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央行金融科技规划对巨头们会有哪些影响?

关注Fintech见闻,关注金融科技前沿

金融科技领域首个顶层设计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正式落地,对手持金融牌照又强调科技属性的金融科技巨头有哪些影响,成为了业界的一大关注点。

在分析人士看来,从央行披露的规划可以窥探出,对于巨型的金融科技集团,既要限制,也要扶持。

强化科技属性

8月22日,央行披露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此次三年《规划》在发展目标中提到,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市场主体。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一重任不仅可能落在持牌系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身上,也将有很大可能落在目前现有的包括BATJ等金融科技巨头身上。

近年来,在金融强监管的背景下,从“互联网金融”到“强化科技属性”,从宣称“不做金融”到“更名”体现公司定位,金融科技巨头所谓的“去金融化”行动一度引发市场猜测。

但目前来看,巨头们布局金融的步伐从未放慢。最新消息是,今年5月16日,度小满金融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哈银消费金融30%的股份,成为BATJ中率先完成消费金融牌照布局的互联网巨头。

实际上,只要涉及到金融业务,金融牌照便是必需品,在某种程度上,金融业务之于互联网巨头而言,更像是一块“试验田”,有了实际运营金融业务的经验,反而成为它们的优势,有自有场景去沉淀技术,才能更好地向外开放,提供服务。

在实践中,也有巨头公司在金融科技生态圈中确立了差异化的定位。比如目前,苏宁金融已单独成立苏宁金融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构建和对外输出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小米金融主要提供实体产融金融服务,围绕集团生态链开展。

正是因为早早厘清了自身定位,意识到科技属性和科技能力之于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大力布局,在巨头公司营业收入中,金融科技业务成绩也越发突出。比如, 腾讯2019年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为229亿元,同比增长37%。

技术输出模式转变

在建设金融科技生态圈的过程中,技术开放与共建成为金融科技巨头发展的关键词。

《规划》提出,要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将金融业务整合解构和模块封装,支持合作方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自行组合与应用,借助各行业优质渠道资源打造新型商业范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分析人士指出,开放API和SDK,是国内开放银行实践的典型模式。着力构建开放银行是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突破升级瓶颈的重要手段,未来金融科技与银行的合作不应该局限于流量和产品维度,而应该把目光聚焦在生态共建上。

在为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服务方面,京东数科探索并提出了“组件化”的理念,将“一朵云+三大中台+开放平台”的服务灵活解耦,通过模块化的输出方式,让银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将技术服务柔性组合,实现“自主可控”的技术应用。

京东数字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数字科技公司,京东数科的金融科技业务一定要与金融机构去共建,而不是向金融机构简单输出技术或互联网流量。

不可置否,从概念到具体应用,开放已然成为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必由路径,而随着具体产品的落地,打造开放平台的价值日益凸显,技术开放也为金融业带来了更多想象力。

比如,蚂蚁金服旗下的财富号,相当于蚂蚁财富给基金公司提供了一个在支付宝端内的自运营阵地,基金公司在财富号内提供专业的理财产品、以内容为载体的理财教育、理财进阶等服务,财富号及其背后的AI能力则帮助这些专业产品和优质服务精准匹配海量用户。

财富号上线两年多,吸引了80家基金公司入驻。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入驻机构交易用户数增长了70%、定投用户数增长170%。入驻机构的平均交易金额是同期未入驻机构的62倍,资产管理规模前者是后者的68倍。

警惕“赢者通吃”

在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扶持力度的同时也需注意,创新的背后往往与风险相伴随。《规划》明确,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那么,既然是金融创新,必然要受金融监管。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曾表示,要警惕Bigtech“赢者通吃”可能带来的垄断问题,这不仅会妨碍市场竞争,还会给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

日前,《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下发,主要聚焦金融控股集团的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这也为金融科技巨头发展金融业务拉起一道闸门。手持金融牌照,又强调科技属性,在这场监管博弈之下,金融科技巨头未来发展该往哪走?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孙扬提出了未来金融科技巨头发展的两个定位:其一是做生态连接器,传统金融机构能够通过金融科技巨头连接互联网巨大的流量,获得更多生态角色;

其二是通过金融科技“使能”金融业务,促进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发展,“使能”要求从前端到后端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服务持续促进其服务业务。

那么,在金融科技巨头发展之路上还会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市场竞争格局将何去何从?

孙扬指出,现在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只是卖产品,金融机构很难将买到的“碎片”产品聚合起来形成对业务的合力,未来就需要金融科技巨头提供如咨询、整体解决方案的合作,真正对机构业务发展贡献价值,让机构获得利息收入、营业收入和用户生态增长。

金融科技公司在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时,还需考虑其业务发展实际情况,不能直接建设一整套非常完整的体系,而应根据其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初级到高级,构建一个循序渐进的金融科技体系。

“未来金融科技公司将成为一个系统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而不是单一产品的提供者。未来金融科技产品将更多来自于有实际业务运营经验的金融科技巨头那里,而不是专门开发金融科技产品的厂商。”孙扬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金融科技竞争逐渐走向深水区,一些金融机构由原本积极与互联网巨头合作转变为大力发展自主研究金融科技,这也势必对金融科技企业形成压力。

本次《规划》提到,要依法合规探索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创新模式。而近两年来,建信金科、工银科技、中银金科等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密集设立,它们也许将成为目前互联网系金融科技巨头们的重点竞争对像。

孙扬指出,传统金融机构诞生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实力强大,并且非常理解机构痛点,知道该如何为机构交付、配合其上线金融科技产品和业务。虽然金融科技巨头有非常高大上的产品、算法、系统,但是“阳春白雪”不一定适配“下里巴人”,一定需要深刻理解传统金融机构的痛点。

未来,金融科技格局竞争一定是多巨头的,将在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与金融科技巨头、新兴互金机构之间形成竞争和平衡。

来源:北京商报

关注Fintech见闻,关注金融科技前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8A0DTMU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