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互联网在营造适合中华的科学环境

互联网是生命医学的基础,是中华复兴的生产力,主张生命可以成为科学的对象,主张中华的复兴,就得说清楚互联网(及其相伴随的高科技)是怎么回事。 已经发过一篇文章“互联网是适合中医发展的生产力”,这里从另外的角度,说明互联网开启了适合中华的科学环境。

上一篇:警惕现代科学对我们的洗脑

技术:从控制人到依附人

有两种技术体系,一种是依附人的技术,追求贴合人,跟随人而去,协同人展开,激发人的思考,体现人的特性;一种反过来,追求精确无误,追求专业和复杂,体现物的特性,压抑人的特性。

在文明之初,技术都依附于人,石器、弓箭、农具,都是躯体的延伸,规矩准绳用于改进人类技能的准确性,医学上也是这样,在中医这边,我们有四诊、汗法下法等,在古代西医,有解剖和观察,有放血、催吐、外科手术。这些过程中,人是主导者,工具是为了人的意图,是四肢的扩展。

伴随着现代西医的兴起,一类新的技术族群产生了,控制人的技术获得大发展,不断装配到医学的实验室和医院的检验科,它们是高精尖的,要求人去迁就;它们的输出和西药、手术刀相配套,能充分证明自身的正确性有效性,人和技术的关系发生逆转,它们愈发输出指令性的结论,不断剥夺人的话语权。

技术体系很容易就取消了病人的参与可能,然后不断剥夺医生的感知能力,只有在那些工具还无法胜任的领域,才需要人去感知,人成为特殊的工具;技术进而压抑医生的主观创造,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医生的推理判断将不再需要,机器人医生很快能完成医学分析工作。

这本应当让人感到震惊,因为这是对历史的异化,改变了千万年来的生存逻辑,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呢。一方面,技术的入侵和控制是缓慢展开的,人们丧失了警惕性;另一方面,技术带来巨大的诱惑,能解决太多问题,所以人心悦诚服地受之支配。其实是用短期的好处,换来长期的危险。

公允地说,控制人的技术适合西医这样的分解论医学,某种程度上需要如此这般展开。对中医这样的整体观医学来说,对散布于生活的医学来说,协同人的技术才是需要的。

协同人的技术一直处于原始状态,它是人的本能,无法测量更多,脉诊就只能感知有限的信号,它和主观相互影响,导致大量含混。两相比照,控制人的技术尽显优势,似乎它是唯一的技术,是全面的技术,能解决一切医学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可推动局面发生改变,发展依附于人的技术族群,润雨细无声地走入民间,身轻如燕,体贴入微。便于人们接纳,甚至不需要刻意做什么。技术和人组成人机复合体,既能保证一定程度的精确性,又能扩展感知的范围,它们是新时代的四诊。工作难度体现为小型化和生活化,更懂得人的想法,更能协同人,激发人们思考。

我们回到家里,每个家具每个摆设都和谐一体,贴近我们,形成完满的存在;这是各种感知工具的发展努力方向。

古人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这就是驱动科技成果随身携带,随心而动,走入生产生活的意图。无论中医大师走到哪儿,他都可以结合环境展开治疗。现在,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会,为大师添加先进的感知能力。

我们还可开发大量软件系统,比如,随处可得的统计界面,我们需要什么结论,就有直观易懂的图表展现出来,我们希望做什么分析,就可随意调遣来自全世界的数据,结果瞬间形成,帮助我们思考和改进认识。这种交互过程在有效地启发人们,改进过去的盲目认识。

一直以来,中国人崇尚静思、独处、中庸,这被嘲笑为拒绝变革,不懂得科技。其实不一定,互联世界的技术支持中国人的行动。

是否有人会对这种技术样态感到惊奇?我们一直都在使用这类技术,古希腊人依靠奴隶来帮助思考,我们现在有秘书和助手,他们在忠实地执行我们的指令,他们就是协同人的技术。我们发展高科技的目的,发展机器人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享受这种优势。

计算机生动体现了技术的这一进化轨迹。从形态看,最早的计算机需要一个大屋子才能装得下,运算能力有限;现在,它已经手可盈握,有无数化身;接下来,它将变成电子戒指,变成肠道上爬行的机器人。从沟通效率看,早期通过纸带来传送指令;后来是靠汇编语言和计算机沟通,要求专业人员操作;现在,触摸屏幕就能表达人的意图;接下来,人做某个动作,甚至脑海中浮现一个念头就能让计算机知道。以往,它存身于专业场所,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人们如此这般,否则高冷地不予工作;现在,它体贴入微,符合人们的所思所想所见。从应用范围看,计算机先被用于各种高精尖场合;后来被用来辅助科学实验;现在,它摇头换面,展现华丽的界面,希望配合我们,补充我们的不足,正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相关联,在感知生命体内的平衡和阴阳,在理解中国人的文化观点,在努力体现“道”。

这场景,中国人不会陌生。那是发生在殷商到周的器物转变,从祭祀类器物转向生活化器物,从远离人的器物转向贴近人的器物,形态上变得灵巧,多变,比如青铜器从厚重狰狞发展到满足生活需要,玉器从天地崇拜转向手可把玩。这些技术转变引发了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辉煌,我们也应当相信,新时期的技术转变可能引发中华文化的复兴。

《道德经》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精妙地体现在技术的变迁上。最初,人们使用自然的观察方法感知疾病,现代西医兴起,立志于做到“大”,那些工具庞大而精密,以显示医学的威严,把其他医学比下去,把人赶出医学。可惜它们先天不足,只能存身于专业医院,只能感知疾病状态,没有解决多少问题。

现在有新的趋势,技术要做到“逝”,即躲起来,消失在生活中,自动完成工作,这是先进的信息化产业、材料科学、制造业的功劳。

进一步,技术要走得更“远”,去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去到每个人的身体内外,信息化产品在大规模生产下几乎没有成本,也没有物料上的限制。互联时代的信息交换和流通体系有利于这种潜质的发挥,一款测量传感器发明,就会生产亿万片,基于互联网大量铺设;一种智能识别系统开发成功,就装配到每个人的手机上;一种医学理念形成,就更新到全世界的专家系统,以护佑民众。

最新的技术体系就在“反”,就在发挥价值,用另外的方式谋求问题的获解,谋求医学的消失。

中华是协同人的文化,有助于协同类技术的发生发展。餐桌上,西方使用餐刀、餐叉之类,它们是生活化的物件,却要求相应的规则,有生硬的氛围;筷子不然,既能切,又能戮,既能夹,又能挑,无所不能,显然是四肢的延伸。就算充满主观想象的艺术领域,西方画注重贴近现实,有众多流派,需要复杂的工具;中国画注重抒发人的情感,只需要笔墨纸砚,毛笔柔软,“笔软则奇怪生焉”,丰富的变幻正是中华品质的外显。我们应当深入感悟中华文化环境,摆脱现代科技的束缚,发展协同人的技术体系。

是否还有人反对这种大扩展?以科技对人类隐私的窥探,以科技对人类自由的侵犯等等名目?一旦我们理解技术的本质,理解其生命力,就能明白这种观点的不足。

人类已经打开技术的潘多拉盒子,合上技术创造的大闸,大批量生产线已经投产,高科技研发中心不断产生,它们要不顾一切地表达力量;技术的列车已经发动,有不可遏制的力量,它在加速发展,要去到某个极致之所,这是它的本性,无人能阻挡;技术的滔天波浪已经形成,我们必然要面对它的汹涌澎湃。

要么,我们正视技术,引导技术去激励民众,人机协同,形成人机复合体,发展不得病的医学,谋求更好的生存状态;要么,我们保持原状,让技术的势能局限在西医领域,不断激进发展,不断绑架人类,发展基因编辑等改造类技术,去到它的危险未来。

一言以蔽之,技术是无法禁止的,不让技术外在地包裹我们,就得让技术内在地改造我们。

测量:从离散走向连续

互联网要采集一切可能有用的物质属性,送到云端存储,物联网、城联网、家联网、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概念就是代表。

考察科技发展的历史,采集世界的能力一直都在发展,互联网是近期最显著的大改进。

医学上能更广泛地展开,各方面的数据被周全采集。技术上的难度固然有,工作量固然大,更取决于人们的需求。

孤立的、分离的测量,在转向浑然一体的、连绵的、连续的测量;从立足于医院的,对疾病的关注,转换到散布于生活的,对健康的感知。

不只是让精度得以提升,能准确地反应身体特征,还能从时空两个层面反应生命特性,空间上做到周全的测量,诸多结果就可整合,复现某个时刻的生动的生命;时间上,是沿着生命长河的测量,测量全时段,数据点组成平滑的曲线,比如血压波动、舌苔的质地变化曲线,这就是生命特性的体现。

古人走出栖身之所,眺望远方,他看到了连绵不绝,动物的奔跑和植物的生长也是浑然一体的,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因此产生各种认识。人也在切身地体会生命的变化,形成诸多认识。但是,本能感知往往初级而模糊,所以到了科学时代,追求科学和精确的人们要加以改进,用工具的输出代替人的感觉。

但能力有限,只能顾及少数指标,丢失更广泛的特征,只能把连续不断的感知分成离散的片段,往往在疾病状态测量,粗略地区别易感人群和正常人群,把连绵不断的血压区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压、高压、严重高压,西医因此展开标准化的救治,压缩个体差别,导致能力的受限。

离散并非目标而是暂时手段,它有思想上的偏好,也受到技术的限制。互联网兴起,测量就在回归上古,在向人的感知靠近,又能避免人感知的缺陷:模糊、粗略、不能广泛展开、无法长期坚持。

医学:从物质到生命

研究世界,无外乎两种方法:分开来看和整合地看,所以有两种医学,还原论医学和整体观医学,或专注于物质的医学和感悟生命的医学。

古代都是感知生命的医学,无论东西方都如此,草药和银针,放血和催吐,切除和解剖,都是宏观事件,都是对生命的感悟,都是人在体会,人的特性和欲望在驱动医学进步。

现代西医兴起,对这种落后状态说不,把医学转向另一条崭新道路。人们使用分解的方法,依靠工具展开工作,浑然一体的生命变成分开来研究的组件,整体的生命不断消失,未来愈发细分。

检查仪器只能输出有限的生命特征,只顾及有限的疾病状态,这就是抽取。关于基因的认识就是抽取,这种抽取反应了普遍规律,但它并不代表真正的生命,不能预测癌症的发生发展。

在实验室,人们根据工具的输出,根据归纳法得出科学结论,结论去不到生命的层次,这是科技对生命的降维;在门诊室,医生能感悟生命,但他的作用被压缩到最小,主观感知只是参考,不允许展开热情洋溢的主观创造,治疗更是针对异常的细胞和分子的操作。

依靠对生命的分解、抽取和降维,依靠严格的科学准则,工具掌控话语权,医学的性格就是工具的性格,医学的能力就是工具的能力。

整体的生命不复存在,对生命的协同不复存在,主观创造愈发稀薄,这种体系下,人们坚持所谓生命的元气,坚持中医方法,就得不到工具的支持,不满足科学性,而被斥责为荒诞。

医学和生活隔绝,病人成为苍白的肉体,医生变成执行指令的工具,研究者的智慧受限。随着工作转入强相关于生命的领域,难度陡然变大,进展愈发难于获得。

分解是理性的必然,抽取是测量能力不够,降维是医学思维的限制,排斥人导致医学的损害。

人们也在反思不足,呼唤整体地看人,谋求协同人而展开,提出很多改进思路。但技术已经如此强势,医学体系已经如此周全,努力很难有效,确切地说,人的反抗无效,只能跟随技术而去,愈发远离生命。

中医是对生命的感悟,基于四诊,医生在真切体会生命和环境,遵循辨证论治展开治疗,这是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超越有形进入无形。医生的意图通过中药和针灸体现,要协同生命进行治疗,不像西药和手术刀,只应答某种异常的生命物质。

接下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我们将展开全时空的测量,要展示某种场景给人看,激励人去思考,感知生命的变化和趋势,得出长期保持健康的认识,发现身体趋向于不正常态的特征,得知各种医学处置的利弊得失,感悟生命的医学就更加有效。

科学:从深度到广度

有两种科学模式:追求广度的,和追求深度的。

古时候,人们在整体地观察世界,谋求生存境况的改善,要解决一切阻碍生存的问题。人们通过相互认同,相互模仿取得进步,比如用火和筑巢,发明语言和文字,发展养殖和种植。这是广度的科学,通过全民的努力取得进步,扩散于生活,结合环境展开。中医更是这样,要和生命打交道,只能广泛地观察,充分借鉴别人的经验,但过去的科学素养不够,生产力低下,所以中医的效率不高。

后来,现代科学横空出世,采用分解的方法,追求理解现象下面的物质基础,在实验室操作,追求精确地理解对象。在这种科学的映照下,人类几千年来的成就被当做“民俗、习惯、本能”之类的存在,中医因此遭受严重打击。

精确似乎是唯一的科学进路,否则如何保证科学性?但精确是有代价的,只能追求无限细分,概念要求内涵外延清晰,推理要满足逻辑,结论和方法要搞懂机理;工具精密而复杂,要求精心的照顾;实验要隔绝其他影响因素,有严格的流程,仔细设计各个细节,以求得实验操作的可重复性;样本经过严密的选择……太多条件限制了科学。

在新的技术支撑下,科学思路会发生转变,从专业的实验室走到生活这个大实验室,从对因果性的追逐转向依靠相关性取得进步,从追求深度探索转向人际模仿,从追逐生命物质转向关注生命整体。这些都有共同特征:放弃继续探索深度而转向广度扩展,放弃继续追求精确性而谋求全面性。

互联网的思路是可行的,身体极为精妙,生命变化多端,致病因素异常丰富,但疾病不是空穴来风,有其物质基础,只要我们找到方法,就可探知可理解,就可保证科学性。

追求深度,就要使用专业的语言,主角只能是少数有素养的有经验的科学家;追求广度,就可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把主角扩展到每个普通民众。

在西医研究中心,每个数据项目都有科学上的意义,每条数据都要求精心地获得,因此保证科学性。互联网谋求全方位的、全时段的数据,这样可能迎来随意、不严密、不可靠的数据,比如,病人自己陈述的疾病表现就有误差,所以西医反对这种扩展,把医学限制在专业的场所。

其实是科学眼光的不同,基于海量数据,可展开纠错工作,哪怕某种测量工具有偏差,哪怕人们隐瞒事实真相,甚至刻意造假,都可加以识别。

懂得很多的人感到撒谎很难,因为他无法照顾所有细节,所以我们可发展应对策略,可通过周全的数据收集发现真相;人可以一时撒谎,没法长期撒谎,所以我们可以长期监测以发现问题。

所谓科学,是要得出可验证的结论,生命研究中,科学性是对自由而不受约束的个性的把握或避免。

西医采用避免的策略,基于对物质的探索,向深度进发,凸显那些可复现的部分,把个性的生命分解到标准化的组件,推进标准化的处置,掩藏了更多真知,牺牲了个体差别,无法指导个性的生命。所以西医只能提出“这个疗法有30%的治愈率”、“春季流感高发应当加以预防”之类的标准化结论,无法为每个人制定个性化方案。

互联网立志于把握个性化,谋求广度的扩散,引入亿万民众,为他们提供全自动的数据采集体系,为他们提供便利的医学帮助,激励每个人为自己负责。这样可获得海量数据,凸显生命的本质而保证科学性。要注意,这种科学性是基于个性而实现的,能恰当地保全每个人,这是西医无法企及的。

深度和广度都可能做到科学性,但不可得兼,追求深度、精确、深刻,就要抛弃广度、海量、全面,反之亦然。

追求深度,要求搞懂机理,对应复杂的流程,要求充分做好前期工作,很多人专有的疾病,需要人感知的疾病,强相关于生命复杂系统的疾病,就很难取得进展。互联网转向广度扩散,不关心机理,整体地感知一切,依靠人际模仿,亿万民众协同取得进步,生活和医学重合,就可以避免西医遇到的困难,可能取得新的进展。

对比中医和互联网,发现两者的策略相似。互联网是在高新科技之上践行中医思路。

所谓追求深度,就是追求物质,就是还原论医学,就要凸显工具的价值;所谓追求广度,就是理解生命,就是整体观医学,就要凸显人的价值。

深度的工作已经充分展开,新的进展愈发难于取得;没有深度的包袱,我们就能在广度上做到足够好,能激励每个民众参与,能满足人们的每一种需求。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3A0DJHT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