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火不过三天?ZAO怎么就威胁了我们的隐私?

今日上榜图片

摄影师:乔玉姬

设备:华为p20pro

前天,我们刚刚和大家聊过《爆红的AI换脸软件ZAO》。简而言之,这款换脸APP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户上传和使用照片,过程涉及到了较为严重的隐私问题。9月1日,ZAO紧急修改了用户协议。

前天的火爆现场

9月1日已经修改协议

关于此前争议的有关用户安全与隐私的条款,增加“特别提示”:

用户使用ZAO生成的内容,ZAO将仅用于修改并生成新短视频,除非获得用户再次同意,不会以任何其他形式使用上述内容。

用户如果删除了上传内容,“ZAO”也会依据相关法律从服务器中删除。

此外,用户如果使用ZAO“换脸”,需确保肖像权利人授权ZAO对人像进行处理。

这第三点严格执行起来的话,就意味着我们在着用这款APP的时候,只能使用我们自己的照片了,就不能恶搞明星、朋友了,如此一来乐趣岂不是少了不少?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吃瓜群众反正是慌了,像ZAO这样的APP把咱们的照片卖了,然后去刷脸支付了咋办?ZAO这个APP是陌陌做的,不知哪天我们就在陌陌上刷到了自己可怎么办?

支付宝怎么看?

对此,刷脸支付的第一人,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回应称:

“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部分用户还需要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进行校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律师怎么看?

有律师对协议中的“霸王条款”分析道,ZAO的格式条款属于“免除自己责任、增加对方责任”的格式条款,应该属于无效。如果用户发现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起诉的话,ZAO很大可能会败诉。

央行怎么看?

其实央行也早就对这种问题有过提醒: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早在上个月就曾表示,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联袂主演”

智能语音助手版《窃听风云》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社会进入“现代化”很晚,社会还相对“年轻”,隐私意识还比较一般,也较少会有“人脸是重要信息”这样的意识。

恰巧,中国的互联网如此发达,领跑全球,个人信息在这张网上疯传,如此重要又如此微不足道。和中国发达的互联网相比,我们单薄的隐私意识明显脱节。

智能音箱:你知道我在窃听你吗?

于是有人认为,ZAO或许会成为中国社会隐私意识的一个里程碑;ZAO刷屏后,我们才正式准备迎接“刷脸时代”。

换言之,在此之前,尽管中国互联网、移动支付在全球一骑绝尘,我们根本没有准备好进入“刷脸时代”。

为什么说ZAO会成为我们社会隐私意识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或许是我们这些年来,对隐私问题集中思考后的首次“应用”。

不扯远的,就说最近几个月,发生了什么?号称是世界上尊重隐私的公司,苹果,用户使用Siri期间的录音,被供应商使用了。而在苹果背后,亚马逊、微软、Facebook和谷歌,早已是这方面的“惯犯”了。

就在不久前,一款来自俄罗斯的换脸APP,FaceApp,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高度相似的讨论;就连讨论的重点,也集中在隐私协议上。但你可知道,在FaceApp之前,还有小咖秀这样的APP,玩法高度相似,又都不过昙花一现、销声匿迹?

一个多月前的FaceApp,你还记得吗?

而在《广告到底是怎么跟踪我们的?》一文里,我们也和大家聊过广告商利用个人隐私,实现精准投放的问题。能量君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隐私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我们一定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个人信息被利用后的反感、切身体会到了不注意保护自己隐私酿成的后果,才会对“隐私”有了概念,有了保护意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广告的精准投放对于我们而言,在隐私问题上的教训最大,启发也最大。因为泄露的“后果”来得太快了,我刚刚关了淘宝,下一秒就在别的网站上被精准推送广告……

让人不禁感叹,要是对犯罪的打击也能有这个速度就好了……

从这种切身的“痛觉”出发,同时对最近几个月各大语音助手的监听风云、各种换脸APP的“霸王条款”,有自己的反思,我们或许才算看明白了“隐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2A0K4GU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