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兵器谱之700-Chien+Fujikura

今天测试的目的就是要把一支杆子的最好的极限给表现出来.这杆子是否能有更好的空间去发挥或是我发挥到几成的水平?

市面上的杆头生产的精准度不像我现在手边的700-chien这样稳定.很多产品的公差都会很大,比如杆头上面标示9.5度,实际测量是11度或12.5度的都有不少.杆头重量也都过重尤其美系杆头都超过202g.这对于东方球友来说会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700-Chien杆头角度都是固定11度(每一个杆头角度我都会测量已确定实际产品的规格数据),但千万别认为这个角度太大打起来会弹道高的问题.这都是因为市售杆头角度普遍在10.5度以内所以就会产生的错误观念;会认为使用超过10.5度的杆头会让弹道过高.其实我上面说过了,多数市售款杆头的实际杆面角度都是超过11度.因为低于10度的杆头角度对于多数球友来说都打不起来.角度低对于使用者的使用速度条件都会要求更高.

所以对于球具大厂来说就是把杆头角度设定大一点这才能满足多数球友的能力与使用范围.只是在杆头数据的标示上让大家看起来和职业选手用的产品角度是一样或差不多.满足心理层面的认同感.

这次配置的杆身为Fujikura 的招牌产品Speeder系列.Speeder系列的产品已经出来第四代了.从第一代5年前的白色Speeder,第二代的蓝色Speeder Evolution,第三代的橘色Speeder Evolution II,而现在是最新款的红色Speeder Evolution III.大家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这些产品过去的测试内容.所以我对于Speeder系列产品还算熟悉.而Speeder杆身都是利用Fujikura最牛的技术与材质,算是它们的旗舰级产品当然Fujikura时不时会推出更高档的杆身但这都不是正规产品的系列.而Speeder杆身就是代表Fujikura的技术与质量.所以要知道Fujikura产品好坏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用它们的Speeder系列就没错.

从Speeder最初开始在早期1990年代的美巡赛中就是很火红.但中间有一段时间没有后继产品,到5年前推出新款的白色Speeder系列就开始一路一年一款新的Speeder问世,开启了后Speeder杆身的时代,而先前的Motore Speeder就画下句点.从白色Speeder第一代开始就使用新的高吨位碳布材质,到第二代也都是一样以高吨位碳布材质为主到第三代就有碳纤维加金属材质的溷搭技术配合上高碳布材质的双重加持技术.而最新这代也是以这个基础同时把溷搭技术再升级发挥.利用他们在铁杆的MCT(Metal Composite Technology),在杆身后端强化提升稳定性同时杆身前端的金属材质溷搭技术.先前我在他们的MCI铁杆专用杆身上得到不错的使用回馈与效果.这次把这个技术提升与放置在木杆这块上我想必定能有不错的效果.这就是Fujikura的技术始终都是独步这个领域的原因.它们在杆身市场上是老鸟,累积的技术与经验都优于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杆身对手.而它们的产品也是质量与性能都能兼顾.这也是我固定会测试他们家的产品原因.

技术与材质的运用在新款的Evolution III你就可以知道你买到的产品是最新的杆身技术.而实际打起来会怎样就需要真正去打过后才知道技术与现实的差异在哪?而我这次选择的杆身重量是569的S硬度.Evolution III有不同的杆身重量供选择,有40g的474, 50g的569,60g的661,和70g的757.所以你都可以找到你需要的重量与硬度.而它们的弹道表现根据官网上的表示都是一样.这点在以往是比较少,因为对于比较轻的杆身它的弹道都会设定比较高也倒旋多一些.但这次我观察每一个重量的弹道都是一样.这也我选569的原因.

另外Evolution III的杆身扭矩都稍微高一点,569是4.5, 661是3.8.我想这是因为杆身有加入金属材质强度提升到一个层级不需要去压低扭矩.高扭矩我想也考虑到让杆身用起来的回馈会舒服一些不要让球友觉得杆子打起来硬得像棍子.所以在规格设定上会让数据相对友善一点.

要做到轻量化需要把整体的重量给压低,同时维持住一定的挥杆重量,就可以让使用者在快速下杆过程中能感受到杆头的移动,也就是杆头与身体有一个互动感在.这样更能让球友把杆头快速带过击球点.这也是我这几次测试这类轻量化球杆的经验.

球杆的规格表请大家参考.

球头: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杆面为700钛合金

杆身: Fujikura Speeder Evolution III 569 S硬度,重63g, 47”, 0.335”口径, 58g

握把: Lamkin X10 undersize尺寸, 黑色重43g

总长: 45.25”

总重: 292.5g

挥杆重量: D1.10

MOI: 2847 g/cm^2

硬度频率: 245cpm

气温约22~32度.测试者:chien, 木杆挥杆速度92~96mph.铁杆挥杆速度82~86mph.

规格说明

这球杆的规格看起来相当友善,没有看到一些很惊人的数据来.这样的杆子对于多数球友都可以使用.使用年龄层也可以从30~60岁的男性球友.首先这杆子的关键在于挥杆重量这块.对于长度与总重都是相当低,也低于多数的市售款一号木杆的长度和总重.挥杆重量也只有D1这样的数据.这可以让球友轻鬆去感受到杆头的下杆移动.当然重一点对于有挥杆速度的球友会更好,但着眼于轻量化特性把整体的重量与挥杆重量都压低.让挥杆稳定的球友可以享受杆子的轻却可以感受到杆头下杆的移动.这也是我今年开始都着手轻量化球杆因为挥杆动作稳定后,球杆就以能让我挥起来更省力和好控制为主.

实际测试

这球杆拿在手上虽然球杆的总重轻但却可以感受到杆子很沉.主要在于杆身的重心偏前端,所以拿在手上会觉得重的感觉.所以我有对杆头的重量进行调整,让杆子拿在手上的感觉会比较和其他手边的球杆差不多.这样用起来会比较方便也轻鬆.但这只是纯粹感觉,实际要看打出来的结果。这杆身的颜色为红色系,感觉有点花,整体配色上很难配起来.算是整支杆子最不搭的一次.杆身红色系加上Logo为白色,看起来就觉得很不搭,加上我配的握把是黑色,实在不是很好看.有时候想要配的握把和杆头颜色固定,杆身颜色也固定后就比较难配.颜色上如果不是同色系就会让整体感觉很乱.这杆子就是典型颜色很乱的感觉.没办法!

1. 杆头回馈

这支球杆打起来完全不同于其他球杆的回馈.杆身的变化导致杆头整个回馈变得完全不同.因为我装很多不同杆身而这杆子打出来完全不同于其他杆头回馈.这杆头配上这杆身打出来的像是铁杆打出来的回馈,因为杆身的强度与材质所导致杆头回馈偏脆也偏硬.所以我才会说打起来想是铁杆的回馈.但因为还是有碳纤维的吸震效果所以回馈感觉像打塑胶材质的板子.

2. 杆身回馈

Fujikura杆身尤其是这5年来生产的高档杆身通常都需要一段时间去磨合,训杆来把杆身的弹性与效果给发挥出来.一般来说就我的经验,至少需要打个3~5次.每次在20球左右.这样杆身的真正弹力效果才会发挥,杆身的回馈感才会越打越好,越打越舒服.当然这款最新的Evo III杆身就是这样的杆身.我可以感受到杆身的中间折点把杆头给弹出去.整支杆身前端很强没有任何弯曲感受,下杆受力也没有太多杆身的变化或弯曲度感受,只能说上杆和下杆这杆身都没有太多的回馈.你只能感受到你抓着球杆往下带去击球点.你中球那一刹那可以感受到强大的撞击力,但这是你的力量所产生出来,但中球后你的力量就放开了,杆身就如同脱缰野马般,把杆头给弹出去,你会觉得你的头和手还在触球的那个点但杆头却已经甩到左边去了.这时就可以感受到杆身中间这个折点把整个杆子的前端和杆头一起弹出去.所以这杆身是集中在触球后的力量释放才会有杆身的弹性与甩动.

3. 距离与弹道

这球杆打出来的效果会让人爽快与惊艳.虽然打起来的感受不是太舒服,比较像是打铁板一样的硬底子,但打出去的效果真的会让你热血沸腾.球速很快,尤其在空中飞行时像子弹般的速度看起来就爽!这杆子的弹道算中弹道,在空中的飞行非常的笔直且有穿透力.因为球速快自然穿透风的力量或风阻影响就比较少.所以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很像一个彗星的路径.杆头的起发角不高,配合上这杆身的强度高,所以杆身前端的强度把球的反弹角度有效压制住.整体球的飞行高度与角度都不高.但球飞的效率却相当有效,你也可以说它在空中的飞行比较平但我认为因为起发角度关係是朝上所以飞得很笔直会向上飞行但不会冲高.

4. 易打性与操控能力

这杆子实际说是走性能导向的风格.杆身的强度与技术都相当先进,杆头的质量与材质设计重心都偏性能距离为主,所以整体配出来的击球结果确实也如同我所预期的一样,看到球快速地由低到空中的飞行穿透力就是一个最好的表示.很多其他朋友也试用这杆子都对这球杆的飞行表现赞不绝口.而他们也认为此杆用起来配置的规格不管在长度与重量对比上都很刚好.虽然有些人的挥杆速度快一些会觉得杆头的重量再重一点会更好,但这点只要更换一下杆头的配重螺丝就可以轻松改善.而对于挥杆速度不快的人节奏比较平顺打就觉得恰到好处.

5. 稳定性与失击伤害影响

球杆好坏很大的关键在于当你动作失误时这球杆是如何去反应与表现?越好的杆子会把你的失误影响给有效控制住在一个你可以接受的范围.这样才是它的价值.比如一般你打球都容易打出右曲球,而好的球杆可以让你的右曲幅度有效减低.比如你用自己的杆子右曲范围在20码或以上,所以导致你开球时要朝左边瞄球这样才能让球是落在球道中间位置.而如果一隻好的球杆可以让你把右曲20码的幅度减少成10码,那这就是这杆子的技术与规格设定正确才能得到的结果.在球具订製裡,你的每一个问题或击球都和你的动作与球杆的设定有直接间接的关係.而当你调整改善一个零组件或规格长度重量时,自然就会影响到你最后的击球结果.所以好的技师会去解释你为什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总结

你知道球杆可以帮你做到你要的结果就算动作跑掉球杆也能帮你把它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这球杆在稳定性与失击上表现都是优于一般杆身的能力.很多其他品牌的杆身身价跟它一样打出来的结果不见得能和它相提并论.虽然这杆身有其问题也就是击球的回馈没有太好,但它着重在于打出来的结果与效能上.当你看到你能打出这样有爆发力与快速的飞行距离时,你对于回馈这块就觉得实在不值得一提.这点是可以牺牲的.我认为Evo III这款杆身的成熟度是近5年来Fujikura最好的一款产品.把先前的一些问题与材质技术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这球杆可以有这样的表现实在不觉得惊讶.其实他的Evo II杆身就已经不错了但它加入MCT技术后把杆身的强度与性能又拉高到另一个层级.这点实在让其他对手很难追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4B0EZ6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