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质量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大家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份图纸,因为字体不符被退回;

一道工艺,因为考虑不周反复修改。

我们有时会困惑,甚至烦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真的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公司召开上半年技术质量分析会时,提出了“九个抓”的工作要求,这个疑问便有了清晰的答案。令人深思的是,在这“九个抓”中,排在最前面的并非我们以为的高深技术突破,也不是动辄百万的昂贵设备升级,而是看似“务虚”的“抓意识提升”和“抓工作作风”。这短短两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质量认知的大门:质量的根基是每一个身处岗位、有血有肉的“我们”——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我们落实细节的行动,更是我们藏在每一次操作里的责任心。

古人常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问题”,就像堤坝上不起眼的蚁洞,看似无关紧要,却可能在关键的时刻酿成无法挽回的隐患。质量这条贯穿公司发展的生命线,从来不是悬在空中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它藏在设计人员落笔的审慎里,藏在工艺人员推敲的周全里,更藏在一线工人每一次抬手、每一次校准的专注里。即便制度再完备、体系再先进,若少了人的责任与担当,终究只是纸上谈兵,难以真正守护质量的防线。

责任,是对“不放过任何细节”的坚守。质量是公司的生命,而这条生命的延续,恰恰依赖于岗位上“精益求精”的执着。是设计图纸时对一个符号、一处标注的反复核对;是制定工艺时对一组参数、一个流程的再三推演;是操作设备时对一个手势、一次调试的精准把控。同样的工作,有人严谨细致,主动追问问题根源;有人却粗枝大叶,敷衍以对。有人“一丝不苟”,有人“大概其然”。两种态度最终会沉淀在产品的质量里,映照在企业的口碑中。正如《论语》所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当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人、贯穿于每道工序,质量的大坝才能固若金汤,这便是质量工作的“立本之道”。

如果责任是“确保不出错”,那么担当便是“遇到问题敢迎难而上”。它不是关键时刻的口号,而是设备故障时,主动留下排查的坚守;是发现漏洞时,不推诿不回避,牵头推动整改的勇气;是面对紧急任务时,不计较个人得失,加班加点也要确保达标的格局。担当,需要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打磨韧性,在一次次挑战中积累底气,更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毕竟质量的提升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次次担当中慢慢筑牢的底气。

质量,也从来不是某个部门的“专属任务”,也不是少数人的“额外责任”,而是全体同仁共同的使命。我们要从“心”出发,把责任刻进每一个岗位,把担当融入每一次行动,以“行”践诺:

紧密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坚持质量预防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并重,落实体系化质量管理新要求,严肃质量考核,提高质量问题处置效率,统筹推进质量工程和质量“削峰”行动。让每一道工序都经得起推敲,让每一次操作都经得起检验,让对质量的坚守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让精益求精的产品成为庆华人最耀眼的骄傲。

文/邢璐 图/王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pQxRVFTsJfPdK0b6XInY8D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