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新零售会不会只是一针强心剂

年中报都已陆续发布。近日,看到有媒体感叹:“卖光阿里股票搞并购,还在转型泥潭中的苏宁易购如何继续扩张?”

这也正是首席体验观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暂且从苏宁易购这个案例来看一下,所谓的新零售到底是什么。

有个现象很多人都发现了,苏宁易购从C端(百姓)易购的初心,已经转而成了苏宁易购自身并购的“易购”了,首席体验观只想问一句:你们牢记初心和使命了吗?

复盘苏宁易购的买卖

重新复盘可以看到,从2014年开始,苏宁易购一直在做投资生意,而且,其投资收益远远超过主营业务,首席体验观做了一个统计,希望从这张表可以一目了然:

增收不增利的苏宁易购

苏宁易购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346.18亿元,同比增长21.63%;营业利润为13.09亿元,同比下降77.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9亿元,同比下降64.37%。

在今年上半年零售业整体增速下滑的宏观环境影响下,苏宁易购增收肯定来自于非主营业务,而上半年的各种买买买,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抄底行为,前提是已经到底了。

零售行业大洗牌才刚刚开始

目前看,零售业的洗牌可能才刚刚开始。

瑞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示,到2026年,美国大约有7.5万家线下门店将关门大吉;届时,网购销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将从现在的16%升至25%。

2018年美国零售业共宣布关闭门店5524家,较2017年创纪录的8139家下降了逾30%。根据普华永道和本地数据公司的研究,在英国500强商业街上2017年上半年开店净减少222家,平均起来2018年上半年每天有14家商店关门。

再看中国的零售业,进入到2019年后,沃尔玛大规模的关店,华润万家也进行了托管,

麦德龙、家乐福梅西百货、乐天玛特、玛莎百货、易买得等外资零售企业纷纷撤离中国市场。

再看国内品牌,因长期经营亏损且经过调整后仍扭亏无望,新华都宣布2019年又要一口气关闭19家门店,且有16家位于大本营——福建。

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14家超市上市公司共关闭1390家门店,平均一天关闭两家店。在所有零售业态中,2018年大卖场的业绩是垫底的。

新零售可能只是强心剂?

一说到零售行业关店潮,很多人就会提到新零售。“新零售”这个概念是马云2016年下半年提出来的,他提出“电子商务”将会成为传统的一个概念,未来会是线下、线上、物流结合的“新零售”模式。

反正无论新零售是什么,善于抢占新概念、习惯话语权圈地的各类人等,都在用自己的模式试图诠释新零售,不过,很少有人真正去用心研究零售行业的趋势,更没有人真正用心研究零售领域的真正金主——C端人群的真正需求。

为什么?因为,世界经济形势振荡下行的大环境下,C端消费群体的那点消费额度根本无法填满资本们欲望的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一个个实体卖场甚至大多数第三产业的服务业都已转为“准金融行业”了——抓住个概念和消费者需求就不断地开新店、为的是办会员卡融资,然后继续玩庞式击鼓传花金融游戏,直到资金链断裂而跑路。

零售业,早已不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打败实体店的问题了,而是资本打败实体企业的问题。

所以,从这点来看,苏宁易购从初心是让老百姓易购到如果让自己易购,也是顺应大形势的一种选择吧,无可厚非,毕竟,一家上市公司,要用业绩和利润为股东和股民负责,所以无论是投资还是经营零售店,只要合理合法经营,都不应过多苛责。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7A0942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