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民日报》点赞这位师大校友:扎根西部,玩转AI课堂!

秉承西部红烛精神

投身西部基础教育

探索创新“金课”课堂

引导学生放飞科技梦想

他 风华正茂 逐梦青春

他就是师大校友韩宜飞

4月30日,《人民日报》在第19版“教育”板块,刊发了题为“追逐青春理想 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报道。文章指出,“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广大青年正在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努力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文中选取了五位代表,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示当代青年奋斗的时代气质,回答好“为什么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什么当代青年必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命题,鼓励更多青年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其中,以“放飞科技梦想,收获成功喜悦”为题,对我校2009级公费师范生韩宜飞进行了采访报道。

报道全文如下:

放飞科技梦想,收获成功喜悦

记者 / 丁雅诵

在新疆乌鲁木齐第一中学的人工智能兴趣课上,一场机器人篮球对抗赛正在进行。学生们聚精会神,用指令操控着机器人,走位、防守、投球、得分……正是这个团队曾在VEX世界机器人锦标赛高中组比赛中捧回大奖。

带领这个团队的老师,是陕西师范大学2009级公费师范生韩宜飞。2013年,在母校“西部红烛精神”激励下,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韩宜飞选择来到西部,投身基础教育。

工作第一年,新疆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举行,丝毫没有经验的韩宜飞带领学生报了名。“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不迈出探索创新的第一步,就不会有成功。”韩宜飞笑着说。

如今,韩宜飞教授的“人工智能初步探索”课,已成为学校的“金课”,深受学生喜爱。“别看孩子们好像是在玩,其实要学的内容非常多,每一个操控、每一次调节、每一场比赛,都是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考验。”谈起教学,他滔滔不绝。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韩宜飞感受到国家科技发展的趋势,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传播应用。虽然地处西部地区,但韩宜飞依然有个“科技梦”,他希望带领学生们走进科技前沿,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成长为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基础。

这两年,韩宜飞常常在下班后,在实验室进行中学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研究。无数个夜晚,他和学生们在探索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此外,韩宜飞还开发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机器人官网”,将自己在机器人竞赛教育、创客教育等方面积累的经验资料整理出来、摆在网上,与其他老师一起交流讨论,共同为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韩宜飞,这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正阔步行走在西部基础教育的宽广大道上。

延伸阅读

韩宜飞:扎根西部玩转AI课堂

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的人工智能课堂上,青年教师韩宜飞组织的一场机器人之间的篮球对抗赛正在进行。

两个队伍的操控手——一群中学生们目不转睛地关注着机器人的状态,他们用指令操控着机器人,完成走位、防守、投球、得分……你可能很难想象,这是一场高中的兴趣课堂。

“玩”出世界金奖的兴趣课堂

这个平均年龄只有16岁的机器人团队,曾连续三年参加VEX世界机器人锦标赛高中组比赛、连续两年参加亚洲机器人公开赛、20余场国内区域性比赛,先后捧回了冠军、金奖、最佳团队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等荣誉。

带领这个“冠军”团队的导师,是陕西师范大学2009级公费师范生韩宜飞。2013年,在母校“西部红烛精神”的激励下,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韩宜飞选择只身来到乌鲁木齐,投身基础教育事业。

短短数载,韩宜飞所教授的《人工智能初步探索》课程,现在已经深受学生喜爱,成为学校的“金课”。“在这个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上,不论是对机器人的操控,比赛发挥,还是知识运用,学生们的表现都很精彩。别看他们是在‘玩耍’,实际上要教给他们的内容非常广,比如英语、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等……”谈起教学,他滔滔不绝。

从小就爱“折腾”的“发明家”

韩宜飞从小就是个爱“折腾”的“发明家”。小时候,韩宜飞家里开了一家电焊铺,受此影响,他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喜欢钻研些“新”东西,“折腾”些小发明。

2009年,韩宜飞考入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年的大学生活,他扎实学习专业知识,苦练教师基本功,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工作第一年,韩宜飞报名参加了新疆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在此之前,他并没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积累,正是自幼养成的不服输、有韧性的“折腾”劲和母校优良学风的熏陶,激励着他不断去探索与尝试。

韩宜飞勤学苦练,重复地编程实验,彻夜不停地练习摸索,最终,他带领学生团队获得了一等奖,打了一场“漂亮仗”。

在机器人竞赛训练的过程中,韩宜飞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创新思考和认真实践的基础上,他进行了学科系统的分析,把握住“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融入国际上流行的steam教学理念,将团队合作作为比赛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小组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明确分工,让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学生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多面手”

“既要有‘小德川流’,丰富内在修养;也要能‘大德敦化’,争当‘四有’好老师,胸怀祖国和未来”这是韩宜飞的从教理念。

2017年,国家发布《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让韩宜飞感受到国家科技发展的趋势,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传播应用。虽然地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韩宜飞依然有个“科技梦”,带领学生们走进科技前沿,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成长为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这两年,韩宜飞在完成自己的常规教学后,经常在下班后在实验室进行中学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研究。无数个夜晚,他和学生们在探索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中学阶段对思想养成非常重要,在课堂上,韩宜飞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特别是科学创新精神。

“韩老师给我们传授了非常多的知识,感觉他是各个方面的专家:不仅会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还会视频剪辑和拍照摄影,尤其是在科学特长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上,为我们指明了学习与奋斗的方向。”韩宜飞的学生练承霖说。

在学生孙小萌心目中,韩宜飞是老师,也是好朋友。“韩老师同时承担着三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每节课都特别生动有趣,老师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令我敬佩,吸引着着我们向他靠拢。”

六年里,韩宜飞持续辅导学生在科技创新成果和机器人大赛中荣获国际奖项、国家及省级奖项超过140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入选“新疆天山英才培养工程”。他所带领的团队中,有多名学生被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

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韩宜飞也非常愿意分享知识、服务其他老师。他将自己在机器人竞赛教育、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等方面所积累的经验资料归纳整理,结合“互联网+”思维,通过专业技术,开发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机器人官网”,收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大部分资料,分享交流,引领实践,为科技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韩宜飞,这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践行着母校“西部红烛精神”,正稳步行走在西部基础教育宽广的大道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430A0NJY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