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网络阅读有害深度思考

温哥华英文教练,致力于地道英文表达

最近在重温一篇旧文 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 这篇文章是在2008年写的,那个时候,iphone1刚刚出来,其应用程序库里也只有几款APP,那个时候,网络阅读、内容频道都远远不如今天普遍,那个时候,互联蔚然成风,但是“移动互联”即手机端应用才刚刚崭露头角。12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变,但那篇文章中的许多观点至今读来仍旧有效,其中的一些预言以及只是提到但未展开论述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到今天都得到相当的印证,不能不说作者的观察、分析和判断高人一筹。

这里我不想重复作者所有的观点,而是截取其中一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论述因特网的普及给人类阅读带来的深刻变化时,作者指出We are not onlywhatwe read; we arehowwe read. 不仅仅是我们读什么决定了我们是谁,我们怎么读的,同样重要。在进行网络阅读的时候,我们其实退变成mere decoders of information,即信息的解码者,从而使我们文本解读能力(ability to interpret text)以及在深度阅读和不受干扰的阅读时所形成的rich mental connection的能力变得生疏。人类的阅读能力和说话能力是不同,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instinctive),而说话能力(speech)是与生俱来并嵌入到我们的基因中的(etched into our genes),因此,我们必须teach our minds how to translate the symbolic characters we see into the language we understand. 在训练自己的大脑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时,深度阅读(deep reading)能让我们更加专注,即使是长文,我们也照样读得津津有味,我们会来回的翻阅书籍,并在其中展开深度思考。而在网络阅读时,我们经常受到干扰,有些是网页设计者(背后的商业模式)故意为之(引导我们去点击一些链接,诱导我们去打开一张张图片),有些是我们自己不自觉地打开一个接着一个的链接,从而迷失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不能自拔。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提供了即时的、有效的、可接触的海量信息,但其不足也恰恰在此,巨量的信息不一定对我们的判断、分析能力有更多的帮助,其阅读的便捷性反而使我们无法专心,我们变得很难在一篇文章上停留太久,“以前我能轻松阅读《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巨著,而今,一篇文章超过三页我就读不下去……我总是在跳读和略读(skimming and scanning)” ,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读”不是一切,读而无思,读变成了“跳房子”的游戏,对我们都无裨益。

接下去,作者引用实验结果来说明,汉语这种表意文字(ideogram)与印欧语系这种字母文字(alphabet)的形态不同会造成人的大脑的阅读回路(circuitry for reading) 差异,这些差异会进而造成不同语种的持有者在认知功能上的差异。换句话说,东西方人有认知上的、观念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一部分,是由各自语言的不同造成的。很遗憾,作者没有在此没有展开,而是以此为类比来说明,网络阅读与书本阅读(以及其他印刷品阅读)对我们也造成了大脑回路的不同,从而形成认知差异。

过去,我们常常认为读什么很重要,看过这篇文章后,我们才知道,怎样读,同样重要。

微信公众名:温哥华英文教练

微信公众号:eureka5266

常年招徒,欢迎洽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722A04XB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