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你的生活,被手机APP监控了

作者|庾里来源|企业家书院(qiyejiashuyuan)

手机APP隐私权限滥用,是用户隐私泄露的渠道之一。

APP在偷听

一天跟朋友聊天,说买个烤箱回家烤蛋糕,然后打开淘宝,还没开始手动搜索,首页就出现了烤箱推荐。

当时有点吃惊,后来又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和同事说点下午茶,一打开外卖平台,就给我推送了附近的奶茶店。

询问朋友游泳的场地,结果被推荐各种游泳设备,连去游泳的心情都没了。

因为知道自己被手机APP监听了。

在网上一查,发现有不少人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不单国内,国外的人也在吐槽。

所以,手机APP会监听用户日常对话这件事,是真的吗?

此前有专家称,技术上可以实现,但他们不会这样做,因为成本很高,还有法律风险。

但苹果手机智能语音助手Siri“窃听门”事件,却打了这些“专家”的脸。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手机上看着电影的时候,Siri被莫名唤醒?还有网友说,有时候在跟朋友聊天,Siri也会被唤醒。

苹果近日被爆聘请合同工对Siri的录音定期进行监听和分析,其中涉及私人医疗信息、商业合同、毒品交易......

苹果官方回应称:“大约只审听了1%的Siri用户录音,另外这些音频数据并未和消费者的苹果账号相关联。”

用户美国加州北区的一家法院发起了集体诉讼,指控苹果在“在未经个人同意的情况下,非法和故意地记录个人的保密通信。”

起诉书中指出,Siri设备只应该记录“嘿,Siri”唤醒词之后的用户对话,不该记录用户的口头交流。

用户有得选?

Siri出了“窃听门”,但这不是不用苹果手机就可以解决的事。

一直以来,Android 系统是恶意软件的重点感染对象,因为它是开源的,可以修改程序。

一些软件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默认开通监听,默认发短信,默认安装软件等等。

所以这不是用哪部手机、哪个系统的问题。

近年来,智能设备、APP侵犯用户隐私的事件频出,谷歌、亚马逊的语音助手陷入监听门,Facebook被曝泄露用户信息......

国内的也不少见,很多手机APP,比如淘宝、百度、今日头条、抖音等,都被怀疑有监听、窃取隐私的行为。

2017年底,百度曾因为涉嫌监听用户电话等行为,被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起诉。

李彦宏曾表示:多数情况下用户愿用隐私换便利。此言一出立即引起炮轰,网友表示:难道我真的有得选?

当我们下载一个新APP时,APP都会要求获取用户的各种权限,通讯录、通话记录、照相机、相册、录音、地理位置信息等等。

有的权限,你点击“不同意”,就会被蛮横地禁止使用,最终只能违心地点击“允许”。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它们还会经常邀请你进行“体验计划”。

前不久英国《卫报》的一项调查中称,参与了这种“体验计划”,只会让隐私泄露的更快。

如果这些信息被恶意利用,轻则被骚扰,重则可能会带来人身威胁。

信息时代还有隐私吗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越发达,用户个人信息权限不断细化,种类也不断增多,隐患也越来越大。

个人信息买卖形成了一条规模大、链条长、利益大的黑色产业链,这些个人信息都被用作电信诈骗、恶意营销的工具。

而手机APP隐私权限滥用,是用户隐私泄露的渠道之一。

我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但,信息时代还有隐私吗?

“个人信息在网上裸奔”已经成为人们默认的无奈。

如今智能家电、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正猛,一个APP就可以操纵家里全部家电的想法已经可以实现。

问题是,它在监控家电的同时会不会也在监控你的生活?

“网络隐私信息”安全问题每隔一段时间激起舆论场的浪花,大数据时代,我们要如何保护隐私安全?

目前还是没有啥好的解决方法,用户不可能不用,唯有自己平时多注意,并寄希望于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科技公司紧守道德底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3A06SH7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