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运营视角下的养老机构设计思考

首先是“运营需求的场景化”

通过场景化的描述方式,将运营思想传递给设计,是最“笨”,也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

这种描述通常会涉及:空间名称及定义、服务人群、空间主要功能、设备需求(会放置哪些设备)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这种场景化逐渐会变成“标准的描述方式”,也是标准化的过程。

除了文字描述,更需要配以图片。

其次是“运营产品的体系化”

养老行业发展到今天,不同产品类型养老项目的差异和边界已经愈来愈清晰,因此,在做体系化前,我们首先要对产品进行细分归类,这种细分通常会围绕项目档次定位+产品定位,比如:中高端护理型养老机构、中端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高端康养社区(CCRC)等。

在产品细分和归类之后,是对该产品的体系化描述,类似“产品说明书”,这样会将我们的运营需求进行体系化的呈现,而不是原来粗放的状态——发散式地提需求、突发式地提需求、想起什么提什么。

最后,是“运营指标的数据化”

在这里,“数据”不仅仅只我们自己机构的运营数据,还要有能力看到整个行业的数据,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

通过数据化的呈现,我们可以“实现运营经验的量化”,这是养老行业向连锁化、商业化转型必须跨过的一个阶段。

最后的最后,有一些总结性的运营——设计原则,与大家分享。

重平面,轻风格:平面决定了运营的骨架,是所有空间指标和配套功能的直接体现,更需要重视;

重公区,轻房间:公区是养老项目的门面,好的设计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既少投入,又能实现档次的提升,这就是公区的价值;

重功能,轻效果:功能性的设计需要多研究,效果性的设计点睛即可;

重实用,轻适老:实用性的空间、设备是运营的核心,适老化要适度、要取巧;

重软装,轻硬装:软装是养老项目差异化、特色化的重要体现,又能最大化节省成本;

重现状,轻改动:养老项目以旧物业改造为主,在平面设计阶段,尽量以现状为基础,少做大量改动,可节省成本和工期,如果一个项目需要大量改造,可能未必是个好项目。

展望未来,也有4句话与大家分享:

1、无障碍与有障碍相结合

局部空间的适度“有障碍”,不仅可以降低无畏的适老化成本,还可起到“康复功能生活化”的意义,比如我们看到的日本梦之湖,很多空间的“有障碍”反而成了老人游戏、康复的功能,曾经也看到一个CCRC项目,在老人去往餐厅的路上,会设计成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坡道”,老人一日三餐都会经过这里,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2、有前置设计的空间留白

养老项目投入运营后,会将老人的作品作为很好的软装布置素材,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些“特定的空间”做好“空间留白”,这样不仅可以为运营做预留,也可保证一定的设计品质,我们看到很多项目前期并未充分考虑,导致运营阶段整个布置品质比较凌乱,也会直接影响展示效果。

3、空间调整的可能性预留

养老作为运营业态,不同自理程度的客户比例总是在一个动态调整的额过程,前几年最为明显,很多项目迫于入住率压力,开业后的收住对象与开业前对的目标定位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到运营稳定期后,考虑经营效益的提升,很多项目也会更多设置多人间,收住护理程度更重一些的客户,提升坪效,因此,空间设计上,尽可能预留灵活调整的可能性,保证不同运营阶段的灵活使用。

4、在保证品质基础上的有效出房率

未来,中高端养老一定是市场化养老的主流定位,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单间产品”越来越成为“刚需”,因此,设计的方向不再单是以“出床”为目标,而是要更接近“真实的市场需求”,更多的提高“出房率”。

结语

从中国养老行业的发展历程看,“设计师”无疑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短短几年内,很多养老项目已经达到或超越了国际标准。

然而,“好的作品”并不等于“好的生意”,养老行业的良性发展永远绕不开“盈利”的终极拷问,当揭开这些作品的外衣,我们依然要面对这些赤裸裸的金钱游戏。

未来,运营与设计不再是相互割裂的专业壁垒,而是更加紧密的“伙伴”,设计越来越懂运营,运营越来越懂设计。

我始终相信——好的设计可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优化、实现空间的更高效率、实现经营与品质的最佳平衡。

本文转载自“养老有话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6A0NSV5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