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干货分享,BIM的现实与追求

探讨BIM的文章多如牛毛,大多数都是谈BIM的优势,更有甚者把BIM等同于人工智能,还和大数据联系起来,畅谈BIM无所不能,未来发展空间无限。笔者认为,如果视BIM为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笔者称之为BIM的系统属性,也可以理解为行业BIM或者企业BIM),那么现行行业的生态需要重构;如果视BIM为工具(笔者称之为BIM的工具属性,也可以理解为项目BIM),那么要满足正向设计甚至全生命期的运用还需要技术升级(关于企业BIM和项目BIM的概念,公众号之前推送的《设计企业发展BIM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有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当然,BIM的影响之于项目全生命期是方方面面的,讨论BIM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本文仅从设计行业的视角来谈一谈关于BIM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原则性看法。

——BIM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BIM发展现状

正向设计是当下的热点,他和成果优化的关系有点像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的关系,都是先进的技术,但是互联网模式相对成熟,认知度高,云计算和大数据概念相对比较陌生一点,技术和业务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公司手里,基本判断是3年内发展成熟;

参数化设计是未来的方向,基于参数驱动的精准设计和数据关联,即是设计质量的保证,又是数据联通的前提,基本判断是8年内发展成熟;

全生命周期运用是BIM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是BIM的努力发展的方向,基本判断还需要12年的时间;

至于大数据、智能建造那就不是BIM行业单方面努力可以实现的,需要整个行业生态的发展,我们更多的是期待;

2、市场需求与BIM的三重制约

客户不同部门对于BIM的需求各不相同,试想一下,所有干系人都有各自对于BIM的需求,这些需求涵盖了项目全生命期,他不是仅靠设计公司就能完成的,毕竟设计公司的长项是设计。成本算量、工程管理、施工运维等知识缺乏,指望设计公司通过一个BIM工具就摇身一变成万能公司,这是不太现实的,这也是BIM现在广受诟病的地方。

这些需求里面,有些是比较实用且可以(已经)实现的,如BIM算量、虚拟建造等;有些则还在探索中,比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的BIM管理云平台,这类需求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需要改变又有生态(利益格局),所以推进很困难;还有一类就是国内软件还跟不上,国外有成熟软件,但不适合国情,比如运维软件,这类需求还需要行业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小生承认,BIM只有实现了项目全生命期的运用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但是在当下,BIM还面临诸多的问题。

理想与现实之间,相隔的只是那几百米的距离

BIM人员能力:BIM从2012年开始火起来,到现在不过5年时间,高素质的BIM人才还没有培养起来,目前最多的都是应用型人才。具有全局视角,具备工程和计算机开发跨界能力的高端人才行业还很匮乏,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政府出台标准、工程运用推广等方面的困难;

行业技术瓶颈:目前主流BIM平台软件都是国外的,这些软件的共同特点就是需求响应特别慢(国外厂家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对于国情需求,相应自然就慢),目前还没有国内自主研发的平台类软件,我们国内现在能做的都是基于这些平台提供的API做二次开发插件,功能是有限的;

实施责任主体:如前所述,项目全生命期的BIM运用,不可能由一家责任主体实施完成(目前的认知部分还停留在设计搞定所有),而是通过BIM数据的有效传递,让参与项目全生命期的各方主体都能共享信息,协同互动,各司其职。但现实中要各方责任主体协同互动,需要制度环境、法律法规的等一系列行业环境的支持,目前还不完善,比如采用总包合同和清单报价对于BIM的运用需求是不一样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10A0I6P7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