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来了两天,回去就赚了120万”,疯狂又真实的后疫情时代

关注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最新作《后疫情时代》再次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爆火。

在纪录片中,导演用着那依旧充满生活气息的镜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又疯狂的后疫情时代下的中国社会。

人们都在好奇,在经历了疫情、封锁和重新开放的各项考验之后,武汉乃至整个中国是如何在疫情过后仍然保持健康活力的。

与之前的《武汉,好久不见》相比,这次竹内亮导演把镜头对准了在疫情下逆势生长,产值暴增的中国企业,来探究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是把握逆境生机的。

1、仓库机器人和无人的城市

硕大的仓库,却鲜有人员,上千台智能运货机器人正忙碌穿梭其中,这里是某大型科技企业的无人AI仓库。

比起雇佣工作人员来说,无人化仓库的运作效率更高,运作成本更低。

可能这一个规模庞大、商品繁杂的仓库,只需雇佣几名工人就可以满足一座城市几片区域的购货需求。

在AI算法的帮助下,不光能够做到无人化仓库,也能够解决最后3公里的送达问题。

智能送货机器人可以将快递货物送到指定购买用户楼下,用户只需要输入取件码,就可以打开机器人背后的货舱,取出快递,无需快递员的干预。

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一台智能送货机器人正在慢悠悠地跨过减速带,而在道路后面的司机却只能无奈地看着机器人先行通过,甚至忍不住按了几声喇叭。

可惜,机器人听不到喇叭声,不懂人类的急切,只能默默遵守程序设定的行程路线,孤独又骄傲地行走在道路的正当中。

在后疫情时代,仓库里最繁忙的机器人和最空旷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街道上的小商小贩不见了,民众延续了疫情期间少出门、不出门的防控意识。但人们与货物商品的连结,却没有因此变得稀疏,甚至变得更加紧密。

于是,在疫情反复笼罩的阴霾下,直播带货行业搭上了顺风车,应运兴起……

2、疯狂的带货,躁动的心

就算你从未参与过直播带货的购买,也或多或少听说李佳琦、薇娅这几位头部带货主播的鼎鼎大名。

但在浙江义乌有一个电商直播村,在这个小小的人造村落里,各家各户都在做直播带货。

全国各地怀揣着致富梦想的人也蜂拥而至,想要探求下一个财富密码,成为站在风口上的猪,渴望成为下一个明星主播,做到一夜暴富,一举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广西的一个女的,来到这里待了两天,皮带爆了单。爆了十几万单,赚了120万,这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梦想,不是鸡血,是真的。“

曾经繁忙的仓库也因为疫情冷清了下来,在这种氛围下,人心的躁动似乎更加明显,似乎直播村里的每个人都转行成为了剧作家、演员、摄影师和剪辑师。

每天写几个段子,召集公司的同事们一起用着智能手机拍摄,剪辑就蹲在地上,连导演都感叹:“我第一次看到蹲着剪辑的人。”

3、13000名员工零感染的工厂,负责人的愁容

由于疫情的出现,全世界对平板电脑的需求激增,工厂出货量甚至达到了疫情前的两倍之多,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量,没人不希望尽快复工生产。但在工厂复工之前,负责人表达着对未来防疫工作的担忧。

当时是疫情缓和之时,负责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复产复工工作却满脸愁容,为了纪念这一刻,将其拍摄成照片,装裱起来。

这家公司为员工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防疫手册,包括办公篇、宿舍篇、用餐篇等各个方面,每人每日定时测量体温数据。

而这种近乎不近情理的规章制度,保证了3月末完全复工以来,工厂的13000名员工零感染,一天都没有停工过。

就像纪录片里所说,

互联网真的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了吗?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的理解了吗?

也对,也不对。

后疫情时代,疯狂又真实。

各处充满着新的机遇,蕴含着逆境的生机,也隐匿着来自未来的挑战。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106A0GA5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