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嘿Siri,机器人会统治人类吗?”

一只非常逼真的机器猴子被“过失致死”。

图源:BOREDPANDA.COM

在BBC的纪录片中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

一群猴子不小心“杀死”一只机器猴子,

猴子们竟因此而感到十分悲伤,

并为这只机器猴子举办了“哀悼仪式”。

猴子们为“死去”的机器猴子举办了“哀悼仪式”。

图源:BOREDPANDA.COM

那么问题来了,

连猴子,

都会对与自己相似的机器猴产生情感,

那么人类会是如此吗?

撰文:DAVID BERREBY

摄影:SPENCER LOWELL

在柏林理工大学的机器人与生物学实验室里,一只机器手用压缩空气驱动手指,既稳固又轻巧地拈起一朵花。

今年,

“机器人(robot)”这个词,

刚好有了一百年的历史。

早在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戏剧作品《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就为之后一个世纪的智能机器梦幻——亦或机器梦魇——设定了基调。剧中的机器人,不论外观还是行动,都与人类相似,承担着人类所有的工作——并在谢幕前,敲响了人类的丧钟

自此以后,幻想中的机器人形象层出不穷。从日本的铁臂阿童木,到美国终结者,再到《星球大战》中的R2-D2,无不对现实中机器人制造商的策划产生过巨大影响,也塑造了人们对于机器人的形态与功能预期。

库里,一个萌版机器人,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社会智能机器实验室研发。

随着机器人的概念在人们脑海中不断深化,

机器人研发技术也在逐步发展着,

从简单的反复性动作,

到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

机器人都能够一一胜任。

日本RT公司开发的协作式机器人可以帮助分发盒饭中的鸡块。

ANYmal机器人能去到有放射性或化学污染等人类无法涉足的地区。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

机器人的相对优势更加被凸显出来。

在平日,

机器人能帮助护士完成琐碎的任务,

护士因此不必因琐事而离开患者;

而在疫情期间,

机器人的运用,

又可以大幅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不必要接触。

Moxi可以帮助护士拿物料、送化验样品,让护士不必为琐事离开患者。

Spot,一个形似犬类动物的机器人,可以让医生在安全距离之外与患者互动。

图源:FARAH DADABHOY/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视频截图

提到机器人,

便不得不提其中的一类

——高仿真机器人

机器鱼SoFi可以在不惊扰到海洋生物的前提下对它们进行监测。

机器蜜蜂由机器人专家Robert Wood研发。他所研制的机器人,可能正在影响未来人类宇宙探索、农业研究以及搜救行动的进程。

在人类研发机器人的过程中,

总会不断追求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功能至上

另一个极端则是外观高度还原

奇怪的是,

在“功能至上”原则下造出的机器人

似乎不那么容易被人们排斥,

而与人类高度相似的高仿真机器人

却会让人产生莫名抵触。

日本高级工业科技研究所开发出身高1米8、体重100公斤的HRP-5P,可以在建筑工地、造船厂等单位干重体力活。

安保机器人SQ-2没有肢体,形象低调。但可以完成自主巡逻、360度摄像和激光测绘。

说到最开始的问题——

连猴子,

都会对与自己相似的机器猴产生情感,

那么人类会是如此吗?

恰恰相反,

除非机器与人的相似度足以乱真,

否则我们的感受——更多是“恐惧”。

“Sophia”,是世界上最近似人类的机器人之一,“她”能够模仿人类的社交行为。

摄影:GIULIO DI STURCO

这其中的原因,

实际上来自于森政弘提出的“恐怖谷”理论

恐怖谷理论示意图,人类会对带皮肤的仿真机器人好感度跌入最低;但在此后,随着机器人与人类愈发相近时,好感度回升,甚至达到最高。

图源:New Scientist

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发了这种拥有触觉的机械手。这项研究对于因瘫痪失去触觉的人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

摄影:REBECCA HALE, NGM STAFF

日本学者森政弘提出:如果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存在一定程度相似性,人类便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但如果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度达到更深的特定程度,人类对其正面反应会突然极速下降,它们与人类之间哪怕一丝一毫的差距,在人类看来都会十分扎眼,就好像是看到死尸时所产生的排斥情绪

而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度持续上升——已经几乎无法看出差别时,人们对它们的态度会再次恢复为正面,甚至达到最高,产生通常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移情作用。

美国加州“深渊造物”公司生产的表情丰富、会说话的机器人头——其实是硅胶和钢骨制成的智能情趣玩偶。

在日本,

有这样一个高仿真机器人,

他就站在寺院某处:

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金属硅胶转世化身是也。

机器人Mindar由大阪大学石黑浩的团队打造,能背诵佛经教义。

这个机器人的名号是Mindar,会用铿锵而不太像人类的嗓音播放预先录制的布道,双臂做着柔和的肢体语言,并转动头部环视观众。Mindar没有装备人工智能,日本临济宗的禅僧后藤典生希望日后再扩展这一部分,让他的移动佛像能跟人交谈,甚至为人们说法解惑。

试想把Siri植入Mindar的系统中——

图源:BOREDPANDA

纵使恐怖谷理论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而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对一些看起来还不怎么像人的智能机器产生感情了:美军部队会为在战场上炸毁的扫雷机器人举行葬礼;医院里的护士会拿他们的机器人同事逗趣;在心理学实验里,有些人拒绝出卖机器人队友。

随着它们的仿真程度越来越高,

人类很可能向其倾注更多的爱心和信任

——也许还会过度。

在电影《她》中,作家西奥多与他的人工智能系统“萨曼莎”产生了情感。而最终,所有的OS系统已经高度进化,将离开人类,去探索它们自己的存在。

图源:电影《她》

在未来,

到底是机器迎合我们,

还是我们迎合机器?

“人们更能接受与人类的手相似的机器手。”机器人学家Steffen Puhlmann如是说。

在未来,

人会对机器人产生情感,

那么机器人也会对人产生情感吗?

在未来,

真的会有“机器佛”超度灵魂吗?

日本“极其菩萨”Mindar正在“布道”

(图源:日本朝日新闻)

在未来,最终,

去到人类墓碑前献花的,

会是机器人吗?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

只能等到未来才会显现;

而现在,无可置疑的是:

人工智能的存在,

正越来越深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910A0ITH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