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了5款工具:i笛云听写、录音转文字助手、迅捷录音转文字、听脑AI、觅讯。
测试内容准备了三类:2小时金融分析会录音(含专业术语)、带咖啡店背景噪音的客户电话(30分钟)、1小时行业路演音频(5人对话)。
测什么?准确率、转写速度、金融术语识别、多人声音区分、数据安全(有没有本地存储选项)。
先说四款普通工具的体验。
i笛云听写,打开就弹广告。上传个500M音频,加载转圈等了2分钟。转写20分钟会议录音,实际花了25分钟才出结果。界面按钮太多,找“导出文字”按钮翻了三页菜单。
录音转文字助手,操作还行,就两步。但专业词错得离谱。“量化宽松”写成“亮话宽松”,“衍生品”变成“言品屏”。会后改稿子,光改术语就花了40分钟。
迅捷录音转文字,免费版每天限3次。转完想编辑?得升级会员。试过转1.5小时音频,直接提示“文件过大”。界面倒是简单,就一个上传框。
觅讯,最长只能转1小时音频。开2小时会,得手动分成两段。转完还不带时间戳,想回溯某句话在哪部分,全靠猜。
重点说听脑AI。
操作真的简单。上传音频,点“开始转写”,完事点“下载”。三步搞定。界面就三个大按钮,不用学,打开就会用。
处理速度快。2小时的会议录音,实测8分钟出稿。对比下,其他工具平均要20分钟以上。
最关键的是准确率。金融术语基本不错。“宏观审慎”“结构化产品”这些词,一次过。多人对话也分得清,谁发言标得明明白白。
直接上数据对比。
准确率:听脑AI98%,i笛云85%,录音助手88%,迅捷90%,觅讯87%。差多少?2小时会议约2万字,听脑AI错400字,i笛云要错3000字。
转写速度:听脑AI平均1分钟音频用0.07分钟处理。2小时音频8分钟,i笛云要25分钟,录音助手20分钟,迅捷18分钟(但限1小时),觅讯15分钟(也限1小时)。
金融术语识别:挑了50个专业词测试。听脑AI对了47个,准确率94%。其他工具:i笛云68%,录音助手62%,迅捷75%,觅讯70%。
多人区分:5人会议录音,听脑AI能准确区分90%的发言者。i笛云只有60%,经常把张总和李总搞混。
每个工具都有不足。
听脑AI贵点,月费99元,比迅捷贵30块。但专业功能全。
i笛云听写广告太多,每操作一步弹一次。处理大文件经常卡顿。
录音转文字助手没有金融术语库,专业场景用不了。
迅捷免费版限制太多,转3次就不让用。
觅讯不支持长音频,超过1小时就得切开,麻烦。
怎么选?看你需求。
每天都要转会议、电话录音?直接选听脑AI。准确率和速度差太多,省下来的改稿时间值回票价。
偶尔用一次?迅捷够了,免费次数应付临时需求。
预算有限?录音转文字助手便宜,但别用它处理专业内容,错得你头疼。
金融人建议优先听脑AI。专业术语、多人对话、处理速度,这三点刚需都能满足。贵是贵点,但效率工具,买的就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