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AI是否将替代艺术家?其实二者可以“共生”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人隐隐有些不安,未来,我们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奴役?曾经以为艺术这个领域是人工智能无法攻破的,但这两年AI作画的新闻让我们不寒而栗。最近,一个展览也许会让我们稍加安心,科技与艺术其实可以“共生”。

1月11日,一场由11位中外新锐艺术家作品组成的“科技向善·共生”艺术展,在腾讯北京总部大楼举行。

▌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由腾讯研究院、腾讯北京总部联合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100、中英文创共同策划,邀请11位中外新锐艺术家以带有科技与艺术双重基因的作品,通过新媒体、装置、油画、纸本水墨等艺术形式,为观众提供一个更加多元的视角,感知科技给世界带来的新变化,引发观众思考人们如何与科技“共生”,在这种美好、向善的人文愿景及价值追求中,描绘和探索新的未来图景。

▌共生,为科技带来温度与诗意

本次“科技向善·共生”艺术展,通过互联、再生、回归三个章节的作品展陈,感知科技与生命、伦理、价值的关联,从表象世界的可视、可触、可变,切入表象深处探讨背后的意义,指向文明的传承和科技的向善。本次展览线上版已在腾讯“博物官”小程序上线,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语音导览、作者解读等丰富内容,还可以在线上通过评论来进行互动。

▌共生艺术展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在开幕式致辞

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新的时代应该有其相对应的新的艺术形式,这个项目很好地展示了腾讯作为领先的科技与文化企业对新锐艺术的关注与互动,艺术与科技如何从跨界走向深度融合,这次科技与艺术的碰撞一定能够绽放不一样的火花。

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清华大学特约研究员李挺伟也表示:人类已经走入人机共生的时代,如何平衡好科技与自然、人文、伦理的关系,让科技为实现人类整体的福祉向善前行,是我们共同的命题,而通过艺术语言阐述这一命题则具有更深入的思考空间,还可能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机和谐共处的画面,即未来“共生主义”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开幕式致辞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科技和文化是腾讯的两个重要方向,从这次展览的作品也可以看出,在达成人和科技的更好互动的愿景上,艺术家的观察和思考,可以给科技行业从业者带来更多启发和借鉴,科技行业从业者也可以把艺术家的很多创意转化成落地的产品。司晓认为,在当下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科技的理性和艺术的人文结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从“人本的角度”、从更底层的维度去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腾讯北京总部总经理刘勇表示:这场展览是我们推进“科技和文化”结合的很好实践。除了在线下看到实体展,我们还在腾讯主打文化、艺术的小程序“博物官”上推出了线上展览,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用户看到年轻艺术家们围绕“科技向善”所做的思考和创造。刘勇表示,腾讯北京总部未来也希望能连接更多的艺术家、文化机构来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促进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对话,艺术让科技更有温度,科技让艺术更为精彩。

▌共生艺术展学术顾问、“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在开幕式致辞

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表示:新世代,艺术与科技互融互通,艺术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可转变为科技发展的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亦促进艺术向更深层次延展,在彼此交融中才能找到恰当的位置、共生共赢。“青年艺术100”聚集了国内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

▌共生艺术展策展人耿琨为观展嘉宾做导览

策展人耿琨表示,科技带来新技术和新的表达媒介,拓宽了艺术的观念和表达边界,艺术家们以多维度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共生”这一主题的理解,在作品和观者的“互动”方面做了更多延伸和探索,用科技创造出更有温度的体验,加入了更多“隐形”和“诗意”的表达方式。

这是腾讯研究院第二次举办科技向善艺术展,在2018年举办的第一次科技向善论坛上,即配合大会主题同步举行了科技向善“觉·物”艺术展,用艺术化方式探索信息技术深度介入日常生活后的科技伦理。

▌互联、再生、回归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与科技的连接愈发紧密。在本次展览的“互联”章节中,胡帅的作品《万物互联》构建了一个环形结构的连锁反应,探寻网络连接下生物、机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陈欣的作品《侵蚀谷》、法国艺术家大拿的作品《休息中》,用光影技术和传统油画分别讲述了物和人在数据化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改变,而韩雨晴的作品《不食烟火》,则在荒诞的想象中反思对智能社会的向往。

▌胡帅《万物互联》

▌陈欣《侵蚀谷》

▌大拿《休息中》

▌韩雨晴《不食烟火》

在科技生活的急遽变化中,人们是否需要新的生存方式?在本次展览的“再生”章节中,毕振宇的作品《罗夏》模拟了造化的产生及发展,提问再生的生命是否能产生新的自我意识,邱宇的作品《机器控制的眼睛看到镜子中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和侯振龙的《离线模式》,通过影像装置的混合媒介结合机器人、智能装备,以艺术手法探索回应这一问题。刘桂羽的作品《身体书写》中创作者借助智能可穿戴设备,用身体演示关于诗的创作,从诗意化的人体数据中看到人文之光的闪现。

▌毕振宇《罗夏》

▌邱宇《机器控制的眼睛看到镜子中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

▌侯振龙《离线模式》

▌刘桂羽《身体书写》

科技帮助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但哪些才是人类情感与心灵真正的需求?在本次展览的第三章节“回归”中,凌海鹏的作品《格律》以传统界画的技巧,从模型构建与计算的新视界阐释跟传统有关的问题,吴博的作品《Alienation-X》用废旧材料尝试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和自然仪式,曾晨的作品《初心》特是对于人文引领科技展开的艺术臆想和期许。

▌凌海鹏《格律》

▌吴博《Alienation-X》

▌曾晨《初心》

▌迈出“千里之行”第一步

▌共生艺术展策展人、中英文创岳大伟在开幕式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英文创的岳大伟表示,互联网科技领域面临着安全、普惠、平等、健康等世界性问题,“共生”是艺术家们在中国语境下给出的一种中国式回答,期待这个展览能够引发更多“共鸣”,探寻社会的“共识”,形成对科技问题的有效解决之道。“科技+艺术”本身就是当今文创领域的重要方式,这些成果也会助力文化科技产品走出去,更好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在本次“共生”艺术展举办的同时,腾讯研究院举办“科技向善2010·千里之行”年度论坛,邀请科技界、财经界、学术界、新闻界的多位中外专家与嘉宾,探讨如何与科技和平相处、数字世界的儿童保护、科技公司如何实现向善等多个议题。本次大会还发布《科技向善白皮书2020》等成果。从2018年开始,腾讯研究院持续举办的“科技向善·过载”与“科技向善·刷新”两届论坛,在众多科技企业、研究机构等社会各方的关注和参与下,已成为推动解决互联网科技领域前沿问题重要对话平台。

▌对谈:科技与艺术何以共生?

《收藏》:腾讯研究院是研究互联网产业的,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影像新媒体艺术展?

司晓:我们最早做这样一个科技向善艺术展,是在2018年,当时我们举办了第一届科技向善论坛。围绕科技向善做这样一个艺术展,还是希望通过科技和艺术的碰撞,探索人和科技互动的更好的方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倡导的科技向善和艺术家对人与科技关系的思考有很多共同之处。通过这样的一个对话和交流,一方面希望能给科技从业者更多交流、对话的机会,最终把这些跨界碰撞出来的好创意,应用到产品中去,更好服务用户;另一方面,也希望在这种跨界交流与对话中,激发艺术家新的灵感。

《收藏》:腾讯以前与艺术是否有交集?开始布局艺术了吗?是否有后续的赞助计划?

司晓:在“科技+文化”方面,腾讯之前已经做了很多探索,包括和一些传统文化艺术机构的合作,用我们的科技和产品能力帮助传统文化和艺术进行创新表达和创造性转化。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未来会有非常广阔的空间,我们也希望以这次展览为起点,在促进科技与艺术融合、推动科技向善上,和各位艺术家一起做更多探索。

《收藏》:在“科技向善”的愿景之下,您认为科技在艺术领域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艺术对科技又有什么作用?

司晓: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首先是科技可以促进艺术的表达,让艺术家有更丰富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思考,像现在的很多互动性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科技的因素;其次,科技可以帮助艺术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变成行动,把艺术家从艺术的创作者,拓展到科技的发明者中来。但不管科技怎样变化,科技更多的还是要服务于人,服务于艺术家。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艺术家和科技行业有很多可以结合的地方。艺术家的观察和思考可以给科技行业从业者带来更多启发和借鉴。科技的理性和艺术的人文结合,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挑战的时候,能够更好的从“人本的角度”、从更底层的维度去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收藏》:在您看来,本次展览与《觉·物》有何不同?

赵力:前两年腾讯在做《觉·物》展的时候,感觉腾讯是在做大的文化概念,尝试将艺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当时的艺术与科技还是一种并存关系,而这次展览,艺术与科技已经变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二者的边界是模糊的,是被打破的。这个展览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收藏》:如何评价这次参展的作品?

赵力:很喜欢这次选的艺术家作品,既有科技的逻辑,又有艺术的逻辑。最重要的是,还存在底层逻辑,即人的逻辑,人的感情,人对艺术、科技、社会、自身等的看法,这些非常重要。现在艺术家比拼的是深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而不是技术问题。

《收藏》: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时候,容易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科技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

赵力:如果艺术家只是掌握了一些智能工具,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同时具备几种逻辑:技术逻辑、审美逻辑、创新逻辑,并且几种逻辑共同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文化逻辑。在真正的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中,科技不仅只是一种工具手段,而是与艺术家高度融合的。艺术家必须围绕创新进行学习,否则无法战胜人工智能。对艺术家来说,不创新,就死亡。科学家的思考如何与艺术家的思考结合,这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本期《收藏》微信责编 王金坪

微信运营合作请发消息至公众号

sczz029

创刊于1993年

一册在手,把握收藏

微信名:收藏杂志

微信ID:sczz029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116A0HO8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