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互联网+”能否看病?看浙江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就诊困境

作者 | 周亦川

近年来,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又出台了在全行业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文件,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向纵深发展。

据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马伟杭介绍,浙江已有13家省级医院开展了近30项人工智能应用,包括肺部结节肿瘤、食管癌、宫颈癌、胃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尤其是肺部结节等影像学方面的智能诊断系统,已在县级以上医院普遍应用,减少了医生的漏诊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其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疑难病症的诊治中。

甲状腺癌发病率与日增高,越来越多的微小结节可以通过颈部超声发现,但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与超声医生的经验有重要关联,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超声医生每日接诊上百位患者,极易疲劳漏诊。面对这一难题,浙大一院应用甲状腺超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辅助诊断。该系统学习了浙一医院5万余份甲状腺超声报告,对超过2毫米的结节病灶检出率高达98%,与活检结果比较准确率可达到88.1%。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人工采集的甲状腺超声图像会实时发送给人工智能服务器进行读图分析,系统会给出诊断结果并用红圈和绿圈分别标识恶性或良性结节。系统还与基层医院联通,基层医生将超声报告发给人工智能系统,浙大一院的医生也会给出相应的诊疗意见。

同样,浙大一院在肺部结节的诊断中也应用了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在数秒钟之内就可以阅读300—400张CT影像图,将其中可疑的部分标注给医生,一些容易被人工忽略磨玻璃影也会被识别。自2017年起,肺部小结节判读数据采集已达1600余例,验证600余例,肺小结节检出率达97%,特异性约92%。

在邵逸夫医院,医院通过院前急救信息化系统,急诊医护人员提前获取120救护车转运患者的各种信息,大屏幕可实时看到急救车上患者的状态,还与医疗直升机对接,各相关部门可以做好各种急救准备。

医院还利用4G技术实现国内移动远程手术指导,基层医生做手术可以更加放心,同时手术视频还可以让医生在线上学习,自我提高。

说到远程医疗,自2007年建立远程医学中心以来,浙医二院已经有了十余年的经验。医院首创全国eICU托管模式,平台托管的是4000公里之外新疆地区的重症监护室,eICU与传统远程会诊的突破在于传统远程会诊仅提供阶段性指导意见,而eICU实现不具备转运条件的重症患者全程医疗连续性。2017年8月,浙医二院与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双方正式签署远程ICU托管合作协议文件,开始全面托管对方医院的8张监护床位。

eICU建立在先进的临床信息系统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云端技术,对重症患者实施实时不间断远距离监控和诊治。通过远程信息互通,实现与对方医院监护室工作人员实时交流沟通,可以同步查看患者即时情况、监护设备信息、病历文书及检验检查信息,并实现远程医嘱开立,与对方医院医生共同确立治疗方案。因此,这不是简单的、传统的远程医疗,这是完全的托管监护。

浙医二院在国内率先开展远程机器人超声诊疗。通过操纵杆控制机械臂带动在某地医疗机构的B超探头,通过低时延的5G网络进行远程B超触感回传,把远程患者图像、彩超画面快速传递到远程医生端。它可帮助医疗资源的远程配置,特别是高端医疗人力资源的远程配置,让大医院专家既不离开自己办公室,又能把日常工作开展到边远地区。

随着5G时代来临,不久的将来在高容量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支持下,远程超声机器人系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对移动救护、急救灾难现场的远程超声扫描、诊断及处置,让院前院内医疗同质化、信息同步化,为患者的整体救治赢得时间。

这是一张来自于广济医院(浙医二院的前身)穿越百年的医患关系照,巨幅照片被放在浙医二院门诊楼最显眼的位置。当我们把一些机械性的诊疗工作交给人工智能时,那么节约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将可以更多地投入于人文关怀上的治疗,让患者更多地在医疗中有获得感。

医联体分级诊疗管理系统(RIS系统)

双向转诊--助力分级诊疗建设

渠道建设--优化扩大患者来源

2018年最有前景的互联网+医疗项目

诊易通官方网址: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018B0RBIF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