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网友留言注销难,工信部回应:运营者必须提供该服务

借手机麦克风监听用户隐私?

今日头条回应用户质疑,称没有这么厉害的技术

今日头条 APP能用手机麦克风监听用户说话,据此推送相关文章或广告?有关说法近日在网上热传,网友纷纷表示“细思恐极”。1月4日,今日头条发布声明否认相关质疑,并声称“远达不到通过麦克风去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

网友:元旦去摘草莓,第二天就收到了草莓推送

看电视剧、跟同事聊天、与家人出游……据网友说法,疑似监听的情况在各种场景下都出现过。“今日头条那个我老婆经历过,元旦去摘草莓,然后头条第二天就给推荐了草莓的文章。。确定没在今日头条搜索过草莓的相关的词汇,也没点击过类似的文章,第二天就突然出现在了 feed 流里。老婆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近日,网友“互联网路人”发表了这样一条微博,引来诸多共鸣。

隐私护卫队发现,早在2016年2月,就有网友在知乎提出疑问。该网友打比方说,聊天中说过电饭煲,第二天就会在今日头上看见电饭煲;谈起怎么治打嗝,今日头条就出现打嗝的内容。种种现象,让网友“细想就害怕”。

还有网友说,自己在家用电视盒子看了一部多年前的老电影,看完与老公微信视频分享电影情节,没想到到了第二天,两人的今日头条首页都出现了与这部电影有关的推荐。

按照网友的说法,被精准推送的内容,他们只在聊天中谈到过,却从来没有在手机上检索过。如果情况确实如此,似乎只留下一个可能性:聊天内容被监听了。

麦克风监听+关键词抽取?技术专家各执一词

隐私护卫队在官网下载了今日头条6.5.3安卓版本(更新时间为2018年1月1日),对其分析后发现,今日头条共申请了39项权限,其中确实包括使用麦克风的录音权限。但是, 一款手机 APP真的能在后台默默录音,再根据录音内容进行精准推送吗?

清华大学-得意音通声纹处理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徐明星认为,从技术上讲,手机APP完全能私自录制用户日常语音。 APP把语音数据传给语音识别引擎,语音数据就可以被记录和保存。至于语音内容识别,即使计算机水平不够,也完全可以人工进行。传统的呼叫中心就是完全依靠人工来完成的语音交互应用。

徐明星说,如果APP有广告推送的需求,它的推送无须100%满足用户需要,所以用不着把语音内容100%地识别出来。以目前的自动语音识别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关键词抽取和广告推送的需求。经过一些文本自然语言理解的技术,APP就能掌握用户的个人喜好,从而推送相应的广告。

但也有专业人士认为,从语音监听到内容识别,再到广告推送,是颇有难度的。一位android安全工程师告诉隐私护卫队,Android 6.0以上系统需要用户手动授权,否则APP无法获取录音权限,也就无法在后台偷偷录音。就算APP能够录音,也会占用手机大量功耗,手机会因此迅速减少电量,这很难不被用户发现。

今日头条:从技术上看,我们达不到这个水平

1月4日下午,今日头条在官方头条号发布“致广大用户关于授权今日头条使用手机麦克风的说明”:

1、用户使用今日头条(包括今日头条旗下产品)录制小视频记录生活时,需要使用到手机麦克风。但除非用户明确点击授权,否则,无论在何种手机机型上,今日头条旗下产品都无法取得用户的麦克风权限,无法收到用户的任何语音信号。用户可在手机设置“隐私—麦克风”中查看。

2、部分用户担心麦克风泄露自己隐私,是社会隐私意识提升的表现。今日头条用户信息的积累,完全是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用户在今日头条上的点击等数据行为所产生的。

3、从技术上看,目前声音信息的处理,也远达不到通过麦克风去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今日头条也绝对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隐私数据。

对于这份说明,网友的反应不一。评论区内,有人表态支持今日头条,也有人继续疑问:“那为什么我平时说话提起到的东西,没过多久头条就会推送相关的内容?”

隐私护卫队在此提醒广大网友,安装手机 APP 时仔细浏览权限列表,对于拍照、录音、读取通讯录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权限,可设置为“使用时提醒”。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需立即到系统中关闭相应授权。

网友反映 APP注销难

工信部强调网络运营者必须提供注销服务

你是否遇到过 APP 注销难的问题?近日,有网友将自己的这一苦恼反映到中国政府网的“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并得到了工信部的回应。

来自北京的网友蔡杰说,现在的商家往往大力推广自己的手机APP,很多用户注册后才发现几乎用不到或是不想用。用户希望注销账户,清除某些注册信息,却发现不能注销。

“账户永久保存在不需要的APP里,十分担心以后个人用户资料遭泄露,尤其是那些需要实名制、电话验证、邮箱验证的APP。希望对此有所规定,让所有用户都能注销自己的账户,清除各种APP里面的个人资料。”蔡杰说。

对此,工信部回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4号)的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用户终止使用服务后,为用户提供注销账号的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4号)第九款第四款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账号的服务。”

2017年10月11日,南都记者曾实测了12个公众常用的手机app应用程序,结果发现QQ、ofo共享单车、爱奇艺、携程、饿了么、花椒等7个手机app应用程序页面都没有设置注销选项,当记者询问客服为什么不能注销,有的答复称“不会泄露个人信息”,具体原因则没有回应,有的则回复“90天内不登录号码就会被收回”,言下之意不登录不使用就“完成”了注销。

而另一些支持用户注销的app应用程序,其注销选项却不容易被普通用户找到,且注销程序非常复杂,有的还必须需要提供有效证件信息,同时满足多个注销条件,而这些信息在注册时并没有要求提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6G0CT7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