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开发者不该死于“舆论审判”:平权风潮下的众生沉浮

1

上周末,被指控“性侵”的游戏开发者 Alec Holowka 身故。按照其亲人说法,Alec 死因是自杀。

《林中之夜》时期的 Alec Holowka

Alec 是个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开发老兵。在独立游戏方兴未艾的07、08年,他就深度参与了《安琪拉之歌》的制作。在爱好者心中,这是不亚于《时空幻境》、《超级肉肉哥》的名作。后来,Alec 还在《蜡笔物理学》、《TowerFall:Ascension》中贡献了自己的才智。他最近的作品,是2017年的《林中之夜》,这游戏中有对情感障碍等心理疾患的描述。

Alec 生前可能也承受着类似心理障碍的困扰。“他一生都与情绪问题和人格障碍作斗争”、“……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Alec 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等来自 Alec 亲友的言论显示,他 内心或许有不可忽略的黑洞。

但 Alec 不是自个儿跌入深渊的,至少在 Alec 的粉丝看来,他是被人“推”下去的。

这些推手不仅包括响应了“性侵”指控,向 Alec 动用网络暴力的普通网民;还包括《林中之夜》的其他两位开发者:事发后,他们迅速发表声明与 Alec 划清界限,站到了彼时舆论更强的一边。此举引起了 Alec 支持者的强烈反感,纷纷涌入《林中之夜》的 Steam 评论区打差评……

“作为一个团队,我们严肃对待指控。在苦苦思索后,我们决定断绝与 Alec 的关系”

这轮围攻,起源自 Zoe Quinn 的“性侵”指控。

8月28日,Zoe Quinn 使用推特账户 @Unburntwitch 发布了一条长文,称 Alec 涉嫌软禁与虐待。这则长文在遣词造句上有不少模糊的地方,算不上切实有力的指控;但足以点燃部分网民的情绪火药桶,汇集为可怕的舆论风暴。

“要怎么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愈演愈烈的连锁效应”,Zoe Quinn 显然深谙其中奥妙。2014年“玩家门” (GamerGate) 事件中、2017年E3《The Late Night》事件中,Zoe 就采用了类似的“战斗”套路

只不过这一次,Zoe 推倒的骨牌压碎了一条生命。Alec 在几无辩解的情况下选择轻生,确实是个意外的骇人展开。Zoe 及关联人士纷纷销号删推特,面对各方质疑三缄其口。

至少欧美游戏圈,如今人人声讨 Zoe Quinn,其中不乏尖锐言辞

现在,有关 Alec 与 Zoe 的谜团已很难寻得可靠答案,我们只能根据相关报道和言论截图[1] [2] [3] [4]揣测悲剧的真相。事实上,Zoe 这次的“指控”,并不是孤立事件。

2

在 Zoe 发声的两天前,即8月26日,女性游戏开发者 Nathalie Lawhead 发表长文[5],称自己当年供职于温哥华某工作室时,同事 Jeremy Soule 利用职务之便侵犯了她。

Jeremy Soule,作曲家,参制作过《上古卷轴》的配乐。目前否认指控

最近遭到指控的男性游戏从业者名单还可以继续拉下去,包括 Failbetter Games (代表作《沉没伦敦》、《无光之海》)的联合创始人 Alexis Kennedy,Splash Damage(代表作《边缘战士》、《脏弹》)的开发者 Luc Shelton,Oculus VR 的联合创始人 Michael Antonov……[6]

这些控诉或许说明,游戏业虽然是一个新兴行当,却还是罹患了职场霸凌、性骚扰等经典顽疾。最近英国组织 BECTU 的调查数据也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有57%的游戏从业者表示,在工作期间曾遭受过欺侮与骚扰[7]。

有不公,就有反抗。8月25日,Riot Games (代表作《英雄联盟》)的员工推动的维权运动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这场风波起源于去年八月,Kotaku 报道了 Riot Games 内部的职场歧视与霸凌现象。在员工提起诉讼后,Riot 以合约条款迫使部分讼诉案件转为“强制私人仲裁”,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今年5月7日,超过150名 Riot 员工于 Riot 总部广场举行了罢工。

最终,Riot Games 与员工达成了和解。公司首席执行官 Nicolo Laurent 表示:“我们感谢每一位敢于表达自己担忧的 Riot 员工,我们相信这个决议对所有参与者都是公平的。”

上面这些事件显示出,一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的运动正影响着整个欧美游戏圈。这一风潮的美好初衷毋庸置疑,毕竟没有人应当在创造纯粹乐趣时忍受不公待遇。

就是在这样一个语境中,Zoe 提出了针对 Alec 的“指控”。不管 Zoe 最开始是为了什么,这一行为及后续发展起到了“把水搅浑”的作用:

Riot 罢工的辉煌胜利,多起性侵指控的真相调查,完全被 Alec 事件的巨大话题效应所掩藏;

响应 Zoe 及类似“意见领袖”的情绪化网民四处横行,构建出一个处处拉满“政治正确”红线的舆论空间。

游戏开发者置身其中,不得不得绷紧神经左支右绌。

3

《Ion Fury》的开发组 Voidpoint 和发行商 3D Realms 最近就在挣扎求生。在几周前果叔写的周道里,就简单说过这款游戏的悲惨遭遇

在《Ion Fury》正式发售前后,开发组成员对 LGBTQ 群体和“社会正义战士” (SJW:Social Justice Warrior) 出言不逊,拉了波仇恨。

开发组成员 terminx 极为尖锐地“问候了”SJW人士

反对者从游戏中找出疑似冒犯 LGBTQ 群体的小细节大做文章。Voidpoint 和 3D Realms 随后致歉,宣布“加强员工敏感性培训”,并保证捐款给 LGBTQ 公益组织,同时承诺尽快去除游戏中的争议内容。

《Ion Fury》内“不当内容”范例:一个写着 "OGAY" 的像素洗发瓶

官方的举动引发了差评狂潮,众多粉丝认为“和谐”掉胡逼内容的《Ion Fury》,是完全背叛了老炮FPS放荡不拘的灵魂,不配自称“毁灭公爵”的精神续作。

上周一,Voidpoint 和 3D Realms 又宣布《Ion Fury》不会被“和谐”(当然,承诺的员工培训、捐款还是照旧)[8]。玩家将之视作拨乱反正,差评潮随之消退。

《Ion Fury》的最近评测分布

在《Ion Fury》这件事上,Voidpoint 和 3D Realms 活脱脱一棵墙头草,哪边声势壮就往哪边靠,看起来一点也不硬气……

但这种反复横跳不能说没有效果。至少,《Ion Fury》成功捱到了公众注意力转移的时刻,从而得以最大程度保持作品原有风味,算是有惊无险地趟过了雷区。

4

但,谁也说不准,下次某款游戏陷入类似困境时,还能像《Ion Fury》这般幸运;谁也不能保证,再有某位游戏开发者遭遇舆论攻讦时,不会像 Alec 那样走上绝路。

回顾近段时间的欧美游戏圈新闻,总感觉大洋彼岸的业界正处于某种吊诡的风气中。一系列初衷美好的社会运动蔓延到游戏圈,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展,这当然是好事;但在另一些方面,则开始变质变味,掺合上网络暴力与群体无意识后,发挥出恐怖的破坏力。

本来旨在追求趣味的游戏界何以变成这番模样?这远不是找出始作俑者就能解答的问题;舆论与业界今后能否真正变得更好?这也许需要所有人保持克制与理智才能实现。

资料来源

[1] 夜神不说话:一个优秀的人死了,谁该为此负责

[2] 方白:女拳、游戏媒体和网络暴力是如何杀人的

[3] 游研社:被指控“性侵”的游戏开发者之死

[4] Zoe Quinn等关联人士的推特言论及翻译 周愚 翻译

[5] nathalielawhead.com:calling out my rapist

[6] Venturebeat: Sexual abuse allegations hit half-dozen game developers

[7] Philippa Childs: Industry needs to sit up and take notice following abuse allegations

[8] Steam: Ion Fury Game Content Will Not Be Censored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杉果游戏的立场;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4A0OZG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