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版),批准了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94个智能制造专项。当前智能制造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整理了三个关键相关问题如下。
智能制造是什么?
智能制造究竟是什么?目前业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不同背景的专家给出的解释往往大相径庭,很多概念甚至存在冲突。如果在制造企业的角度,智能制造的“制造”二字,是“manufacturing”,不仅仅是指生产“Production”。
智能制造内涵更合适理解是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和创新,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融合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其结构自底向上建立智能产线,构建智能车间,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研发;形成智能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开展智能管理;推进智能服务;最终实现智能决策。
传统制造业应该如何转型智能化?
01
企业战略必须明确
如果传统制造业不知道转型智能化要做什么,就不会真正发挥技术的价值,因为智能制造的实现路径必须为企业自身服务。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现有基本条件,不同的生产需求,并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智能制造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更合适的理解是将其视为互联网思维中的“动态化”和“迭代式”的过程。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不同的战略组合来赢得竞争。如果个性化是必然趋势,那么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必须考虑如何实现这种差异化竞争的模式就会形成壁垒。一般而言,制造企业的个性化生产转型路径有三个方面:
其一,颠覆技术是最有效的
像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之间的竞争,印刷电路与覆铜电路之间的竞争,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领域的衰落。相反,新的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包括机电工程领域传统产业的原始积累,并且还可以通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转变获得生命力。
其二,柔性制造技术
尽管FMS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在进步,但是纯机械方式不会一下子消亡,像贝加莱ACOPOStrak这类柔性轨道系统,它就将生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了颠覆性的设计,使柔性制造成为可能,使得机械、运输、网络和调度已成为可实现的整体。
其三,智能技术加速迭代
所谓的智能制造就是要处理生产中的质量迭代,解决因小批量故障而导致的OEE下降,并共同减少时间消耗。这些都是为了使制造过程能够根据个别要求进行快速的质量迭代。减少模型更改期间的测试和验证成本,提高机器的响应能力,并降低成本。
02
重新规划组织结构
从企业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不仅要从技术路线上,而且要从组织、人才、流程、考核方面的规划,以形成有效的整体运作。
智能制造需要人才规划。首先,智能制造本身就是一个“集成”过程。智能化转型的人才必须在机电、运营、工艺多个方面具有接口能力,他们不一定需要精通每个方向的深入知识。但是,他们必须对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流程、接口、规范与标准有全面的了解。
03
提高Know-how知识使用效率
传统行业中积累的领域知识通过建模被封装到可重用的软件中,根据老技师的经验形成可重用的知识,这将节省大量成本。但很多时候人们谈论工业软件时,他们都在关注软件的价格。
实际上,那些拥有经验的领先公司给智能化转型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省,否则所谓的智能化“附加值”就无法体现,竞争力就无从落地实现。
智慧制造热潮中的误解有哪些?
第一,技术是继承,而不是割裂
有论点喜欢将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割裂,似乎智能制造更为先进。实际上智能制造仅仅是因为能满足差异化的需求,使得必须寻求新的智能技术来帮助传统的制作企业。智能制造是制造的延续。
第二,技术是有经济性的
技术必须拥有经济性才能推进,但是,技术的经济性是需要不断的测试验证过程才能落地的,不是突然就有了经济性的,并且涉及智能制造的许多方法和技术经过迭代的。就像AI是因为芯片成本的下降而变得流行,而数字孪生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软件算法才有可能性。
第三,技术必须服务于制造
制造只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环,有了企业战略,有了产品设计的规划,才能去制造,在设计规划阶段,就要考虑可制造性、以及质量控制,这些都必须依赖于规划,而不是技术决定制造,这个逻辑顺序是需求拉动技术。
第四,智能制造不是单纯的制造+ AI
人们赋予AI给制造智能化,实际上,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工业数据不是大数据,AI必须与机理模型来结合,并且在有限的范围解决问题。
喜欢可以点个赞!欢迎关注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