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中国首家网贷平台诞生,P2P网贷已在国内跌跌撞撞走过了12年,12年风雨飘摇。
在12周年之际,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互联网金融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1
中国第一家网贷平台的成立(2007.06)
2007年6月,中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主打的是做纯信息中介(纯信用无担保),标志着线上借贷平台正式落地中国。十年之后,拍拍贷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总市值40亿美元。
在拍拍贷之后,P2P开始在中国开始遍地生花。
2
余额宝诞生(2013年6月)
2013 年 6 月 ,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互联网基金产品——“余额宝”。
可以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真正意义上的“元年”。而此后P2P平台也迎来了爆发性增长。
3
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3月)
2014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将正式进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序列。
4
十部委联合发布互联网金融“基本法”(2015年7月)
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央行颁发的第一份互联网金融监管文件,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基本法”,明确从业机构应当建立第三方存管制度。
5
P2P网贷上市第一股(2015年12月)
2015年12月18日,宜信公司旗下在线P2P网贷平台宜人贷在纽交所敲钟上市,标志着中国P2P网贷行业IPO第一股诞生,也成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
6
四部委联合出台P2P网贷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8月)
2016年8月24日,原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P2P网贷行业首部业务规范政策正式面世。《暂行办法》除了界定网贷内涵、监管体制、业务规则等主要内容外,还划定了P2P网贷不得触碰的“13条红线”。
7
互金登记披露服务平台上线(2017年6月)
2017年6月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强化了网贷机构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网贷机构规范开展信息披露,依法合规经营。
8
网贷行业“1+3”制度体系正式形成(2017年8月)
2017年8月25日,原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自此,P2P网贷行业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规政策悉数落地。该信披指引与2016年8月24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共同组成网贷行业“1+3”(一个办法三个指引)制度体系。
9
“现金贷”整治开启(2017年12月)
2017年12月1日,国家互金专项整治办、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办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141”号文),将现金贷业务纳入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范畴,统筹开展对现金贷业务的规范整顿工作。“141”号文的发布标志着监管对现金贷业务的整治拉开大幕,对其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P2P老赖信息纳入征信(2018年10月)
2018年10月,据人民银行透露,首批P2P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信息已被纳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的系统,有助于对于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在授信方面给予制裁,形成有效的失信惩戒。
11
首提网贷“监管试点”(2019年7月)
2019年7月,据媒体报道,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了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全面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形势,首提在2019年四季度进行“监管试点”,专项整治工作按照“成熟一家、纳入一家”的原则,将整改基本合格机构纳入监管试点。
网贷行业已经艰难地走过了12年,希望伴随着不合规业务的逐步出清,网贷行业终能迎来稳定运行的明天。
素材来源:网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