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AI第一股之争!旷视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9轮融资74.6亿

新智元报道

编辑:张佳、金磊

【新智元导读】旷视科技在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已实锤,业内普遍认为,一旦旷视成功上市,它将成为在中国香港和全球首家上市的真正的AI企业。今天为大家详解旷视的招股书以及它的发展历程。

昨日晚间,旷视科技在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此前,关于旷视上市的消息此前已传了一年有余,这次终于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旷视成功上市,它将成为在中国香港和全球首家上市的真正的人工智能企业。

同时,旷视成功上市后,也势必会给中国的AI企业打上一针强心剂。不过,还有一点需要多加关注,那就是旷视上市后的价格: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吴智勇评论道:

旷视上市后的价格,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二级股票市场首次对于一级市场AI项目进行价格锚定,会真正影响和决定以后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项目在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

而我觉得现在一级市场的价格仍然虚高,很多独角兽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其实撑不起他们现在的估值。大家压力都挺大的。所以,这下好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让二级市场来检验和说话吧。有了二级市场的价格参照物,可能就好办多了......

期待旷视上市后价格的同时,让我们先来看看旷视的招股书。

旷视招股书详解

自2011年成立以来,旷视7年来已融资9轮,总融资约74.6亿。

旷视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与2018年,旷视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0.678亿元、3.13亿元、14.27亿元,2016年至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8.8%

亏损方面,2016-2018年旷视亏损额分别为人民币3.43亿元、7.58亿元和33.52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旷视2019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9.49亿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高达人民币52.002亿元。旷视方面称,主要是由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持续的研发投资。

旷视2018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为3220万元,截至2018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旷视的经调整净利润为3267元,在业绩期内,旷视的经营性利润为正。

旷视科技表示,深度学习是旷视的核心竞争力,旷视致力于以先进的计算机视觉(CV)算法赋能物联网设备。

目前,旷视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解决方案类别:

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

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

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

其中,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收入可进一步细分为来自Face ID及Face++开放平台等其他SaaS解决方案(「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SaaS)」)的收入及来自智能手机及其他个人设备解决方案(「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个人设备)」)的收入。实际收入金额和占比如下:

2016年,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SaaS)占比72.5%,到了2018年,降至23.2%;2016年,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占比27.5%,到了2018年,升至60.9%。

研发支出方面,旷视2016年的研发支出金额为人民币7,820万元,到了2017年,研发支出大幅上涨,达到人民币2.05 亿元,占总收入的115.3%和65.6%。2018 年和2019年上半年,研发支出为人民币6.13亿元和人民币4.68亿元,占总收入的43.0%和49.4%。

在员工方面,2016年,旷视员工数目为264名,2017年665名,2018年1965名。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旷视员工2349名,其中研发人员1432名,占比61%,相应福利开支3.09亿,占整体研发支出的66%。

在持股方面,三位创始人印奇、唐文斌和杨沐分别持股8.21%、5.9%和2.72%。AI Mind持股5.57%,Machine Intelligence持股为6.19%。

此外,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间接合共持有已发行在外股份的14.33%。蚂蚁金服透过全资子公司API,间接持有已发行在外股份的15.1%。因此,阿里系在旷视科技的股权占比已经达到29.43%。

八年磨一剑,旷视历程、创始团队大详解

那么,旷视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011年10月,旷视在北京成立。

2012年10月,发布云端计算机视觉开放平台Face++。

2013年7月,开始提供基于面部识别的云端身份验证解决方案旷视FaceID。

2014年9月,旷视Face++日均调用量超过1000万。

2015年10月,发布世界第一台智能摄像机;同年11月,开始提供城市管理解决方案。

2016年3月,FaceID为全球1亿人完成在线身份验证服务;同年12月,与蚂蚁金服合作的“微笑支付”功能在肯德基实现商业应用。

2017年7月,开始为智能个人设备品牌商提供人脸解锁解决方案。

2018年2月,开始提供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同年10月,旷视研究院在ICCV 2018 COCO+Places竞赛中赢得四项冠军。

2019年1月,发布智能物流操作平台旷视河图;同年6月,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的两项挑战项目iNaturalist中获得第一名。

而今,旷视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而旷视的成功也离不开毕业于清华“姚班”的三位创始人——印奇、唐文斌和杨沐。

印奇

印奇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毕业生,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辍学创业,湖畔大学第一期学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达沃斯2019年全球青年领袖。旷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联网生态系统首席设计师。

唐文斌

唐文斌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毕业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担任中国信息学奥林匹克集训队总教练7年,中国第五位获得 TopCoder Target 的选手。机器人网络操作系统旷视河图的生态构建者。

杨沐

杨沐

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

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毕业生,国际信息编程奥林匹克比赛金牌获得者。让手机变得越来越聪明,是旷视 “Face++ inside” 的第一推动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6A0B15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