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Facebook大佬告诉我,“别以为技术是一切”

主页君按:近年来,计算机领域(Computer Science)的就业形势大好。在美国知名求职平台Careercast.com“2019最佳工作”的评选中,数据科学家更是当选首位,薪资中位数高达$114,520。高额的薪资和大量的工作机会吸引了许多同学涌入CS领域。

在人人学代码的热潮中,正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硕士的俞琨同学在思考:

当技术成为平均起点,怎样才能够脱颖而出、有更大上升空间?

技术每年在快速迭代,我怎么才能在职业发展上立于不败之地?

从金融转行进入IT的这两年,他一方面为提升技术争取更好的机会,比如自己申请了去MIT交换;一方面向外寻求行业大佬的指导,去行业领先公司体验。他把在真实商业世界里 “挣扎”和“领悟”总结成了这样四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在真实的商业世界中,技术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身边很多一直学理工科的同学觉得只要技术好,一切都不是问题,“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但是根据我从职场人士处获取的信息看,这其实是过于理想化的。如果一个技术无法被商业化,无法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没人会为技术的使用买单。

我和一位Facebook的资深经理聊过,他给我的第一条建议就是:不要觉得技术就是一切,如果技术无法给公司带来利润/带来一些商业上的好处,技术没有意义。

从技术发展的潮流来看也确实如此:就以现在火起来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为例,其实机器学习曾经兴起过3次:

五十年代中后期,基于神经网络的“连接主义”闪亮登场,代表工作如“感知机”。六七十年代基于逻辑表达的“符号主义”辉煌一时,代表工作如“结构学习系统”。九十年代中期,“统计学习”开始兴起,代表技术是支持向量机和核方法。

但是这几次兴起都因为无法找到商业上的确切利用价值和使用场景而最终销声匿迹。现在重新兴起,是因为对于收集了海量数据的商业公司而言,机器学习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优势,优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决策质量。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它可以商业化了。

这位经理还告诉我,在Facebook的内部,很多功能是自下而上添加的:如果某个工程师希望使用某种新技术,那他需要自己找(说)群(服)小伙伴来和他合作,一起做一个完整的demo,然后演示给高层看,最后新技术才能被利用上。在这里,沟通能力,宣传能力都和技术能力一样重要,如果没有他们,技术也无用武之地。

落到求职层面,除了少数技术厉害到极点的犇人,我们大部分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进阶都不仅仅和技术相关。责任感,沟通能力,行业周期等都很重要,技术只是能力水桶里的一块板,而且可能早就不是最短的那块了,一味提升技术的边际效应趋0。

所以说,技术可以帮我们跨过求职的准入门槛,但是软实力更能决定职业天花板。提升它们可以是一种成长的快速通道。

PS:“技术决定一切”这样的想法在学生时代比较普遍,我觉得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校园氛围的引导,校园时期的GPA万岁很容易的就会过渡为工作时期的技术能力万岁(注意我说的不是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技术能力)。

很多人觉得只有读博才是最好的出路(甚至有些学校的辅导员都是这么和同学说的),其他的路都是没法出国读博的loser才会走的。在这种思想下,不读博的同学似乎成了异类或者处在鄙视链的下游,思想也难免被同化,认为既然最好的出路是用GPA和科研能力衡量的,那么工作肯定也是只用技术衡量的。

二是保留了纯粹竞争的学生思维,认为和入职时候的笔试面试一样,只要一路保持技术最优,就能在职场“直挂云帆济沧海”,平步青云。

早点意识到这些“常识”其实是幻象,我们考虑自己未来的思路就会很不一样。

02

保持危机感:风口过后,

行业会淘汰这样的“认真”从业者

我从金融转到计算机域,除了看好行业前景,更主要的是对这个领域本身感兴趣。但对于当下的全民代码热潮,我觉得还是要保持危机感。

和总体经济形式一样,所有的行业都存在自己的周期,从油气,到建筑,到交通,他们都会盛极而衰,走向没落。现在大家都想挤进热门的计算机行业,但CS自然也不能例外,无法永远热门下去。

根据我的观察,2013-2014年毕业的时候入行最好,那时候移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人才紧缺。而现在所有人都是盯着CS,很快市场上的CS人才就会供大于求。基础的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在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作为“非必需品”的商品,其价格一定是下跌的。

另外教育产业的滞后效应十分严重,如果现在才因为市场的某些热点投身计算机行业,等2-3年毕业后,市场的热点可能早就过时了。当下AI(人工智能)和ML(机器学习)领域的博士看起来非常光鲜,可他们是5-7年前入学的。那时候最火的是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端APP开发。现在的火爆不代表以后的火爆,人才饱和行业泡沫爆炸以后一切都会改变。

根据我个人在一亩三分地和知乎等平台的观察,有些想通过留学进行移民的同学思考得就太理想了。他们觉得国内要主动做事和争取的氛围太“政治化”了,只想移民硅谷专心做纯技术,觉得这样可以啥也不管。有些在硅谷的华人工作多年也还是这么想的,所以入行十年还一直做着初级工程师,只专心做经理分配的任务。

行业全盛时期,这样当然没问题,但是一旦CS行业进入为稳定期甚至衰退期,初级工作超过其他行业的超额收益就会迅速衰减。而首当其冲面临淘汰风险的,恐怕正就是这样只会认真做技术的从业者。

既然行业都是有周期的,那么想找准一个热门行业/职位,然后一劳永逸地躺下去就不太现实。我更倾向于拓展能力带宽去提高应对变化的灵活性;试着去“创造impact”,创造性的结合技术和其他能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虽然我们学的是CS,但是不一定非要把自己绑定和定位成“工程师”呢。技术管理,跨界创业等等都有无限可能,路是很宽阔的。

03

积极寻找环境中的机会

回顾自己转换赛道的经历,我觉得坚持不懈在环境中寻找机会、能主动出击把握机会最为重要。而在既定的行业里希望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也是如此:没有人会为你把路铺好,只有你能为你自己的利益代言。

比如我去卡耐基梅隆大学IT项目读书后,对学期设置不太满意。因为我以后打算回国工作,而项目的原始实习时间正好是国内的春季学期,这对回国内找实习找工作很不利。于是通过和项目的导师讨论,我把实习时间调整到了秋季,在环境和预期有偏差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好的机会。

当然,身边的许多人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就跟着学校安排走呗。我觉得享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如果你也是一个追求快速成长的人,那么保持一种“投机”(持续寻找机会)的心态就很有帮助了。主动的去让事情发生,主动和领导争取更多,主动去创造影响力。你才会发现自己“越努力越幸运”。就好像摘果子,先跳一跳能摘到更高地方的果子,吃了果子你长得更高,然后能跳更高,摘到更更高地方的果子了。

我之前为了能从金融转到计算机领域找实习的过程就是另一个例子。我曾经1年内投递微软亚洲研究院 Microsoft Research Asia(MSRA)的某个实习岗位4次之多,每次一有新的公告出来我就会投。其实前三次都杳无音信,但是我还是投了第四次才终于有机会面试,并因此拿到了实习。

后来我才听实习导师说,本来这个岗位只考虑内部选拔的。只是正好我投递的这个时间段,所有内部有资质的同学都有各自的事儿来不了,而我在面试时候表现出来的准备和热情让她觉得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MSRA被称为“IT界的黄埔军校”,在MSRA的实习让我认识和进一步了解了技术知识,为我后来的跨专业申请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学习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而充分的准备,加上足够执着,才让我挣到了这个走运的机会。

我想很多时候付出的努力不见得立即会有回报。但如果没有坚持不懈地试着抓住自己想要的机会,我也不会走到今天。和大家共勉~

04

积极交朋友

我很赞同这样的说法:

你身边的人和你有着近乎一样的信息渠道,分享相似的信息,但是不在一个圈子里的朋友,往往能给你不一样的洞见和获取不到的信息。”

所以,突破圈子来认识不同的朋友非常重要了。我自己用下来特别有帮助的是领英,它常被被认为是金融圈专属的软件,但其实也是其他行业职场社交和突破圈子的神器:

在领英上你可以根据名字/行业/毕业学校/所在地区等等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人(当然,如何使用领英又是一个可以另起一篇文章的超大话题了,商学院甚至有专门的职业发展课来教你如何塑造领英形象),然后向他发送InMail(领英私信)或者好友要求,简短又有礼貌的说明自己的来意。例如:

“我是XX,我也是XX毕业的/我也是学XXX的/我也在XX公司实习过/我们在XX地方见过/等等,我想向您问问XXXX的问题,不知道有机会能和您领英聊聊/电话一下/喝杯咖啡吗?谢谢您!”

通过这样扩展社交圈,能有机会认识不同行业里的新朋友。

除了领英,知乎也是绝佳的社交渠道,那位Facebook的经理就是我在知乎上认识的。认真读一读你感兴趣的人的答案,问出有价值的问题,知乎也能当成领英用。

以上就是我目前对怎样在业内有更大成长空间的一些思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或者其他观点呢?欢迎大家留言或者和我交流,毕竟突破圈子,我们都能有所成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5A0RHP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