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BIM案例——办公楼的暖通工程(三)

一、机房建模

机房建模前,要统计机房内选用的设备型号、管路连接方式、管路附件连接方式等,最好与现场安装人员协同确定。BIM技术搭建模型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它还包含了许多的参数信息,本工程的机房的主要设备有热泵机组、冷却(冻)水泵、分集水器、空调蓄能水箱以及地源侧分集水器等。

机房、管线建模可与楼层管网深化同步进行,但优化调整应在楼层管网深化后进行。机房深化时,模型建立要完整,机房内设备型号、管路连接方式、管路附件连接方式以及设备族的参数应根据实际的工程搭建,如没有符合的族,可以用其它类拟的族代替应留一定富余空间,也可以自己创建族更符合实际要求。

在本工程的设备中空调蓄能水箱是根据办公楼的负荷确定的尺寸与容量,所以族库中没有相似的蓄能水箱,设计人员自行创建了空调蓄能水箱族。将创建好的空调蓄能水箱调入族库中,与其他的设备相连接。

二、管道综合优化

传统的CAD图纸只能显示平面图形,标注相应的标高但实际的工程中管线错综复杂,在二维图中设置的标高都是以管子的中心线为起点到相应楼层平面的距离。这就将管子看做了一条直线忽略了其管径,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修改方案,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甚至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有时还会需要付出几十万、乃至几千万的代价来弥补由设备与管线之间相互的碰撞等引起的拆装、返工和浪费。

利用相应的BIM技术可以进行管线的三维碰撞检查,工程师可以采用Navisworks打开搭建的暖通模型来检测碰撞点返回到Revit中进行相应点的碰撞修改,经碰撞检查后的模型,不仅可以消除施工过程中的硬碰撞、软碰撞从而减少实际工程阶段存在的错误以及返工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净化管道的空间以及管线的排布方案,在进行工程对接时,提高与施工人员的交流能力及效率,进一步提高施工的质量达到最终的优化效果,节省时间及财力。

设置的送风管偏移量为3200mm,回风管的偏移量为3400mm,虽然偏移量有差距但可以发现管道之间有碰撞现象的出现,这时我们就要进行碰撞调节以检查该碰撞点对Revit模型进行碰撞调节,为防止整个回风管的偏移量提高,可以进行风管桥的搭建,达到调节后的效果即可。

三、总结

BIM技术的应用是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在暖通行业有着重大的发展前景,BIM技术将原来单纯的设计阶段转换成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阶段,为暖通行业带来了基本的技术保障以及经济效益,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材料损失和返工时间。

为了更好地应用BIM技术体现出它的价值,我们应该将该技术贯穿到整个暖通的建筑生命周期中,及时的发现建筑施工中的问题,以便于快速的处理提高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营效率。BIM技术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在将来会成为暖通行业的首选技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222A0714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