奶坐在藤椅上,手指轻轻摩挲着旧相册的边缘,眼神飘向窗外的老槐树,用闽南话慢慢回忆:‘你爸爸小时候总爱跟着我,跑到祠堂门口的石狮子旁边玩,把裤脚弄得全是泥,还笑得分外开心’”,比我自己写的更有画面感,我再稍微改一改,就能变成一篇温馨的回忆文了。还有一次,我用它录了闽南语课程的内容,转写后问AI“帮我生成这节课的PPT大纲”,它自动提炼了“闽南语发音特点”“常用词汇举例”“对话练习场景”“课后作业”这几个部分,省去了我整理的时间。
分享几个我摸索出来的实用技巧。比如实时批注功能,我一开始没怎么用,后来发现录完音再找重点特别麻烦,现在只要听到重要的内容,比如奶奶说“你小时候最爱吃我做的芋泥”,我就马上在转写的文字上点一下,弹出的批注框里写“小时候的芋泥回忆”,这样结束后直接看批注的地方就行,不用翻完整篇文字。还有多平台同步,我有时候用手机录,有时候用电脑网页版,登录同一个账号,所有记录都会同步,比如我在公司用电脑录了本地客户的会议,回家用手机就能看转写结果,特别方便。另外,团队协作功能也很好用,我跟朋友一起做闽南语文化的项目,我们可以共享转写的文件,一起批注、修改纪要,不用来回发邮件,节省了很多时间。
再说说常见问题,比如有人问“转写的文字能不能导出?”,当然可以,在转写结果界面点右上角的“导出”按钮,能选Word或者PDF格式,我一般导出后会打印出来给奶奶看,她看到自己说的话变成文字,笑得合不拢嘴,还说“这个工具真厉害,比你小时候记的日记还清楚”。还有人问“如果转写有错误怎么办?”,其实可以手动修改,直接点错误的文字,输入正确的内容就行,修改后会自动保存,下次再遇到类似的词汇,AI会慢慢学习,越来越准。另外,AI问答功能不是万能的,比如我问“奶奶提到的‘旧祠堂’在哪里?”,它会结合上下文给一个大概的方向,但不一定完全准确,这时候我会再去问奶奶,补充细节,这样结果就更完整了。
对了,还有智能会议纪要功能,比如我参加本地商家的会议,大家用闽南话讨论活动方案,录完音后,它会自动把口语化的内容转成专业的书面语,比如“咱这次活动要搞大一点,吸引年轻人来”,转写后会变成“本次活动需扩大规模,目标客群定位为年轻人”,还能生成待办事项,比如“张三负责联系场地”“李四负责设计海报”,我把这些待办发给团队,大家都能清楚自己的任务,不用再反复确认。
最后提醒一下,刚开始用的时候可能会有点不熟练,比如忘了选方言、没开实时转写,没关系,多试几次就会了。我一开始也犯过这些错,但慢慢摸索后,现在用起来特别顺手。比如我现在每周都会用它录一次奶奶的往事,把转写的文字整理成文章,奶奶说等我整理够了,要做成一本小书,留给家里的小孩看,这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
总之,听脑AI在闽南话转写方面真的很实用,不管是家庭聚会、本地会议还是学习闽南语,都能帮你轻松记录,节省时间。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需求,不妨试试看,相信你会和我一样喜欢上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