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创新之问:佛山制造需要怎样的“企图心”

编者按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必选”)与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柔宇”),一家是从事人形机器人的AI企业,一家则是生产柔性显示屏幕的前沿企业。这两家企业都是深圳制造业创新的代表,从所在行业方向上看,似乎与佛山没有很强的可比性。但在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看来,这两家企业带给佛山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让我们看懂怎么去创新”。优必选与柔宇的敢想敢做,给了共同参与品质革命的佛山企业家巨大震撼。

周其仁认为,“想法在未来制造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必须要学会从“看到了造”走向“想到了造”,因为与“看到了造”不同,“‘想到了造’的门槛非常高,护城河非常深”。

“佛山与深圳相比,欠缺高精尖技术的研发,两座城市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佛山永久纸业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国球直言不讳。“品质革命 对标世界”佛山调研组15位企业家在结束深圳48小时的调研后,开始反思佛山与深圳的创新差距。

多位佛山企业家认为,尽管在创新上,两座城市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互补之处。特别是深圳的高科技,无论是上游的装备、原材料,还是在下游实现落地,都正是需要佛山这样的制造业大市作支撑。

在创新的时代,佛山企业家也在寻求自身的创新定位。“每个企业家可能心中都有自己的定位,都具备一种企图心。”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叶永楷说。

从深圳看佛山

制造业创业激情不足

“前沿的制造上,深圳远远超过我们。反观佛山,本地企业家在制造业领域的创业意愿、激情有所不足。”

甄荣辉:在座的都是制造业企业家,佛山制造业一直走在前面。我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从中国香港来到顺德,看到佛山地区制造业的成长。看过深圳企业后,我的感觉就是佛山确实需要耐心。前沿的制造上,深圳远远超过我们。而且,他们很多人还是“创一代”。有的虽然还是初创的企业,但是其技术走到了我们前面。

反观佛山,本地企业家在制造业领域的创业意愿、激情有所不足。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其中也有很多原因。中国香港制造业的变迁可以作为参考。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香港制造业大量转到深圳、东莞,接下来因为高房价、高地价、高工资的环境,中国香港制造业创业的氛围越来越弱。

有的企业由于各种因素,把相当一部分资源了投到厂房建设等重资产里面。但是反过来说,一个企业融资是有限的。如果很多资源投到重资产,那么我们在技术、R&D、软技术的投入方面一定是有限的。

何文俊:在深圳,我们经受了“想到了造”的思想洗礼。从企业运作层面来说,企业发展到某个阶段产生的创新思维也是“深圳的思维”,即把我想到的创造出来,做到跟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深圳企业有活力?因为深圳的容错性很高,允许企业的种种不确定性。比如柔宇科技,他有机会成功吗?从我的角度看,这种模式成功的几率不高。但是政府和那么多投资人愿意帮助它,因为总有一部分企业能够在不确定性中成长。

冯国球:来到深圳,我们看到的是“创一代”以动辄上百亿元的大投入,进入有顶尖技术含量的领域。佛山制造与其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在技术层面,佛山欠缺高精尖技术的研发,佛山企业不敢大投入。而深圳企业的认知、意识不一样,他们聚集高精尖人才,敢于在高科技领域进行研发投入。在这个方面,佛山和深圳有很大差距,跟我们本土企业的历史沉淀、与生俱来的务实基因有关。

吴平平:在有些地方和行业,博士生、硕士生等高级人才可以沉下心来,一直在那里做研发、设计、管理等,只要收入对得住就好了。

佛山的创业氛围很浓,企业家很多。但一些很优秀的广东学生,在公司做了两三年就要离开。我们问他,是不是因为工资待遇的问题?学生非常明确地说,在我们这个行业(制造业),以后要去创业做老板太难了,做一个公司动辄就要投入几亿元。而去其他行业可以从小做起,在这个行业不太可能当老板。

佛山何去何从

可为创新之都做配套

“刚看完深圳时,确实情绪低落,自己简直弱爆了。但是离开深圳的时候我想,高科技最终要落地,我们还有机会。”

冯国球:只要敢走出去就知道自己的差距,走多了就知道,不单是看高大上的东西,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明白在他们身上能够学到什么;更要对比自己有什么样的优势、核心竞争力。个人看法是,我们学到了他们创新的精神,但在其他方面,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佛山要有自信。

佛山制造走的路程跟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德国是一样的路。方向可以不一样,但是方法可以借鉴。

李白千:刚看完深圳时,确实情绪低落,自己简直弱爆了。但是离开深圳的时候,我在车站看到了日丰管的广告。我想,高科技最终要落地。我们有几万家分销商,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一样可以打“地面战争”。

佛山下一步怎么做?我自己的想法是,毕竟佛山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企业家资源、企业资源、本土商业基因,比中西部地区还是有优势。不能跟深圳比吸引全球人才,但是可以吸引中西部地区的人才。

在大湾区内,佛山要放低自己的身段,主动迎接变革,包括给深圳创新中心做配套。一是利用制造业精耕细作的优势,配套它的上游。深圳做产业,上游一定有东西,不管是原料还是装备;二是配套下游,把深圳的东西用到我们的产业上,产业链再一步延伸,这就是周其仁教授说的打“地面战争”。

例如柔宇的柔性显示屏,第一条线已经出来了,第二条、第三条一定会做出来,而且成本更低。未来,它的柔性显示屏可以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充分利用。现在我们公司做“健康供水”,对家庭管道进行健康管理,也有可能应用柔性显示技术。

吴平平:企业的对标有点像城市的对标。佛山跟深圳这样的城市对标,我们可能一下子找不到点。但是我对李白千刚才说的放低身段、主动承接上下游,为深圳提供落地很认同。这样做的话,深圳是需要我们的。

我本身来自于深圳,但是我为什么到佛山?我们做海洋工程,自己没有任何生产设备。就是因为佛山的企业家能够提供各种加工件、元器件,我们才能在这里。我们的装备太大,过去加工完再运到广州、深圳的海边,成本很高,所以干脆把试验基地摆到佛山。冲着佛山来,就是因为这里有极强的加工能力。

谢建:无论是投资还是建厂,配套产业对于制造业非常重要。比如佛山的电梯行业。今年是我在菱王电梯公司的第15年,其间从我们公司离开去创业开电梯厂的大约有八九个。凡是在佛山创业开厂的,基本上能够生存下来,或者小有成就。但是凡是离开佛山,在其他地方开厂的,最后都没有干下去,因为缺乏便利的配套。

实现“人的革命”

用体系规范每个人的行为

“‘品质革命,对标世界’,我觉得关键在于‘人的革命’。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品质是生产出来的,生产是靠人生产的’。”

鲍杰军:我们在深圳看到的创业者都是梦想家、冒险家,体现出深圳的特色,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直接比较,因为整个环境不同。

从佛山的企业家来看,我觉得这么多年来佛山也是一直在发展,虽然不断转型升级,但是它因为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特别是本土的企业家、企业比较扎实,跟深圳不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出一种佛山企业家的特质、方向。

谢建:参加“品质革命 对标世界”调研的企业家里,有很多佛山老牌企业家像小学生一样虚心交流。佛山有大批企业家,跟这种精神是有关系的。

成小事者可能靠的是能力,成中事可能靠的是格局,成大事者可能靠的是远大梦想和理想。现在企业走到这一步,还在以这样的心态去学。如果不是有远大理想和更高的追求支撑的话,没必要。这种远大追求和“归零”的心态是佛山的竞争力。

叶永楷:我很小的时候就想,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可以做出那么好的瓷砖,难道中国不可以吗?我们现在也可以做到。每个企业家可能心中都有自己的定位,都具备这种企图心。

现在全国优秀的人才、资金聚集到深圳,慢慢形成了虹吸效应。一些原来在佛山的企业去了深圳,还有一些高科技企业没有来过佛山直接到了深圳。我们佛山究竟有什么样的要素,可以虹吸优秀的创新型企业进来?我总结了“精、气、神”三个字。

精,那些高精尖的企业有没有进来?如何让精英的人才进来?气,包括人气、财气、士气,要营造出高科技发展的氛围。神,包括领军企业、大资本,以及有着一流研究实践能力的“大家”。

冯国球:国家对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多,营造了创新氛围的经济支撑。到了今天,引导和培训新生代企业家转变意识很重要。首先把自己的基础做好,然后观念要提升,研发要敢于投入。

“品质革命,对标世界”,我觉得关键在于“人的革命”。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品质是生产出来的,生产是靠人生产的”。品质代表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地区制造的水平,从“佛山制造”到“佛山创造”的过程当中,离不开品质。其中,我们先要实现“人的革命”。

“人的革命”能够解决了,我们的品质革命就能够上去了。我们公司去年底弄懂了一个问题,企业通常推行一些品质理念,但是在员工还没搞懂认知的时候,理念是搞不通的。要让所有员工对品质有充分的认知,我们再来给他们输入理念,这就是水到渠成。

张伟明:作为公司,从董事长到基层员工必须有统一的认识。认识不是一天形成的,要天天讲、人人讲、日日讲,还需要各个层面的员工,多带出去走。

体系的建立,这正是佛山企业最缺乏的,我们原来一直侧重关心最后的结果。在工厂里,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习惯,就是行为准则。佛山企业的行为准则,很多是靠原来积累的经验。其实,慢慢可以考虑引进适用的体系,用体系慢慢规范员工的习惯和做法。控制好过程,结果就会是好的。

有了好的思想,没有好的装备也不行,装备很大程度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水平。制造业要把产品做好,装备一定要有竞争力,包括生产装备和检测装备。

比拼国际一流

用产品和文化影响世界

“中国的企业、中国制造业无可退之路,必须得与世界一流竞争对手比拼。”

吴平平:我们做装备制造的,通常理解的品质就是质量。在深圳调研中我感到,品质不止是质量。质量是内核,是必须达到的基础。大家都在讲,品质的范围超出了质量,牵涉到文化的品质、企业结构的品质、人的品质等各方面。

佛山有自己的优势,大家都认识到了。在珠江西岸,我们正好是在一线的。我们如果没有制造业的支撑,就会走一部分发达国家的老路,最终大家去炒股票、做金融,导致产业空心化。

张伟明:企业发展有一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红利,最早是做出来就能卖,只要市场缺乏都能卖;第二个阶段慢慢生产厂家多了,消费者要求慢慢提高,尝到了质量有问题的亏,佛山企业品质已经有相当基础。

“品质革命,对标世界”,我认为这是精益求精的过程,不是我们本来品质不行。现在,品质不行的已经大浪淘沙淘掉了。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品质?我自己的理解,首先是人的认识,究竟要做到怎样的品质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过去是做到“能用”,现在把能用的东西变得更“好用”。我们要将现有的产品去对标世界,对标全球范围最好的产品。

叶永楷:我们在深圳看的都是高科技企业,很多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值得佛山企业学习。在很多不确定性情况下,拿着一个技术去做一个产品,如何产业化?这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整个团队对创始人梦想的认可。

我也是第一次去看做手机的企业,柔宇在生产中基本上看不到流水线的工人。优必选组建了超豪华的“宇宙之队”,从海外回来的也好、曾经创业过的也好,就像皇马、巴萨,都是明星球员。在这种高效全自动化的流程中,生产这种高附加值产品,如何进行品质管理,包括如何去招聘和管理团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陈迪:品质除了产品质量以外,也包括企业运行的质量。企业运行的质量,可能现在也是我们中国企业通过引入卓越运营体系、ISO曲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企业除了产品要做到极致以外,最终企业要盈利、赚钱。企业要高速发展是正常的,因为要上规模,要做龙头企业。

我的企业已经有65年的历史,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占了销售额85%—90%。未来发展肯定要做海外市场。对标世界是中国企业、中国制造业无可退之路,必须得与世界一流竞争对手比拼。现在除了比拼产品,我们整个企业都要比拼,逼得我们要走国际化、全球化企业之路。

除了用产品影响世界,我们还要用我们的企业文化、各种影响力去影响世界,扩大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包括未来20—30年企业家的使命。

其仁夜话

不敢碰、不敢造

就会被未来淘汰

周其仁

优必选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什么叫作创新,在什么环境下可以创新。柔宇这家企业,笔者一再犹豫是否让大家去看,因为它的超前不是一点点。中国很多产品是世界上已经有的玩意儿,我们把它造出来,这叫“看到了造”。

“看到了造”有四个阶段,一是看到了也不会造,二是看到了造不好,三是看到了让我造我也造好了,四是造得比我看到的还好。现在中国制造业,看到了就会造的本事总的来说已经很大,剩下的问题在于看到了把它造好,造到比你原创的还好,这是中国制造业的下一步。

柔宇是“想到了造”。在刘自鸿(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之前没有这个产品,他是先在论文中写出来的。这种打法是更厉害的打法了,因为等你“看到了造”的时候,天下已经多少人看到了,所以大家杀成一片“红海”,杀成过剩产能。尤其是现在信息成本这么低,等到你看到了、会造,天下已经很多人都入场了,产品出来时领先不了几天。

“想到了造”不同,护城河非常深。当然,想到了之后麻烦在于造出来没什么用、想到了没造成、造出来市场没有前景,这些是风险。但是如果想到的东西中,造出来是有市场前景的,这种时候护城河又宽又深,其他企业追不上你了。

我们过去无非是不敢想,一有事就出国看,看发达国家什么产品卖得好?计算一下,比如研究出某款产品当人均GDP在6000美元以上,产品就会火了,人均1万美元以上大火。对照这些经验,这就搭发达国家的便车,这就是后发优势。

所谓的后发优势都是别人先造出来。先造先难,得说服多少人信他?投多少资源?柔宇的团队几个春节都在工厂现场过的。那些人都是学霸,能过上这日子,挺不容易,要有毅力。他们是否能成,对我们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让我们理解这个经济现象。难的事情容易成,容易的事情很容易变成“红海”。

中国已经开始冒出“想到了造”,这个头开得非常重要。否则我们老是看到了造,第一你很辛苦,第二是人家很生气。我好不容易想出一款新产品,你弄来弄去比我更便宜,比我更好用一点,市场成了你的。

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的公司有“想到了造”的成分吗?如果原创的想法没有,改进的想法有吗?其实改进的想法也是想了以后再动手的,比如内衣里面加一个什么芯片,也是先想了再动手。只不过这个想,是边际上很小的一个想法。如果把这个特质强化、总结经验,也可以在传统领域里面发动创新革命。

想法在未来制造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我们今天对“想到了造”还感到陌生,不敢碰、不敢造,我们很大的概率会被未来淘汰。人类最厉害的就是想法,动脑又动手,动手就是因为先动脑,人类具备的手与脑这两个器官,我们现在很大程度用手,我们没有好好用脑。只要你敢动脑,后面发挥的东西很多。

策划:胡智勇 何又华

统筹:林焕辉 叶洁纯

撰文:熊程 叶洁纯 刘嘉麟

摄影:李嘉欣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2A07G7F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