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医疗大数据时代医院病案统计及管理探究

本文发于《中国卫生产业》期刊 2018.7

病案统计主要是对患者的资料和病案进行收集和统计,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将信息提炼为知识的工作。病案统计工作在大数据时代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不仅能反映出医院经营管理的现状和水平,也能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中发挥着信息、咨询、监督等重要作用。随着各级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推进,病案统计信息化也在不断发展,大量的数据流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获得并加以利用,但是由于各级医院的信息化程度不同和人员素质高低等原因,病案统计水平参差不齐,病案统计的利用现状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医院存在的病案统计的三种模式,并对医院病案统计工作的管理方向以及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1各级医院存在的三种病案统计模式

1.1手工病案统计模式初级的病案统计模式依赖于人力,以手工统计纸质材料为主,几乎不使用计算机。该模式早期是纯手工阶段,各项工作简单、粗糙。该模式后期出现了计算机,但是计算机仅作为一种记录和计算工具,缺乏系统化信息技术支持【1】。

1.2 病案统计系统为核心的病案统计模式电子病历的出现使得病案统计的多种需求开始产生,医院出现了专门的病案统计系统,病案统计系统起着数据的核心支撑作用。病案统计工作主要依赖病案统计系统提取病案首页和统计病案资料。在多数的医院中,病案统计系统已经应用,可以结合纸质病案的首页录入和纸质日报表的录入等来提取统计信息。

1.3医疗大数据时代下的病案统计模式该模式下,病案统计不仅仅局限于提取门诊数据和病案首页信息,还可以从医院的各种信息系统中提取利用更多信息,做出更多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和统计研究。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构建医院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对医疗大数据的收集、整合、存储等工作,为医疗大数据的挖掘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ETL等技术从医院的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合理用药系统、财务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中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清洗,不仅快速高效与方便检索,而且能够满足多种统计需求,实现病案统计的巨大价值【2】。

2 三种病案统计模式基本内涵

2.1手工病案统计模式该模式依赖的是统计人员对大量纸质资料的整理和甄别,源头数据的采集点多而散,数据的质量难以把控【3】。在此工作模式下,病案统计人员每天需要在繁冗的日报表中找到护士填写的的数据,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月底进行统计指标计算的时候也是费时费力,人力消耗较重。如果病案统计的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认真检查病案统计的问题,就会影响主要信息的真实性,进而导致生成错误的数据源。传统的手工计算指标的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统计人员的精力,而且容易出错;工作方法落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快速及时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利用;很难提供医院管理决策支持。

2.2 病案统计系统为核心的病案统计模式此模式主要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统计。一般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医院病案统计部门,拥有比较完善的病案统计系统,病案首页的信息可以从系统导入,编码人员只需对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进行的ICD编码进行审核,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统计人员可以利用病案统计系统设置逻辑性审核,发现不符合规范的数据,通知编码人员及时修改【4】。通过利用病案统计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取病案首页的信息,也可以便捷的按月份或者季度等时间来比较各项指标的计划指标以及实际的完成情况。

2.3 医疗大数据时代下的病案统计模式该模式目标是构建以临床需求为核心的统计指标体系,切实为临床医生服务,充分发挥统计信息价值。【5】。病案统计的内涵变得非常丰富,统计的范围扩大和统计的精细化是该模式典型的特点。该模式与数字化医院各信息系统进行充分整合,通过ETL 等技术从HIS 系统、PACS 系统、LIS 系统、药品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等全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抽取,形成独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可以提供高效快速的分析与检索。

病案统计人员可以从医院的各个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和理念,充分挖掘和分析医院数据信息资源,科学有效的利用数据,对效率指标、质量指标和转归指标等作出综合的统计分析;还可以按阶段对医院各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如人均费用、门诊人次、费用、急诊人次、死亡率、再住院率、床位使用率、基本药占比等指标的情况,为医院的持续性改进措施与决策提供依据【6】,持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科研方面,通过建立医院统一统计数据中心,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各类医疗数据及诊断信息呈现给临床,便捷地为临床科研提供大样本、多中心的统计数据,提升医院整体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效率。通过不断的延伸服务范围,医院的大数据中心、统计中心都可以由病案统计部门负责,病案统计的重要性得到加强。

3病案统计的管理探究

医院统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能做好非常不易。医学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需要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来实现,需要不断学习。如今医院通过各种业务信息系统和数字化设备,进行全方位、全尺度的数据收集和共享,极大地丰富了医院统计工作的数据来源,为医院统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1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多数医院拥有病案统计系统,在传统病案管理基础上借助信息化的帮助,可以基本实现病案信息的统计和利用。病案统计系统的使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病案统计系统依附于电子病历系统,成为电子病历系统的子系统,另一种是是使用第三方公司的病案统计系统,病案统计工作独立于HIS系统,需要从HIS系统提取数据。由于各家医院的信息化程度不同,病案统计系统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的部分医院资金雄厚,对信息化系统建设投入大,信息化程度高,病案统计水平也相对较高,能够实现医院的各种信息需求,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进行多维度、多路径的数据挖掘【8】。但是在部分相对落后地区的医院和县级的小医院自身条件有限,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较少,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病案统计系统的建设也比较慢,医院的病案统计数据获取有限。

3.2信息化程度并非病案统计工作唯一的发展要素,更多的需要病案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病案统计人员既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统计学知识、计算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胜任医院统计工作的需求。具体来说,要熟悉医院病案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与操作分类ICD-9-CM-3的基础运用与实践;要熟悉统计学的基本常识,保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拒绝、抵制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要熟练使用常见的统计工具,提供有质量的、可靠的统计分析;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常识,保证能处理基本的常见问题以及和软件工程师的基本沟通,对数据的检索利用能力强。

3.3病案统计越来越成为当今医院管理发展的重要部分。我国的病案统计工作起步较晚,早期在医院中发挥的作用和受到的关注也不明显,但是随着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病案统计越来越成为当今医院管理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目前,病案统计工作主要是对电子病历各项信息的提取和利用,可以广泛服务于医院评审、DRGs评价、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上报等工作。在医院的未来发展中,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只有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大数据挖掘,才能更好的提升医院的病案统计工作水平。病案统计人员也应该勇于担当,积极承担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数据上报、绩效改革、重点学科、规培基地建设、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等医疗数据的挖掘与利用任务,保证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医疗信息资源【9】,努力把病案统计变成医院的医学情报中心,医院的大数据中心,延伸病案统计的内涵,开拓医院病案统计的新局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908G0ESR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