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百度、小米、腾讯在汉设基地,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冲刺百亿总产值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正在冲刺百亿总产值。

人工智能大佬纷纷布局武汉

武汉成行业重镇

记者在现场看到,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吸引了华为、腾讯、阿里巴巴、IBM、ABB等国内外知名人工智能巨头。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盛会,吸引了不少武汉人工智能企业参展观摩。

记者交流了解到,武汉目前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重镇,行业巨头纷纷在汉设立基地,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上个月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百度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上表示,在汽车、金融、芯片制造、人才培育等多领域加速落地,武汉将成为产业智能化重要一环。百度云智学院在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成立,百度旗下的阿波龙、新石器等型号的无人驾驶泊车将进行示范运营。

腾讯科技武汉研发中心负责人则表示,武汉中心成为整个腾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后援,提供底层研发支撑,重点布局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文字识别,并探索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软件。

小米武汉总部效果图

小米在与武汉大学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后,在武汉新建的总部大楼将于10月份竣工。据介绍,小米武汉总部定位为“超大研发总部”,为小米人工智能第二中心,计划10年内达到万人规模。据悉,目前小米在武汉已经开展的人工智能业务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的基础云计算、大数据支持,视觉、语音、NLP、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还有基于AIoT的智能家居、智能硬件接入,金山则包括金山软件的智能写作、金山云的智慧医疗等。

人工智能产业链形成

武汉新崛起百亿产业

人工智能企业快速向武汉聚集,看重武汉的市场、科研、人才,以及政策优势。

北美人工智能巨头梅克劳德今年在汉落户大中华区研发总部及监控中心,建立先期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梅克劳德大中华区总裁赵言说,公司是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运用到清洁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所以选中武汉,主要是看中了武汉在智能制造、节能减排和生态化改造方面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政府对相关产业的高度重视。此外,作为一家高科技及新兴技术企业,需要大量科技型人才,科技创新实力强大的武汉是最佳选择之一。赵言说:“我们也考察过北京,同样是高校云集,但武汉的工科优势更显突出,加上人力等各方面成本的考虑,会更契合公司需求。”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今年年初就把发展加强人工智能等领域战略布局作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还把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数字经济,作为武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推进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东湖高新区

记者了解到,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等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光谷出台了全国首个区域性《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初步形成了以小米科技、科大讯飞等企业为核心的人工产业集群的产业集群。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启动区今年正式交付使用,多家人工智能领域领军及科创企业入驻、揭牌。

武汉市经信局表示,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开始成形,已初步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领域培育或引进了国内的领先企业,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驾驶等领城也开展了深入的应用推广。

市经信局介绍,截至去年,我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0家,企业研发人员超过3000名,预计2020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力争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区。

专家企业建议武汉多管齐下促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深圳计划在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杭州计划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记者与武汉人工智能企业交流时发现,多数企业认为武汉人工智能产业需要加把力,因为上海、深圳、重庆、杭州等城市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上海汇聚了上千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包揽了全国三分之一人工智能人才,相关产业规模已超700亿元。在此时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明确表示,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深圳则占据人工智能技术领先优势,是国内人工智能专利贡献最多的城市。深圳今年出台了人工智能5年发展计划,计划到2023年,培育20家以上龙头企业,打造10个重点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刚开完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重庆,将人工智能赋能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智能制造”。2018年智能化类项目投资达1000多亿元,今年上半年重庆智能产业也实现销售收入32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9%。

杭州计划到2023年培育3-5家十亿级、1-2家百亿级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培育或引进人工智能创新型中小企业300家左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为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魏建国建议武汉制订规划确定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的若干发展领域和重点方向。充分利用毕业大学生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薪资、岗位、安居等方面环境,留住智能产业及相关领域技术人才,加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性人才引进。

魏建国认为科技金融和龙头企业对于推动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作用非常关键。他建议鼓励银行金融机构针对智能行业融资产品,构建传统与新型融资方式相结合的融资服务体系;鼓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基金投向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补偿政策。魏建国建议通过税收、智能技术项目补助奖励和经费投入等优惠政策,重点支持效益高、成长性好的企业研发智能技术,在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给经费莫不如给机会,建议政府多推动企业的场景落地。”武汉一家人工智能领军企业负责人说,人工智能产业涉及面很广,目前人工智能产业链重心开始向底层硬件迁移。可根据武汉教育、产业的特点制定重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向,根据这个方向,引导相关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聚集。

一起来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重卡在高速公路上实现无人驾驶

8月26日,在武汉至上海的高速公路上,2辆德邦快递长10多米、载重40吨的一汽解放重卡快递物流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实现网联编队自动驾驶。让人惊奇的是,重卡主驾驶座位上空无一人,司机坐在副驾驶上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监控车辆运行。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重卡可实现跟车起步、自主超车、转弯、紧急停车等功能,整个行驶过程安全、流畅且平稳。

今年6月,德邦快递与武汉环宇智行科技合作,在武汉至上海的长途快递线路试运营L4级别重卡自动驾驶技术。据悉,这是重卡自动驾驶技术首次在国内长途物流行业的商业应用。

“重卡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自动驾驶,得益于安装了我们的‘智慧大脑’。”武汉环宇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介绍,重卡搭载了环宇智行第4代泰坦自动驾驶控制器,体积只有一本书大,集成了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定位、计算、交换、存储等多种功能,连接上相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再配合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雅典娜自动驾驶软件,即可实现车道线识别及车辆、行人识别和避障、一键招车、自主泊车,以及编队行驶等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

视觉引导机器人抓取卸货

2018年12月24日,光谷武汉未来科技城,一座24小时智能机器人零售店试营业。“店长”是个机器人,它既是分拣员,又是售货员,顾客在窗口通过扫码付款,机器人会准确的将购买物品放在取货口。图为无人超市内机器人“店长”有条不紊地分拣和取货。记者高勇摄

3层楼高的立体仓库里,没有一名工作人员,存放的上万个药品品种都由机械手迅速分拣、出入库,在九州通武汉东西湖物流基地的一角,3指或4指的库柏特机器人正在拆垛。

这家知名企业正在打造更智能化、机械化的下一代仓库,逐步缩减拆零、打包、复核等环节的人工,而人工智能企业库柏特的视觉引导机器人,能结合3D视觉、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根据视觉引导完成贵重药品的抓取卸货,同时还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减少劳动力。该机器人已用于九州通、国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的仓库。

库柏特联合创始人李淼介绍,目前在物流、食品、医药、3C等领域都有应用场景,“我们刚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亮相的双臂协作机器人,小到能玩魔方,大到能针对教育行业开展科研实训教育和机器人大赛”。

人脸识别进入武汉高校

2018年11月14日,旷视洞鉴人像识别系统在第十五届光博会上亮相受到围观。记者高勇摄 下月各高校陆续进入开学季,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将迎来全新的校园管理系统。该校与武汉一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智慧教育项目已在校园内无声地“服役”:暑假期间,大量面部数据已被采集录入,师生入校即开启人脸识别系统,人脸比对准确率经验证可达99%;进入该校西四公寓同样要刷脸,可让“火眼金睛”的宿管员歇口气,未来或将有效防范校园偷盗事件。

去年,这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在东湖高新区设立其在全国最大、华中唯一的人工智能工程院,主要从事安防、智能楼宇、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机器视觉、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相关技术的产品化工作。许多场景应用就在武汉,如包括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内,这家正在武汉高校内探索校园安防系统、宿舍管理系统、门禁通行系统、智能考勤系统等场景,争取打造“无卡校园”、刷脸就行。

2019年6月27日,光谷佛祖岭社区B区每个门栋用上智能化门禁系统,具有人脸识别和远程手机开门功能,图为居民辜发祥在用手机进行远程开门。记者高勇摄

虚拟主持人可模仿任何人说话

图片来源:人民网

“今天是2019年8月29日,星期四,广电智播报虚拟播报员为您播报!”由科大讯飞与武汉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的AI虚拟主播每天准时到岗,智能播报国内外的热点事件,与以前的机器人主持人不同,这个“仿真度”极高,连嘴型都对得上,面部表情和姿态动作都十分自然。

科大讯飞语音技术在该领域最著名的案例是“小白”,据介绍,科大讯飞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手创造的AI记者助理“小白”,声音采样来自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不仅可以总结大会热点资讯,还能说会道,连白岩松本人都忍不住调侃:“请问你上岗有记者证吗?”

科大讯飞介绍,这种语音合成技术只需要1分钟的声音样本,就可以模仿任何人说话,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高还原度的“智能声音”,其背后的技术离不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据了解,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机器翻译、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做了技术融合,其多语种AI虚拟主播,能实现中、英、日、韩、俄、西、法7国语言,以及维吾尔语、藏语2种民族语言同时进行直播。(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马振华 李佳 康鹏 黄莹 张智 通讯员周丹)

来源 | 长江日报融媒体

编辑 | 夏俊俊

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30A0PBL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