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鹦鹉为什么会说话

人类是怎么说出“一键三连”的?

我的大脑有了这个抽象的想法后,迅速发出指令,驱动呼吸肌使肺部产生气流。气流在呼出的时候冲击声带产生振动,发出基础声音。这个声音再经过口腔与鼻腔的灵活调制后,清晰的“话”就说出来了。

那雀形目鸟类呢?

仔细观察鸟类的发声,能够发现它们的声音来自胸腔。胸腔里面藏着的却不是声带,而是鸣管。区别于声韧带,鸣管是由一系列特化的气管支气管软骨组成的发声器官。鸟类发声时,肺部和气囊会产生持续稳定的气流,流向鸣管,鸣管内的鸣膜受到气流影响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基础的鸟叫声。有的时候鸟儿心情好或者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还会发出锯木头、相机拍摄的声音。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以鹦鹉为例,鸣管里面除了鸣膜,还有3-5对高度发达的鸣肌。它们能独立调节左右两侧支气管的气流大小,产生和声或复杂的音效。再配合上灵活到可以嗑瓜子的舌头,通过前后蠕动、触碰喙部,一张一合间,声音就被复制出来了。

是的,复制。鹦鹉似乎会对听到的声音进行分析并学习,最终通过上述的操作复述出来。早在2004年,科学家就发现鹦鹉等鸣禽的FoxP2基因与发声学习能力存在关联。在人类身上,FoxP2基因异常也会导致特定的先天性言语障碍。但FoxP2只是庞大基因中的一名参与者。这么笼统的解释并不能完美地解答:“鹦鹉为什么会说话”。

于是科学家们又对鹦鹉的神经系统展开了研究,希望解释鹦鹉的大脑是如何编码发声的,并在今年(2025年)3月将实验结果发布在了自然杂志上。他们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答案可能藏在鸟类的前脑运动区。通过高密度硅电极技术,他们首次绘制出了虎皮鹦鹉的发声中枢,也就是前弓状皮质(AAC)的中央核的神经图谱,他们发现这里就像一个“声音调音台”:不同神经元分工明确,有的专管高频谐波,有的控制低频噪音,还能实时微调音高。

所以鹦鹉也跟人类一样,最先是通过大脑发出指令,指令驱动肺部产生气流,气流作用于鸣管(配合舌头和喙)最终表达出声音。

那鹦鹉知道自己说出来的是什么意思吗?如果知道的话,岂不是可以实现跨物种交流了?

现实的大多数情况下,(仅个人认为)鹦鹉并不真正理解它们所模仿的人类语言背后的抽象含义,甚至我们人类自己都会对他人的语言产生歧义。但鹦鹉非常擅长将特定的词语或声音与特定的结果、情境或需求联系起来。例如:当鹦鹉说“你好”时,主人会很高兴地回应它、抚摸它或给它零食。于是它学会了在想要关注时说“你好”;当鹦鹉说“苹果”时,主人真的会拿苹果这个东西给它吃。于是它学会了在想要苹果时说“苹果”。

至于一些极其聪明、经过特殊训练的鹦鹉,比如Alex。它在严格的科学训练下,能够准确回答出物体“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多少个?”这样的问题,这表明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将特定的词语与特定的物体或属性对应起来了,达到了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理解水平。但这会不会只是训练的结果呢?没人敢下这个定义。

起码目前,在地球上只有人类能清晰地说出同时又明白一句话的意思,比如“这次一定”。

所以,你可以把鹦鹉想象成一个极其聪明、能精准复读、并且能把声音按键和结果完美关联起来的“生物播放器”,而不是一个真正理解语言含义的对话者。

这里是球村冷知识,感谢三连,我们下期再见。

部分资料:

https://so.html5.qq.com/page/real/search_news?docid=70000021_39767df7aa320452&faker=1

http://www.ifuun.com/a201809271636184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695-8

https://blorian.blogspot.com/2017/08/avian-medicine-principles-and.html

chrome-extension://bpoadfkcbjbfhfodiogcnhhhpibjhbnh/pdf/index.html?file=https%3A%2F%2Fwww.jneurosci.org%2Fcontent%2Fjneuro%2F24%2F13%2F3152.full.pdf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tM6nzr97sRAO2LyS0Qsela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