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PCT申请海外专利之前,要不要先交个中国专利(CN)?
交吧,怕浪费钱;不交,心里又不踏实。
很多申请人纠结过这个问题。
如果CN和PCT的撰写要求一致,就很简单了:直接交PCT,省去CN的钱和精力。
但现实是:CN和PCT的撰写要求不一致。如果你对这个最重要的基本常识有疑问,可以点击基于中国专利申请形式修改然后递交PCT,对吗?了解。
那到底怎么选呢?
关键看能否一次写好PCT文件!
怎样算一次性写好?
简单来说,文件要满足两点:
满足目标国家的审查要求;
后续不需要再往专利文件里补充新的发明内容。
如果只按照中国标准写完一份专利申请,并不算“一次性写好”,因为各国的审查要求和偏向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如果把中国专利直接翻译交到到美国和欧洲,那进美国时可能会有101问题(客体),进欧洲可能有说明书支撑问题。
怎样才能一次性写好PCT文件?
申请人先找到能写出高质量PCT文件的代理所,付给他们服务费,然后给代理所时间仔细打磨好PCT文件。
归根结底,就是要资金和时间都充裕!
能一次写好,PCT一步到位
如果条件允许,能够一次性写好PCT文件,直接交PCT自然是最省心、最省钱的选择。
因为这样可以直接省下先交CN的费用和精力。
而且按照规定,专利通过PCT落回中国可以免除实质审查费。
当然,有人会问:如果不能保证后续完全不需要补充技术内容,PCT一步到位保险吗?
这要看补充内容的可能性大小。
可能性大,先申请个CN更保险;如果可能性小,直接PCT一步到位也没问题。
其实,如果真的要补充技术,先PCT也有补救办法——申请人可以再提交一个PCT,并要求第一个PCT的优先权。虽然这样成本会很高,但可以起到一层保险的作用。
如果资金和时间充裕,直接一步到位走PCT,在质量和操作上都无疑是最优解,并可能反而降低总成本。
但很多情况都会导致一开始没办法撰写一步到位,这些情况下又该怎么选择呢?
当前预算不够,多花钱先CN
如果当前预算不够,申请人多半只能找质量一般的代理机构。
而这样的代理机构很难一次性写出高质量的PCT文件。
因此,申请人可以先申请CN,等后续资金充裕了,再找好的代理机构改写CN文件、递交海外。
只是先CN比起先PCT,会多花一笔中国实审费,和可能的中国服务费。
赶时间,先CN抢占申请日
实务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专利很赶时间。
如果想抢时间,就不可能有足够时间去打磨出到位的申请文件。
此时,先申请CN,抢占一个尽可能早的申请日更合适。
但与“预算不足先交CN“的情况不同,为了抢时间交的CN申请不需要是正式申请,更便宜。
先交个中国临时申请就行,后续可以通过PCT落回中国!
有人会说:“中国专利法里不是没有临时申请制度吗?”
专利法确实没有,但往期文章(中国专利的临时申请怎么实现?)说过,中国也可以通过两个操作实现临时申请的效果。
而且交“中国临时申请”时,不需要提出实质审查请求,能直接省下一笔实审费。
通过“中国临时申请”抢占了尽可能早的申请日后,申请人可以多一年打磨PCT文件的时间。后续再通过PCT把专利落回中国,也不需要缴纳实质审查费。
当然,如果申请人觉得没必要省钱,也可以交中国正式申请。
更多的话
归根结底,无论“先CN”还是“直接PCT”,选择的核心是:你是更急着抢申请日,还是有条件一步写好PCT文件?
想清楚这一点,选择就不再纠结。
但最重要的是,PCT的质量不能凑合,要确确实实能“一步到位”!
当然,PCT也不是唯一选择,很多情况下,巴黎公约途径会更合适。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