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超越梦想的数码艺术

DIGITAL ART BEYOND DREAMS

人们总是担心冰冷的高科技会将情感与美好从我们身边夺走。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艺术家们总是能从科技中获得灵感。这些引领着艺术革命的艺术家们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魅力世界。

《无题(Untitled)》,Peter Kogler借助印在塑胶材料上的数码涂层来展示一些具有催眠作用的图案。

软件、算法、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社交网络……在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时代中,人们使用“极客”这个专业术语来理解被某些人称之为“多媒体艺术”的事物。艺术家们也在借助高科技的力量让自己的作品风格焕然一新。如果你仍然无法想象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呈现,那么我们可以一起从正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出的 “编码世界(Coder le monde)”展览出发探索这个世界。展览解读了艺术家们与新科技之间的碰撞,特别是使用与创造信息程序、著名算法来进行艺术创作。日本艺术家Ryoji Ikeda第一次设计了两件组合展品取名为“生生不息(Continuum)”。Ryoji Ikeda使用计算机二进制语言、数据,以及是从电话与电脑中通过信息技术采集而来的材料创造了一个可视的世界,并且将这些数据材料翻译成了有声语言。在这个一直处于运动的世界中,人工智能如奇迹般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能力,而这些进步可以被艺术家所利用,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

Ryoji Ikeda为“生生不息(Continuum)”展览所设计,声影数据一起构成了这件让人感到昏眩的作品。

要证明这一点并不难。数码艺术已经开始摆脱自己的神秘身份,吸引着当代艺术的狂热爱好者们。前不久刚刚在大皇宫落幕的“艺术家与机器人(Artistes & Robots)”的展览,便是对数码艺术的致敬。这一展览的侧重点在于探索人工智能对于自身所引发的众多问题的影响,尤其是所属权的问题。人工智能也重新提到了一些数码艺术界的先驱,比如Miguel Chevalier,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便率先开发当时可行的技术来改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20世纪尽一切可能地压挤着绘画艺术的界限,人们需要找到新的领域”。Miguel Chevalier说道。

Claire Bardainne与Adrien Mondot共同设计的作品《Hakanaï》呈现出了一场舞蹈表演,一位女舞者在真实运动的图片组成的正方体中展示着一系列动作。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出现在了最新一届的巴塞尔艺术展上,并重新风靡世界。不久前他的作品“数码圣象(Digital Icône)”亮相凡尔登盛大艺术节,而另一件名为“音乐(Al Musiqua)”的作品也正在巴黎交响乐剧院上演。在他的作品中,由数据构成的阿拉伯式花纹在东方音乐旋律的伴奏下仿佛一段启蒙之旅。说到数码技术对植物世界的展现,就不得不提到Gaîté Lyrique剧院中的 “未来舰长与超级自然(Capitaine futur et supernature)”展览。这个展览的参展作品有电子网络藤本树林、数码玫瑰花园、睡莲2.0等。

Miguel Chevalier通过 “数码深渊(Digital Abysses)”展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声。

不自觉的物质化

Man Ray将照片转变成了艺术,Nam Jun Paik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了视频。当一种技术为艺术家们所使用的时候,这种技术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数码艺术可以将如同梦幻般的不自觉的事物物质化”,《艺术杂志》的主编、“美好数码生活!(La belle vie numérique!)”展览的策展人Fabrice Bousteau说道。他现在正在EDF基金会为我们呈现着一个名为“数据(Data)”的展览。我们可以在那里欣赏到Matteo Nasini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的陶瓷作品。

这幅名为《Tempo II》的作品是Marie-Julie Bourgeois呈现在“美好的数码生活(La belle vie numérique)”展览上的作品。这幅作品由通过摄像头对着全世界的天空真实拍下的照片组成。

当现实不断在虚拟中被稀释,人们该如何制造出切实的事物呢?3D打印技术更为本质的用处就是备份保存艺术作品,今年1月,文物工作者们就是这样将云冈石窟的雕像保护了起来。2016年,美国的商业巨头微软公司利用扫描仪与深度学习软件(这种人工智能可以解读分析大量的油画作品)制作出了“未来的伦勃朗(Rembrandt du futur)”。这一自娱自乐式的虚拟创造借助3D打印技术将不规则的笔触复制了出来。这个对大师人物肖像画作的完美合成也是一种获得数据的平均值的过程,例如使用的色彩、模特的衣着、目光的方向等。

数码的普及

不久前里昂市为网友开放建筑物与博物馆珍宝虚拟漫游项目,让数码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变得触手可及。在这一项目背后,是Google的Arts&Culture板块与5个机构联袂合作的全新编辑出版服务。众所周知,数以亿计的网友会选择Google作为自己的搜索引擎,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计划的覆盖广度。除了里昂的珍宝虚拟漫游计划,Google的艺术计划也正在不断用高清晰度的照片扩充自己的资料库,这些照片在全球100多所博物馆拍摄完成,包括了法国的卢浮宫与美国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这让人们坐在自己家中的沙发上便可以欣赏到上万幅绘画作品、雕塑作品与设计作品。

Catherine Ikam与Loris Fléri共同设计的作品《点成云状脸庞(Visage en nuages de points)》,这段影像作品中出现了一张数码技术生成的脸庞。

除了这个由网络引擎巨头Google免费提供的档案之外,博物馆们也希望可以不断迎接新的参观者,这些参观者更愿意购买门票“亲身”体验真实场景,尝试新工具以便得到一个真实感倍增的参观之旅。最为雅致精巧的一次体验之旅可以让参观者们再次领略建成于黄金时代,即公元14世纪的Avignon主教堂,参观者们可以摒弃老旧的解说器,使用主教堂提供的平板设备。更不用提那些现如今已经接受了数码技术的组织机构,Sotheby’s、Christie’s与Artnet这样的世界最为知名的画廊已经开始在网络上销售艺术作品,另一些知名艺术家以及一些自称为艺术家的人在Instagram上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网友们可以自行组合出自己喜欢的作品精选集。Amazon在2013年创立的数码画廊Fin Art Amazon如今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数码画廊。

浸入式体验

对于那些不喜欢虚拟事物的人来说,数码技术可以提供的是浸入式的体验,而非以令人信服为最终目的。在Baux-de-Provence巨大的石灰石采石场中,参观者们的身影被缩小成了一个个灰白的剪影,这些小小的剪影伴随着Glenn Miller与Keith Jarret的音乐,欣赏着被映射在巨大岩壁上的Picasso与Goya的巨幅绘画作品。受到这一最早出现在2012年的沉浸式观展理念的启发,巴黎的光影工作室(Atelier des Lumières)举办了Klimt作品展。“在同一地点我们也举办过土耳其团队Ouchhh的作品展,”经营着这两处展览场地的文化空间公司(Culturespace)的创办者Bruno Monnier补充道,“这些设备可以提供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有助于我们发现年轻的天才,重新欣赏现如今已经很难将他们的作品集合在一起的艺术家们的作品。”

在TeamLab“超越界限(Au-delà des limites)”展览中,一位观众被互动图画360°地包围了起来,这些图画在靠近观众的时候会发生变化。

最近几年,浸入式体验已经成为了各大博物馆的必备项目。泰特现代美术馆最近举办了Modigliani的作品展,美术馆将画家的工作室通过虚拟还原的手段重现了出来。巴黎La Villette文化公园第一次在法国展出了日本团队TeamLab的作品,展览名为“超越界限(Au-delà des limites)”。这5位艺术家刚刚在东京的森大厦成立了数码艺术馆,在那里人们可以发现他们作品美妙的艺术感。“我们希望设立一个没有界限的世界”,创立于2001年的TeamLab的创始人猪子寿之强调:“在我们的世界中,一切因素都处于一个不停的运动之中。参观者们进入展厅后就会沉浸其中,直至迷失自我,他们成为展品的一部分,使展品发生改变。”这位艺术家认为,“数码技术鼓励集体创作,将世界格式化,提升人类的能力。”如此看来,数码艺术革命的作用与现实性,依旧是一个值得我们长久思考的命题

撰文 | Louise Prothery

编辑 | 刘怡帆

划分早秋地域之美

彩妆定制时代来了,准备下单吧!

看看ins这几位插画师是如何玩转时尚插画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827A1ANW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