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GPU不够用了!OpenAI要自造智能,选博通为掌控产线

10月14日,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OpenAI对外宣布,已与芯片设计行业的巨头博通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将携手开发OpenAI首款自主研制的人工智能处理器。

从公开信息来看,在此次合作中,OpenAI主要负责芯片的架构设计工作,而博通则承担起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的开发与部署任务,预计全部部署工作将在2029年底前完成。这款新研发的芯片算力极为强劲,达到10吉瓦,其耗电量巨大,相当于800多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量,或是胡佛大坝发电量的五倍之多。

该消息一经公布,便在资本市场上引发了积极反响。博通股价在当日大幅上涨,涨幅超过10%,其市值也随之突破了1.5万亿美元大关。

不过,尽管此次合作被看作是科技巨头定制AI芯片的又一新尝试,但多数分析师并不认为这会在短期内对英伟达在AI加速器市场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毕竟,自主芯片从设计到实现量产,中间还面临着诸多巨大的挑战。

此次与博通的合作,是OpenAI在算力布局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近三周的时间里,OpenAI已经联合英伟达、甲骨文、AMD等企业,达成了约33GW的算力承诺。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强调,10GW的算力仅仅是一个起点,即便当前已经拥有30GW的算力,也会因为全球对高质量智能的旺盛需求而迅速达到饱和状态。

目前,OpenAI仅运营着超过2GW的算力,但就是凭借这些算力,已经成功支撑起了ChatGPT、Sora等热门产品的研发与运营工作。据行业估算,建设1GW的数据中心成本大约为500亿美元,其中仅芯片采购就需花费350亿美元。OpenAI此次自研芯片,有望大幅降低这一高昂的成本。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_NMvRZGFslCW9CAcbmT6H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