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创新中国》向科学致敬 人工智能模拟配音大师经典声音

《创新中国》海报

今天在CCTV-9开播的纪录片《创新中国》,也成了配音领域的高科技“首秀场”。这是世界首部利用人工智能模拟人声完成配音的大型纪录片,已逝“配音大师”李易的声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重现”,“继续”担任解说。十分了解李易的央视名嘴李瑞英和朱军听了都表示基本听不出差别,央视体育频道主播沙桐更是觉得职业生涯受到了威胁。

《创新中国》首映式现场播放了一段李易生前的作品和《创新中国》中人工智能模拟的声音进行对比。著名配音演员李易2013年因病去世,他曾为《再说长江》《美丽中国》等多部纪录片配音,很多人怀念他的声音,《创新中国》总导演史岩便是其中之一。当他在考虑节目配音员人选时,反复思量仍觉得李易是最适合的。语音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中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片专门为此拍摄和制作了一个段落。史岩因此“灵机一动”,想到一个点子:能不能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李易的声音?科研人员得知这个点子后,也感到这是一次优化算法、提升人工智能水准的机会,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虽然,此后经历种种困难,从人工智能工程师到导演和音乐编辑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日夜加班,不断改进,但最终有了逼真的重现,这不只是对李易的致敬和怀念,更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

据了解,《创新中国》全片共分6集,每集50分钟,聚焦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等高科技领域,以宏大的国际视野探讨中国的创新成长及世界影响。纪录片涉及大量最新科研成就,如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空间站计划、智能制造、世界最清洁的火力发电厂、基因编辑技术、能看清微观世界的上海光源、世界首例3D打印距骨植入手术等。纳米发电机的发明者王中林、几十年致力于改造盐碱地的欧阳竹、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人员陈建华、“人造小太阳”聚变装置实验运行的总负责人龚先祖等科技人物也在片中出现。据介绍,“纳米发电”虽然还在试验阶段,但已经制造了惊喜,它可能改变我们获取能源的途径;“人造小太阳”则是模拟太阳的聚变原理,可以释放出极其惊人的能量;盐碱地的成功改造将在2020年贡献出100亿斤粮食;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则能把我们送往更为遥远的太空。

从首播式上曝光的节目宣传片可以看出,《创新中国》不仅呈现出中国创新实践的宏伟与浩大,还将镜头对准推动中国创新的个体与群像,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来呈现主题。“讲好创新故事”几乎成了剧组的口号,而这并非易事。“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激动人心。”接受采访时总导演史岩如此解说,“我们通过制作《创新中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创新者的艰辛。有时候,坚持比创意更重要。”制片人徐欢透露,片中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充满了“坎坷”和“磨折”,而这些戏剧性并非刻意为之,实际上在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大科技项目的非凡历程展现出来,是对所有创作人员的考验。

近几年,从《朗读者》《国家宝藏》一系列文化综艺节目,到以《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品质纪录片,央视一直在电视节目创作上打磨符合自己定位的“爆款”和“现象级”。越来越多的科技、公益、文化类的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真实记录”逐渐成为电视节目发展新趋势的今天,这部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新中国》纪录片,不仅要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和观赏的乐趣,也希望给观众补充科学营养。科技发展需要建立在大众创新的基础上,能够让这样的纪录片进入家家户户,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重要的。

据悉,《创新中国》将于1月22日起每天20时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21时20分在深圳卫视播出。

据《北京晚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22C04PN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