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小鹏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亮相,定义“物理AI”新未来

近日,在小鹏科技日发布会上,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以一场流畅的“猫步”展示惊艳全场。这款被官方称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标志着小鹏在物理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步,小鹏机器人团队走了7年。2026年底,小鹏目标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量产,有望成为中国首个达成这一目标的企业。

01 仿生设计:从骨骼到皮肤的突破

IRON的仿生设计令人瞩目。它采用“骨骼-肌肉-皮肤”的三层结构,拥有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和全包覆柔性皮肤。IRON的1:1还原的人手尺寸配备22个自由度,能精准完成精细抓取。

机器人肩部的灵活度技术,源自汽车底盘悬挂系统;其导航能力脱胎于电动车的自动泊车算法。小鹏通过“技术复用”策略,将70%的核心技术在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间共享,大幅降低研发成本。

02 智能交通系统:三芯驱动与物理世界大模型

IRON搭载了三颗高性能的图灵AI芯片,整体算力达到2250TOPS,能够进行多模态对话、视觉识别以及复杂的行为决策。这套系统赋予IRON深度思考与自主决策能力,无需语言转译即可实现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生成。IRON还引入了全球首个机器人室内场景AEB主动安全系统,并遵循“隐私数据不出机器人”的安全原则。

03 能源系统:全固态电池的应用突破

在能源方面,IRON采用了行业首发的全固态电池,兼顾了轻量化与长续航。轻量化设计加上高安全性,为IRON的长时间运行提供了保障。

04 商业化路径:从工厂到企业全球开发生态

IRON已在小鹏广州工厂参与装配P7的工作,单日能拧500颗螺丝。小鹏计划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预计年产能突破5万台。小鹏宣布开放IRON机器人的SDK平台,向全球开发者提供硬件接口与算法框架。这一举措将降低开发者门槛,促进教育、服务、工业等领域的场景适配。据测算,开放生态可缩短机器人应用开发周期达60%,推动多模态交互与任务执行能力的快速迭代。

人形机器人的竞争已拉开帷幕。特斯拉的Optimus V3计划于2026年Q1发布并启动批量制造。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已明确要求,2025年实现整机批量生产,2027年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小鹏、特斯拉等企业的入局,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量产的前夜。未来三年中国将有超过20家重点企业推出具备自主行走、语言交互能力的机器人产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WCj21aea-gvs2uvQhlZVT5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