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数字化转型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专家建言专精特新企业“摸石过河”

近日,一场聚焦于绿色化工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的重磅活动在山东滨州落下帷幕。为期两天的企创融通汇“专精特新”绿色化工专场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专题报告、项目洽谈等环节,为200余位与会者揭示了在数字化与绿色化(“双化”)协同的大趋势下,中小企业突破转型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双化协同”:从宏大叙事到企业必答题

活动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同,已从一个宏观政策概念,演变为企业,尤其是身处高耗能、高排放压力下的绿色化工企业,必须面对的核心战略问题。

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李晔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深联网、大数据、超算力、更虚拟、泛安全、可持续”的鲜明趋势。这为企业“双化”协同提供了技术基石。一方面,数字技术可深度赋能绿色化,例如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实现生产工艺的节能降耗;另一方面,绿色目标也倒逼数字化本身走向低碳、可持续,如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这意味着,‘双化协同’不是一道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企业长期生存与竞争力的‘必答题’。”专家强调。

转型之路:中小企业需找准“过河之石”

对于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如何答好这道“必答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王珊珊给出了务实建议:摒弃“一步到位”的幻想,采取“摸石过河”的渐进策略。

报告显示,当前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投入仍以轻量级为主,约40%的企业投入在百万元以内。面对供需不匹配、行业壁垒高、人才储备弱等普遍痛点,专家推荐“问诊-转型-校验”的三步法。

首先,通过专业诊断清晰识别自身薄弱环节和价值痛点,明确优先级,避免盲目投入。其次,借鉴“积木式”转型思路,选择高价值场景进行试点,成功后再将经验复制推广,像搭积木一样逐步构建数字化能力。最后,依据国家标准建立评估体系,定期校验成效,及时调整方向。

滨州样本:产业链协同激活新动能

本次活动不仅限于理论探讨,更通过走进滨化集团等当地龙头企业,展现了“双化协同”的实践样本。滨化集团分享的“北鲲战略计划”,系统性地展示了企业如何通过构建创新生态链(从PI原始创新到IP知识产权,再到IPO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活动现场采用的“主会场专项报告+分会场项目路演”联动模式,本身就是一次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精准实践。30多个优质路演项目与多家投资机构、本地企业展开深度对接,多家路演团队与滨州本地机构在技术联合研发、市场共享等领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创新项目落地滨州、融入本地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总结道,专精特新企业的转型目标是从“生存驱动”迈向“能力驱动”。这需要企业、服务商、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将“双化协同”的宏观要求,转化为企业微观层面可感知、可执行的行动方案,方能在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行稳致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z7TjBpUeQYTerMQjV9xZ9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