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没有YouTube的网民不伤心

简单聊点观点,不做完整论证。关于下面提到的问题,欢迎感兴趣的部分直接评论区留言交流,具体展开讨论。

YouTube好用,一部分是因为内容供给本身足够丰富且长尾,另一部分是因为去训练算法的用户本身也有足够的规模和多样性。

也就是对于更广泛的用户来说,YouTube这种双边规模都足够大的平台上,的确有人或机构在上传我喜欢和需要的内容,我也的确能得到我需要的推荐,即使内容和我都极其小众。

之所以这样的一个原因是,机器的推荐算法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我也不理解内容本身,算法推荐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推荐的决策因子其实要依靠这个平台上与自己相似的其他人的选择。

所以哪怕我自己本身是极其小众的人群,在创造的或者需要的是极其小众的内容,在YouTube这样的平台上的确会有更大概率出现和我真正相似的人和选择,这意味着我就不是必须接受大众主流或流行的算法偏好、被迫去创造或消费很火但实际我的主观价值可能很低的内容。

这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对于更广泛多样的YouTube用户来说,接收到的内容的主观相对价值可以更高,这样的平台也值得自己长期使用和信赖、并持续训练自己账号的推荐算法以使其更符合自己的偏好和需求。而不是使用后觉得虽然很沉迷,但并不认同这种沉迷的长期价值,进而放弃了对这一平台用户的身份认同。

这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YouTube上相应推荐的广告可以更精准,能更真实满足用户的潜在需要。事实上创作者、用户、广告投放方和平台方,他们都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无谓的套利空间,系统运转的社会长期真实效率事实上更高。

所以或许可以说,中文P/UGC视频平台大部分成也娱乐、局限也在娱乐,这不是算法本身不能做到更先进或者平台们不想更普世更长尾,而是平台上用户需求和内容供给各自的均值和浮动空间就局限在那,再加上平台间割据用户圈层的市场竞争格局,这种生态的局限其实决定了这部分内容市场整体的发育状态。

再算上平台和从业者合谋依赖各种流量分配的代理阶层和行业神秘力量,在整体短周期的商业投机惯性和各种暴力流量转化套利潮流下,P/UGC视频内容越下沉投机越有钱赚,越较真不作恶越难出头。

在这种环境里虽然有少数能保持一定原则和标准的创作者可以独善其身,但他们作为先锋和榜样,背后其实都需要有足够的资本杠杆和机缘来支撑。他们并不普遍,既需要极强的创作以外的能力,也得是少数难得的幸运儿。

所以,在出现一个带有一定垄断色彩的YouTube之前,中文世界也就不会真正普遍大量地出现那些像在YouTube上一样,同时拥有真正创造力、责任感和广泛影响力的各种独立“creator/创作者”,相应的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也就必然依旧野蛮草莽、魔幻嚣张。

说到底,这可能还是一个基础设施限制上层创造的问题。

而又是什么限制了基础设施呢?

除了社会发展问题、人口学问题、制度环境等问题,是否也有中文互联网玩家们的现实主义路径偏好问题?

在太平洋西岸这片土地上,硅谷的技术理想似乎永远没有资本和经营者的三十六计更让人身体诚实。

去看看YouTube的后台给创作者提供的能力以及平台整体的技术标准,对比一下不难发现,多少本该交由人工智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文P/UGC内容平台们事实上一直是普遍在依赖人工运营堆砌的智能在解决。这有现实的难题局限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但是,也真的很难说它不是向粗暴而短视的现实主义路径轻易妥协的结果。

最后的问题是:中国未来会有一个YouTube吗?

有的话,鹿最终是死在了谁的手里?

没有的话,下届网民是否依然愿意听指鹿为马的故事?

Ps. 天都热了,乐队的夏天什么时候开播啊?

[PREVIOUSLY]

我是望山

关心科技、媒体和人的生活

欢迎

关注·星标·在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608A0N93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