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

8月9日,华为鸿蒙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正式推出。本次邀请了1500位合作伙伴、5000名全球开发者,为历年最多。

在最近一次采访中,任正非表示:鸿蒙并不是为了手机用而开发,而是为了做物联网。作为对美国“解禁”美国企业对华为出口的回应,任正非称:华为希望继续使用全球公用开放的手机操作系统和生态。

随后,任正非非常坦率地谈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之前华为没有注意到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生态圈的问题,现如今华为已经重点解决这个问题了,开始研究和苹果商店类似的产品,并且还要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们加入到其中去,进一步打造出属于华为自己的应用生态圈子。

这个问题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核心问题,在过去20年,中国的方舟CPU+Linux操作系统、WINDOW MOBIL、三星Tizen 、诺基亚塞班系统,均无法成为主导的操作系统的原因,正在于此。

人们之所以对鸿蒙寄予巨大的期望,是因为鸿蒙在互联网发展到物联网的“变轨”期推出,与谷歌的物联网操作系统Fuchsia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整合中国的产业链,与消费、生产应用场景上,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客观的讲,无论华为的鸿蒙,还是Google的Fuchsia,作为IoT的操作系统都还不成熟。这里我们只是从技术层面分析它们,抛开大家对它们的感情,各方面可能获得政府的支持,以及在商业上通过砸钱获得的优势。

先说说华为的鸿蒙。在2019年之前,它的定位是手机操作系统,作为安卓的替代品。但是在手机操作系统已经成熟,这个市场已经日渐饱和的今天,其它的手机操作系统并没有机会了,因为安卓足够好了,这就如同Windows3.1出来(对应的中文版是3.0)之后,其它操作系统,统统没有了机会一样。

比当年Windows更可怕的是,ARM处理器在设计时和安卓是同步协调的,因此耦合度非常高,其它操作系统在ARM处理器上跑,都无法达到安卓的效率。微软的Windows今天也是和英特尔处理器高度耦合的,但是最初它们彼此的独立性很强。因此如果让鸿蒙取代安卓,就需要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和现在的安卓并行。

有人以为鸿蒙用了所谓的微内核,在技术上就比安卓先进,这是完全没有验证的。今天的安卓和iOS操作系统都是基于不同的Unix的变种,为了让硬件很好地和操作系统相匹配,操作系统将驱动硬件的程序装进了内核。

这样效率比较高,但带来的问题是,所有硬件厂家都非常依赖操作系统,你单搞一套就不行。Google为了做到公平,将安卓开源,让各个硬件厂家参与它的开发,能够将自己的代码放进安卓操作系统中。华为搞的微内核,就是相比安卓,内核很小,将各种硬件的驱动程序拿出去了。当然,这样带来一些可能潜在的灵活性,但是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单搞一套,在内核中不融入硬件厂商的设备驱动,效率会受到影响。

于是华为为了提高效率,又放弃了安卓平台使用的Java虚拟机,改用过去微软时代的编译方式。这样看似把效率找回来了,但是应用软件的开发变得非常麻烦了。对比一下PC时代软件开发有多难,全世界一共有多少应用软件,再看看今天APP开发有多么容易,今天有多少手机APP,就知道它们的差异了。

至于媒体宣传的所谓能够在手机、IoT、智能汽车等一大堆地方都适用,这个可能需要足够的时间,因为在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上这样的努力从来没有成功过。这就如同微软的Windows无法兼顾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一样。华为要想做操作系统,需要几次迭代,这就如同微软从Windows1.0做起,中间几次修改技术方案,到3.0才成功一样。所幸的是,今天IoT刚刚起步,有足够的时间。

至于Google的Fuchsia,它目前只是Google自己一家的IoT设备操作系统,甚至作为一个操作系统还不完全合格。Google至今在IoT上还没有搞出一个类似安卓的联盟,想要让大家接受自己还在尝试阶段的Fuchsia不容易。

客观地讲,今天谈IoT的操作系统,为时还早。最后还要强调一下,一个产品的成败除了技术路线,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最后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对这个问题我们就事论事,不用寄托感情的因素。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09A0P9ZN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