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机器人写稿?智酷君会被干掉吗?

来源:疯狂智酷

早在2015年9月,腾讯网财经频道刊发题为《8月CPI同比上涨2.0%创12个月新高》的稿件,文末标注来源Dreamwriter,即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机器人仅用25秒就写出新闻稿,并实现全球首发。

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自动写稿,全过程一气呵成。无论写作速度还是质量,似乎不逊甚至超过人类。

机器人是否就此取代新闻写作甚至更广范围内的内容运营工作?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自从机器人的概念在科幻小说、科幻电影里出现,人类便开始了关于被机器人取代甚至被淘汰的无止境的焦虑。

内容运营工作从传统新闻传播时代一脉相承而来,同时因着这个多了几分光怪陆离的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考验。仿佛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重燃希望,却也时常让人备感困惑与迷惘。

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技能要求,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创意和审美。内容生产和创作工作无疑符合以上三点。

信息化爆炸时代,在基于互联网大量数据算法形成的内容生产的自动化趋势下,按照固有模式和既有素材进行嵌入、写作,机器人的程序化、模式化确实增强了写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但速度和温度是不同的概念。速度和效率是可记录、可量化的外化形式,但好的文字永远来自人的心理世界。

也许现实和单纯的文字都是冰冷的,但通过写作者的组装,在字里行间注入温度,便能让它获得生命、带上情感。正如“妙笔生花”之生花、“下笔如有神”之有神,不仅仅是对材料进行程序化、模式化的转化,更是思想交流、创意碰撞、内心世界挖掘的过程。在情感真实和态度真诚的前提下,裹挟人类特有的情感和情绪,带着温度和力度触动心灵,直抵人心,甚至穿越时空,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每个人对这个世界感知的丰富性、多样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七十亿人的眼中有七十亿个哈姆雷特,加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字符号的组合与构建有着无数种可能,也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写作风格和表述方式。

记得大学时,在现代文学史课程中学到,朱自清和俞伯平两位同为文学大师的至交,于1923年仲夏夜相约同游秦淮河,并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题撰写美文。尽管题材均源于秦淮河上的喧哗景象,但两篇散文风格殊异,形成双峰对峙、二水分流之势,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

当然,人工智能时代已来,机器人取代人类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将逐步成为现实,它迫使着我们不由自主地从现在就开始掌握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新时代。因此,当前有些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如何在这个快节奏、碎片化的世界,与写作机器人共有生存空间,让专属于人类的情感因素更加凸显,以实现与机器人并存共生、互动升华的目的,才是更应该思考、更需要着力的地方。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19A0DPV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