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给数字建筑的百年基业做一个实验

作者:杨玮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设计研究院院长

时隔一年,记者在2019中国数字建筑峰会上有幸再次采访到来自中建三局绿投公司的总工程师兼设计院院长杨玮先生。他也是本次大会的演讲嘉宾,在峰会上分享了三局绿投公司的信息化规划与探索。在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杨总还是保持了他一贯的风格:思维敏锐、观点犀利,以及眼神里始终透着内心对这个行业坚定不移的乐观和憧憬。

记者:您觉得数字化对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多大的影响作用?

杨玮:我觉得对大多数的施工企业以及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目前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建筑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与其说数字化在改变施工行业,倒不如说是整个社会在逼着施工行业转型,而正是数字化给了它一条通道。

我这么说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国家的财政政策趋紧,在包括扩需向实等一系列的社会大背景要求下,整个建筑行业,包括施工企业,大家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2、之前建筑行业的游戏规则中,开发商是主体,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是相对割裂的。近年来,这个行业的规则变得更多样化,关系更加复杂。以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更像是串联式的交接合作,现在各方的协作机会增多了。如果施工企业还是被动的等着,可能等到最后别人已经把整个蛋糕都切完了。因为开发商硬切的方式慢慢地变了,现在各个环节中,各方的空间都有可能因为商业模式的变化而发生扩张或相互挤压。

3、产业工人越来越少,项目体量越来越大,所以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拍脑袋解决的问题,拍错了,可能损失的是3万、5万,现在要是拍错了,可能造成30万、50万,甚至300万、500万的损失。同样的问题,现在要付出的代价大多了。

整体来看,因为两头都在寻求变化,导致我们施工企业的空间被挤压。施工企业必须自己创造出生存空间,除了要拓展业务模式,核心还要提高管理的效率,把效益的空间挖出来。不管是提效还是寻找新业务、新模式的突破,新技术驱动的创新成了当下的突破口。我个人其实并不认为中国建筑业有创新的基因,过去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使建筑行业创新的魄力、勇气和决心在所有行业里面是相对落后的。

像华为一样布局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业务市场,在建筑业企业里面基本上不存在。因为别人都在赚快钱,赚现钱,你不玩,没有市场占有率,就变得没有市场话语权,就会被淘汰,可能根本都坚持不到你创新成功的那一天。

所以不管为什么上路,所幸的是,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记者:那我们先不讨论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说说客观情况。您的企业,3年前启动了数字化转型,现在是否已经为企业带来可观的价值?

杨玮:当然有价值。我觉得数字化转型必须从我们对数据价值的重视开始。企业要提升利润,方式不外乎是开源节流。近年来建筑业,特别是房建,增量在不断下滑,可能很快会到一个极限。所以在这个行业,节流已经慢慢开始比开源更重要。所谓节流就要控制,要求管理更加精细化。精细化管理需要每个决策有更多、更系统、更及时的信息来支撑。但是现实情况是,信息面越来越广,项目越来越复杂,各专业的系统性越来越强,已经没有办法纯靠人的经验去判断和把控。如果没有详实的数据,系统性的分析,哪怕你天天待在项目现场,可能也不知道项目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传统的管理中带有太多运气成分,对企业来说,风险是巨大的。

每个行业的科技发展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先是机械化、自动化,然后是数字化,最后才达到智能化。这里的数字化不仅仅是有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而且所有的数据都要能够集中交互、连接和流通。建筑业一直拥有海量的数据,但是以前没有很好的技术,对现场各要素、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存储,并进行数字化。以前的管理肯定也有基于数据的分析和判断,但是人们采集到的数据不及时、不全面、不清晰。现在的数字化技术不但帮我们解决及时性、完整性的问题,而且通过技术和业务的结合,把人的经验和才智充分发挥,让数据快速升华到知识,慢慢摆脱对经验的依赖。

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起步晚,但起点高,从技术和理论的维度来说,我们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记者:我留意到您提的一句话,数字技术把数据快速变成知识,我想了解下这个在您的公司或者项目上是怎么做到的?

杨玮:我觉得你提到了数字化的核心问题,我们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寻找答案,现在我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们需要经历整合、梳理、再整合、再梳理,循环往复,找到更优的方案。

我接触的项目里,各个板块在外部条件看可能还是割裂的,就算现在有我们自己主导投资的项目,各个板块之间的融合,也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每个板块有各自的考核指标。我们公司的房建业务,现在已经拥有自己的投资、开发、设计研发,工程总包加上施工制造五个子公司,已经是五位一体。我们在做一个尝试,要把这五个独立的实体公司捏在一块儿,把他们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这个时候数据就像纽带,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把各个板块连在一起。从前年到现在,我们基本完成了链条上每个点的部署。其实这个链条上有很多条纽带,有资本纽带、市场纽带、业务纽带。

目前来看,资本纽带和市场纽带不是我们想建就可以建成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先把业务纽带形成, 从逻辑来看我也觉得应该先回归业务。我说的业务指的是盖房子本身,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数据把这五个子公司,或者说五个独立板块的所有业务全部整合、集成到一家单位身上。这个集成的概念不是说让这一家公司替其他公司干,而是这家公司要站在全周期、全链条的高度,综合考虑每一个业务环节的决策,也就是这个业务决策需要响应其他各方的需求。原先投资公司可能只考虑投资的事,没有考虑设计和施工的事,现在你得把各个阶段,各方的需求都考虑进去,然后把业务的内涵拓展到真正全产业链,形成一个业务框架,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标的。

然后再根据每个专业内涵来识别背后的成本是什么,造价是什么,商业模式是什么,管理界面是什么,这样下一步的市场纽带、资本纽带才能发挥作用,各方的诉求也都可以基于统一的标的来提。

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步,整个整合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业务框架整合完成后,我们去年已经开始基于这个业务框架,搭建数据框架,这个框架到目前也已经基本搭成。我们也同步开始丰富数据,拓展各种点状的数据源。其实数据框一搭起来我们就发现到处都缺数据,也发现很多采集的数据不能用,有些不知道怎么用。

我们的策略是在框架上找到最核心的业务点,以及对我们的价值影响比较大的点,我们把这些点的外延和内涵做宽、做深。之后再开始配套调整优化商务板块、市场板块、投资板块等。如果没有业务框架和数据框架我连怎么调都不知道。

所有的调整从业务本质开始,但是必须考虑全链条上各方的需求。有了框架后,各方带着自己的需求在同一个框架下沟通,针对每个点,行成新的需求模块包,再寻找整体解决方案。看已有的商务管控模式、质量管控模式、计划管控模式是否可以实现。如果不能实现,我们是要调架构、流程,还是调制度、调标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

记者:我们都知道跨组织的沟通是非常难的,更何况您这个还是跨着公司。实际工作中最大的阻力是什么,您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杨玮:你相信吗,我们碰到最大的阻力不是沟通,也不是什么人性,而是各个板块的人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可能有一些点状的需求,但是不成体系,没有框架,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我所谓的需求也可以理解为每一个阶段的过程目标。比如说开发商,他有一个宏观上的目标,就是资金快速周转。

具体再分解一步是什么呢?可能是几月几号必须要卖掉楼,一年钱要周转几次等。那如果再细问现在的流程有哪些重要节点,哪个环节有障碍要突破,哪个环节有风险要预控,这时候他们已经回答不上来了。传统建筑业一直以来就抓结果管理,缺少过程管理,这是一种事后管理,就算是过程中有一些应急的处理措施,也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策划或者有预案的。所以这就是开发商不了解自己,每个业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动作需求是不清晰,不够细化的。

那如何解决呢?就是把人的经验变成数据,数据变成信息,然后把信息变成知识,再用知识提升管理效率来创造价值。我们要让员工知道他运用知识做对的很多事情,实际上背后是有数据支撑的,可能他没有留意,也可能是因为习惯而忽略了。他的很多所谓“经验”是需要有规律可循的,他经验中默认的“合理”,我们要逼着他问为什么“合理”?他是怎么思考的? 现在我们搭的数据框,也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参考基础,至少有这些维度可以思考。我们需要他判断自己之前的思路是否有缺项和漏项,更鼓励他去拓展和完善。

你知道这个过程中最难也是必须要先解决的是什么吗?是思想的统一,是让他们认识到并承认自己之前的思考是有缺陷的。原先很多人觉得搞设计就是搞设计,搞施工就是搞施工,每个人觉得自己很牛,都觉得自己不可或缺。但是在未来的数字化时代里,别说不可或缺,很可能你根本就是不合格、不称职的,因为你做的分析决策是不全面的。这是因为你要想做一个真正全面的决策,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必须借助大家的力量。

所以我们在企业层面搭了一个知识沉淀池,所有的人都要往这个池子里浇水,所有人也都可以从这个池子里索取他需要的,这是共享经济的应用,也是大数据的一个核心价值。同时我们也给他们信心,现在我们的这个模式,不是可有可无的,未来它将会变成行业主流。这两个思想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主动去改变的意识,只是被动应付,真正的数字化永远不可能落地,因为系统里收集的数据,永远是边界条件不清晰,应用场景不具体的。

有了意识,有了基础的框架和标准,作为管理者和这个数字化工程的设计者,我们还要提供一些工具和方法。比如说我们现在做的最难的一个数据挖掘,就是涉及到方案设计师的设计边界条件。设计这种东西是不可估量的,不可完全客观评价的,是仁者见仁的。但是我个人判断,可能有20%至30%是纯创意部分,但有70%至80%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就算不可量化,起码我可以把评价项和管控项找出来。怎么找呢?我也没好的办法,就用了最笨的一种方式,一个方案图,你自己设计出来的图,已经定型的成果,你告诉我为什么这样。说不上来,那我找100个人,每个人提50个问题。提各种问题,包括你为什么摆5栋楼,不是摆4栋,你为什么做18层,不是17层。你为什么放在这边,不往左挪10公分,不往右挪1米。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引导他,把他脑袋里面之前所谓的经验,甚至是无意识的经验,梳理出来,逐渐行成我们的边界条件。

第三个我很想强调,这个过程我们千万不要求全,不要求完美。有一个数据,我们就分析一个数据,哪怕这个数据不深入,不全面。我只要能够对这个数据边界条件和深度有评价,我知道它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我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应用场景,一步步去增加。有一个数据就好过一个数据都没有,只要踏深一步,就好过每步都浅尝辄止。一开始什么数据依据都没有的时候,完全靠领导拍脑袋,慢慢地,我们有一部分数据了,让领导签字时,同时还有一个表单,里面列了一些考虑因素和采集的数据。再后来往下深入的时候,表单更多,电脑开始帮助我们去分析一些数据,形成一个个算法。它就是一个人为管理的需求逐步退后、科学管理的机制逐步趋前的过程,一个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的过程。

记者:您觉得建筑业数字化的事业需要多少年?

杨玮:我觉得这是个百年大业,建筑业的数据是永远无穷无尽无止境的,因为一方面建筑本身在变,建造过程中的工艺在变,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也在变;另一方面人对建筑的需求在变,整个社会生态也在变。在数据建设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搭一个数据框呢?实际上它的潜台词是除了建数据模型以外,还要建数据的更新迭代机制,如果没有数据框,只是碎片化的数据,数据的更新迭代机制就是假的。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在什么情景下发生的,那就谈不上更新迭代。所以说现阶段找到数据建设的工具、方法、建立更新迭代的机制可能比数据本身的积累更重要。

我们现在的数据应用也还只是点状的应用,下一步的数据应用是在真正的企业和行业大数据建设起来以后。那时候数据能够给建筑业带来什么样的新模式,这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课题,是有很多点可以去挖的。比如物业运营,现在从事这一块的相关方太少了,也不是建筑业的主流,既不占资本的主导,也不占工程设计的主导,更不是系统配置的主导,它是产业链最末端,就是收那几个物业管理费,把门看好,把卫生搞好。不说别的,我们的小区停车位,如果有一个实时的车位管理系统,能统计不同地方的车位,什么时候是高峰期,什么时候是停靠空闲期,通过调度系统,加上园区道路疏散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把1000个车位,做出1500个停车效能出来,而不是现在的1000个车位白天只停着50辆,最多100辆,而小区周边的车都已经堵上马路牙子了。现在核心城市的停车位那么紧张,如果有这样的系统是否带来一定价值?是否可以变现?但为什么没有人去做呢?其实智慧停车系统的概念早就有,软件、硬件技术完全成熟,但是这些应用还没有成为社区运营的主流。因为还没有人去关注社区级别的基础数据,物业不知道现在有效的停车率,提升停车率后到底能赚多少钱,以及能否形成一个商业模式,这些都需要有数据支撑。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一直在鼓励内部尝试商业模式的创新。我觉得我们真的是赶上一个技术成熟、需求升级的好时代,是产业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我感觉自己正在给数字建筑的百年基业做一个实验,虚实双生的数字建筑以及他为人类的居住生活带来的变化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我对建筑业的数字时代充满想象和期待,也为能参与到其中,感到无比兴奋。

整理:陈鲁遥

设计:祁明亮

监制:蒋艺

来源:广联达新建造,转载请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2A02VK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