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一稿过?不存在的

原创声明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嗯,是的。看标题就知道,我要开始吐槽了〜

容易被挑战的运营设计师

「不好看!」

「感觉不太对啊。不是我想要的feel~」

「可不可以换个颜色,这个颜色不吉利〜」

「这个地方你用蓝色,整体往左调一点,再排成个三角形试试…….」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我想运营设计师们多多少少都遭遇过这种「喜欢指点江山的大神」,有时候还可能被唤作「美工」。我们面前似乎有一道天然的魔咒:一稿过?不存在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大体有以下几点原因:

审美是主观且感性的

好看与否,感觉,这些都是来自于非常主观的个人感受,且无绝对的对错。因此设计师们无法直接去反驳这种感受,也很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感受。

需求来源多样

相对于交互设计师与界面设计师而言,运营设计师们的需求来源更为复杂多样一些。除了产品需求以外,还会支持编辑、市场、版权、商务、人事、行政、外部合作方等等其他的一些设计需求。这一部分的需求往往以纯视觉设计需求为主,因此,挑战也并非都是基于业务逻辑与用户体验,更多的是主观感受:好看与否,喜欢与否。

挑战成本低

视觉是感性的,谁都可以发表意见。本来开开心心做着设计,然而需求方可能只需要花 1 秒就直接判定你的这个设计方案 TA 不喜欢。

不管是菜鸟,还是大神,以上这些问题似乎都无法避免。哪怕你已经是金字塔顶层的设计师,同样也会受到质疑与挑战。那么,我们如何从自身出发来尽可能的避免不断被挑战呢?

如何从自身避免不断被挑战

这里我想分享《破茧成蝶》一书中所提到的一个基础的设计流程(虽然这本书是讲交互设计的,但我觉得我这个设计流程对于运营设计同样适用)。

需求分析

设计开始之前,收集资料,需求分析,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举一个反面例子。之前《女娲成长日记》动画上线,需要做一波活动页配合宣传。需求方提供了人设图,由于是早期的人设图,其中画质最好就是 图-1 中女娲的人设图。我根据这张图开始了首页大视觉的设计,然而当我设计交付的时候,挑战来了。需求方说:这本书虽然讲的一个高中女生有两个人格,变身后的人格是 图-1 中女娲,但动画的前半部分大多数时候还是以她第一人格为主——一个高中女生!所以他们想要的是那种「活泼、少女、小清新的感觉」〜 这时候我再去找了些小女生日漫的网页设计给他们参考,确定设计方向,最终输出 图-2。

图 - 1

图 - 2

由于前期未做「需求分析」,最终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设计方案反复(也就是不断的被挑战),效率低下(第一稿所用2个工作日都是浪费的)。

设计规划

「需求分析」完成之后,先不要着急上手设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画一下草图,也可以找一些符合需求的设计参考。跟需求方沟通讨论,明确方向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实现」,这样也可以一定程度的避免设计输出与需求方预期有出入而导致的设计方案反复被挑战。

设计实现

需求清晰,方向明确后,再着手进行设计实现。当自己的设计构思与需求方预期有出入,在时间允计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 A/B 两版方案。一般来说,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挑战会少很多。

方案上的两稿,最终达到零修改「一稿过」的目地:

「2017作家计划」- 设计方案1

「2017作家计划」- 设计方案2

项目跟进

banner 图的设计与投放环境是否合适?有没有遮挡?活动页的设计前端同学在重构的时候是否还原了我们的设计稿?有没有一些我们想当然的设计,给前端同学带来了实现上的困难?……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交付」之后应该去跟进的,为下一次的设计优化累计经验。

「banner 的输出稿」与「实际投放」对比:「专栏」的logo角标被遮挡。

输出稿

实际投放效果

需求验证

上线之后的效果如何?需求点是否有满足?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一些运营数据来加以验证的,也可以为我们的下一次设计优化提供一些支持。

当然,对于运营设计师而言,很多时候要面对任务多,时间紧,而无法做到以上设计流程的每一步都完全的做到。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点点变通,以及分清任务的重要层级。

最后的一点点思考

水平思考

遇到挑战的时候,不要盯着挑战本身来找答案,跳出挑战本身,有意识的引导沟通,让需求方说出真的理由,聚焦挑战的本质。举例来讲,需求方说「LOGO放大一点」,可能他们只是觉得这个广告位投了很多钱,希望品牌可以有更为明显的露出。对于设计师而言,我们需要引导他们说出真正的需求点,而不是聚焦在「LOGO要不要放大」这样的挑战上面。

拓展视野

设计师需要懂得兼顾商业利益和运营诉求。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专业范畴之内,过于着重于视觉上的美感而没有考虑业务线的需求。什么是拉新?什么是促活?留存怎么看?我想这些都是作为运营设计师的我们应该有所了解的知识。

适度妥协

设计师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坚持与骄傲。有的设计师甚至会在需求方提供了明确的视觉参考方向之后,为了突显自己的专业而特意做与视觉参考相悖的设计(没错,我就是那个设计师〜当然,后来我就长大了。)

有时我们需要一些坚持,但也需要一定的妥协。设计交付的过程类似于一条波浪线,初始阶段起伏很大,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弧度会变得越来越平静。通俗来说,一开始人们对设计预期会很高,到达一个最高的高度,随后有质疑的声音,设计师开始妥协,双方开始为此展开拉锯战。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各让一步,达成一致。

学会总结

不同的需求方有不同审美喜好与诉求立场,总结经验与「套路」,才能避免一再踩同样的「坑」。

参考资料: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9404910/

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破茧成蝶》

《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本文作者:任小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3G07SR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