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家乐福“卖身”背后的商超进击史

(苹果端)(安卓端)

安卓手机用户可在腾讯应用宝、360移动开放平台、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等下载;

苹果手机用户在App Store 中搜索“四川省情”下载

在大卖场业态式微的大环境下,传统商超只有及时转型推出更适合当下消费习惯的业态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

作为欧洲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零售连锁集团、大卖场业态的开创者,家乐福可能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以“卖身”的方式登上头条。

2019年6月23日晚间,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作为与沃尔玛并列全球商超(商场里的超级市场)两大巨头之一的家乐福,1995年将大陆首家门店落地北京,开创外资商超先河,并一度领衔中国市场占有率冠军多年。而苏宁成为家乐福中国的大股东,背后折射出的则是大型外资商超在中国的变化——从20多年前开始布局到逐步撤出,到只剩下沃尔玛、家乐福,再到如今交出了控制权。

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零售业实现了落后、学习、直至现今引领的进程,中国的零售业态创新甚至成为全球商业的创新亮点之一,带动零售业的转型升级、数据驱动、跨界融合、价值重塑。

从“自选商场”到“超级市场”

第一次让中国人感受到超市魅力的是1981年成立的广州友谊商店,只不过那时候的超市还叫自选超级商场。与过去的“三尺柜台”不同,当时友谊商店在商城专门辟出一个角落提供顾客可自选自拣的商品,其当时的销量连现在的自选商场都难以与之媲美,常常商品刚上架就卖光了。但由于当时大多数国人尚未养成在超市购物的习惯,往往随意拆开包装,或是未付款直接品尝,甚至频频出现偷盗行为,这家商超终因物品损耗率过高、防盗机制较差等问题关门歇业。

虽然早期自选商场遭遇了一些水土不服,但这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已然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

1995年是连锁超市行业热闹非凡的一年,“铁娘子”李彬兰从华润万家的前身万佳连锁离开,在深圳创立新一佳——新的一家万佳;山东家家悦集团在威海开了第一家家家悦超市。到了1998年张轩松、张轩宁两兄弟将超市开到福建永辉大厦下面,故此取名永辉超市。本土超市如雨后春笋,遍布各地。

在这一阶段,台资、本土企业并不是其中的主角,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欧美老牌超市企业在一线城市势如破竹,他们都是大陆和台企商超学习的对象。当然,家乐福是其中最耀眼的那一个。

外资巨头入局

1995年-1997年是外资连锁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高峰期,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争相进入中国。

外资商超落子中国,得益于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放开。1992年《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出炉,不过初期放开的区域仅在服装和百货等领域,1995年拓展到食品及连锁经营领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3A05VV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