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鸿蒙:如果CAD带头罢工 这些美国开发的软件还能用吗?

中美贸易战擦枪走火的时候,有朋友开玩笑说,特朗普如果对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进行制裁,那将是一副怎样的惨状?

CAD带头罢工,紧接着,PS罢工,3DMAX罢工,BIM罢工……无一例外,它们都是美国人的软件。

鸿蒙一开天地宽,中华有为。

这是网友对华为最近新发布的鸿蒙操作系统的赞许。鸿蒙系统将作为万物互联的底层操作系统,对全球开发者开源。不得不说,这是属于华为的高光时刻。

不少人认识华为,是在接触华为手机之后。早几年,华为手机还很小众,远比不上三星、HTC等品牌手机。苹果就更不用说了,那是神一般的存在。

如果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鸿蒙操作系统的问世带来了机遇,那为什么在这个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工地上,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底层操作系统依旧掌握外国人手上?

要知道,联合国授予的世界十大设计之都,中国占了四个(北京,上海,深圳,武汉)。世界排名第一。

我们似乎很擅长也很乐意做这类事情,将更多的头衔写进自己的城市名片,已成为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只是真正牛逼的,都很少用名片。

掌握设计行业底层操作系统的美国,没有一座城市入选世界设计之都(也许人家懒得申请)。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全球设计行业的“霸主”地位。对建筑设计而言,从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奖人数便可窥见一二。

2018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为23.5万亿。2018年中国软件行业总产值有多少?超6万亿。软件行业,在中国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然而,为什么中国建筑设计行业难有自己的鸿蒙系统?

换句话说,为什么国产设计软件始终搞不起来?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行业性质。建筑设计行业,乃至整个设计行业终究只是一个小众的服务业,它们往往苟活于行业生态链的边缘。尤其在设计极其廉价的中国。

设计行业看起来规模庞大,但基本都是轻资产型。说通透点,就是我们普遍比较穷。更准确地说,大家的手头都比较紧。

办公室里值点钱的除了电脑(搞不好还是i5处理器),就剩打印机了。房产?抱歉,租的。即便不是租的,那也是公家的。

建筑行业真正的资产大佬在忙什么?

造楼卖楼,这是最粗暴的赚钱方式。碧桂园的杨老板有心搞研发,他拿出近千亿人民币去造智能机器人,那也是造楼机器人。

盗版的,多好?

其次,版权意识。这是由上述原因导致的,口袋里没多余的钱,自然就不会掏钱购买正版。但不愿掏钱,又不全是因为口袋里没有多余的钱,主要还是因为版权意识的确不高。

版权意识不高,说白了就是付费意愿不强,因为软件属于看得见摸不着的虚拟商品。这跟国人对待设计费的态度颇有几分相似。

人们宁愿多花两万块钱用在高档家具上,却对设计师的酬劳讨价还价。殊不知,一名负责任的设计师在装修的时候,替你省下两万块,是很容易的事。

版权意识的缺乏体现在企业层面,就是哪怕这是一家年产值过亿的公司,你让他们掏出100万来为正版买单,也很少有企业愿意。不是没有,是很少。

习惯成自然,免费的东西用久了,突然要从他口袋里搞钱,谁也不乐意。除非这种付费,真的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看得见的价值。

设计师每日不是画图就是改图,日复一日。除此之外,他们很少有精力用到别处。如果新软件的使用让他们感受到一丝不快,他们随时可能一键卸载。

关键时候,甲方还会搬个椅子守在身后,时不时戳戳你屏幕。你说戳不戳心?

除此之外,设计软件是有使用门槛的,不像会用QQ,就会用微信。各工种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可能会因此受影响。由此耗费的时间成本,可能比带来的益处要多得多。

换软件?想想还是代价太高。

回头看看BIM的推广之路就可以明白。主管部门为了它可谓操碎了心,想必就差强制安装了。可推了十来年,至今用者寥寥,大师看不上,底层用不上。真在用的,也只是拿来翻翻模型,应付应付甲方。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4A0KY1F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