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佬风向标:任正非:我专心做通信很不幸,通信行业太难门槛太高

华为创始人 任正非

8月26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任正非全球媒体采访纪要。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回答BBC提问“我们看到现在华为非常成功?华为为什么能成功?”时表示,华为创业时没有电话的,那时打电话用摇把子来摇电话。那时起步做一些适合农村卖的很简单的设备,没有把赚来的钱消费,赚来的钱用于投资,投出去,把设备从那么小做到那么大。正好中国大规模需要发展产业时,我们这些落后设备还能卖出去。

任正非还表示,一个人如果专心只做一件事是一定会成功的,当然那时我是专心致志做通信的,如果专心致志养猪呢?我可能是养猪的状元;专心致志磨豆腐呢?我可能也是豆腐大王。不幸的是,我专心致志做了通信,通信这个行业太艰难、门槛太高。

任正非在采访中还谈到爱立信CEO的一个疑问:“中国这么差的条件下,你怎么敢迈门槛这么高的产业?”,我说:“我不知道这个产业门槛很高,就走进来了,走进来以后,我就退不出去了,退出去我一分钱都没有了,两万多块钱都花光了,退出去我就只有做乞丐了。”所以我们勇敢继续往前走,一步步往前走。

#网友评论:我们少赚一点,供应商也少赚一点,甚至有的供应商最后会亏#

百度创始人兼CEO 李彦宏

8月26日,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在2019重庆智博会演讲时表示,中国论文数发表很多、专利申请量很多,但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框架还有差距。比如百度的PaddlePaddle还不如谷歌的TensorFlow。“所以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而是讲究扎扎实实推进和落实。”

李彦宏表示,开源在整个人工智能发展当中是非常重要,但开源并不表明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是我们自主的、可控的,很多开源的东西还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此外,在会上,李彦宏还谈到近几年大热的人工智能。李彦宏表示,今天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而是要讲究如何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落地。“我们要做的就是扎实地去推进人工智能在各个产业领域的渗透,帮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提升效率,提升人们的感受。”

#网友评论:你就说什么地方比google强吧?#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 雷军

8月26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称,在过去两年里,小米投资了12家智能制造和半导体芯片产业,在过去的两个月已经有3家在科创板上市。

在当日重庆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雷军表示,小米今年年初把AIOT列为了跟手机同等重要的战略,并启动了手机和AIOT的双引擎战略,承诺在未来五年时间里投入100亿人民币在AIOT领域。

关于AIOT业务表现,雷军介绍称,小米的AIOT领域除了手机作为核心引擎以外,还有电视、笔记本、智能音箱、路由器和及其丰富的智能硬件生态链。这块业务上半年的收入达到270亿元,同比增长49%。

#网友评论:都是说几年前就开始……?怎么证明啊?#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

8月26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2019智博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联想在5G领域做了多年投资,到目前为止已经申请的5G专利数已经超过500件,并在行业率先发布了5GPC、5G手机,同时组建了5G网络和方案解决业务。

此外,杨元庆还在会上表示,今天下午将和重庆市政府签约,投资建设5G云网研发基地,包括应用、交互以及展示中心,国家级的实验室,它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立5G智能设备制造基地,未来五年的累计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人民币。

#网友评论:关键要看质量跟含金量#

FF创始人 贾跃亭

8月26日,据澎湃新闻援引FF内部人士消息称,FF创始人贾跃亭或将推出合伙人制度,把公司的顶层治理权交给“合伙人委员会”。同时,贾跃亭将设立个人还债信托基金,来偿还国内债务。

据FF内部人士透露, 合伙人制度早在去年底就开始规划,目前,顶层治理架构和管理模型已经接近完成,不出意外将会在近期宣布并执行。贾跃亭还计划将剩下的FF部分股权成立个人还债信托基金,以此作为国内债务偿还基金。这也意味着,贾跃亭将通过其个人持有的FF上市后的股权收益来偿还剩余债务。

贾跃亭表示,如果FF成功上市后,还债信托基金足够偿还国内债务,只剩余少部分股权归他所有,否则将不再拥有FF的任何股权。

#网友评论:车造出来没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6A0JVM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