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变色龙娇小的身形,大约和一颗向日葵瓜子一样大,仿佛是从童话《拇指姑娘》穿越而来的生物一样。
科学家新发现的纳米变色龙,它的尺寸小到可以站在人的拇指尖上
来自童话里的变色龙
你想像中的“小型变色龙”可以有多小?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世上相对少见的超小变色龙-“纳米变色龙(Brookesianana)”,它的身形约莫只有一颗向日葵瓜子那么大,恰巧可以站在人们的指尖,仿佛是从童话《拇指姑娘》(Thumbelina)世界中穿越而来的“拇指变色龙”一般。
身长不到3厘米
根据科学家的测量,两只纳米变色龙当中,雌的纳米变色龙比较大,总长约2.89厘米;雄的纳米变色龙体型较小,只有约2.16厘米(注)。
不过目前科学家只观察到这两只纳米变色龙,很有可能野外还有其他个头比较大的纳米变色龙存在,就像不同人的身高各不相同一样。
注:此处身长数据包含尾部长度。若不包含尾巴长度的话,雌性纳米变色龙的长度为1.92公分,雄性则为1.35公分。
老家在马达加斯加
这只纳米变色龙(Brookesia nana)是由德国巴伐利亚邦动物标本搜集研究所的格劳(Frank Glaw)及他的研究团队,在2012年前往马达加斯加的热带雨林旅程中所发现。在前往这个生物宝库的路上,格劳一行人很期待能发现新物种,“但我们没预料到居然会是这么小一只的变色龙”。
变色龙家族的异类
经过多年来的研究,研究团队发现,纳米变色龙虽然分类上是变色龙家族的一员,但它们实际上并不会改变体色,也不像其他家族成员一样喜欢待在树上,反而更常在地面上活动。
不过,它们和变色龙家族的成员一样,拥有独特的弹舌,可以让它们在遇上螨、或是弹尾目(Collembola)之类的猎物时,得以饱餐一顿。
日出而落,日落而息
这种纳米变色龙的习性和人类有些相似,主要在白天的时候外出打猎,晚上则回到安全的草叶上休息。如此一来,即使天敌在夜色中靠近,当它们不小心晃动草叶时,纳米变色龙就可以迅速逃跑,躲进遮蔽更多的草丛中避难,直到危险过去。
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往往透过缩小骨骼尺寸等手段,换来更小的身型。图为微电脑断层扫描(Micro-CT scan)后的纳米变色龙骨架图,图中右上的红框是中间红色杠杠的放大图,从中可以看到这只母纳米变色龙卵巢中两颗发育中的卵。
为什么这么小?
对格劳等人来说,发现纳米变色龙一方面让他们十分开心,另一方面却也让他们伤透脑筋,因为在科学界陆续发现更小脊椎动物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越发好奇:脊椎动物的迷你体型,到底有没有极限?
格劳接着指出,在演化的过程中,有些动物透过缩小骨骼尺寸、重叠骨骼的位置,甚至是牺牲骨骼的整体结构来达到缩小体型的目的,但考虑到一些必要的生存条件,科学家推测脊椎动物的体型再小,也该有个极限才对。
就像从大房子搬进小公寓
这就好像在不丢任何物品的情况下,从一间大房子搬进一间小公寓一样,你的家当总得要有个地方去。
斤斤计较有原因
德国波茨坦大学(Universität Potsdam)的生物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教授舍尔兹(Mark D. Scherz)承认,科学家在这几毫米的事上斤斤计较,在旁人眼中确实挺奇怪的,他直言:“说出『噢!这个生物比那个生物还少了几毫米』这种话确实有点傻没错。”
“但是当几毫米对你来说就是占身长的2%、3%时,就是很明显的变化了。”
舍尔兹教授这么说并非没有原因,在2012年时,格劳就曾发现同样身形娇小的迷你变色龙(Brookesia micra),其雄性、雌性的全长也都不到3公分。
迫于生计,马达加斯加的民众还是得与山林争地。图为住在马达加斯加中部安巴图兰皮城镇的居民,近年在非营利组织的帮忙下,他们已经可以利用松木,而非当地的原始天然林的木材制作木炭维持生计。
刚发现,就面临生存危机
可惜的是,这种纳米米变色龙才刚刚被发现,就已经成为极危物种中的一员,因为在科学家发现它们的索拉塔山区(Sorata),大部分的人都过着贫苦、无力负担食物的日子。随着人口增加,人们就得与山林争地,才能获得足够的空间种植作物、饲养牲畜,自然也就造成这里的山林迅速退化的结果。
舍尔兹无奈地说道:“我希望住在索拉塔山区的人可以停止砍伐森林,很简单,但是除非未来马达加斯加的经济情况好转,否则这里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希望渺茫,因为人们总得要有口饭吃。”
生物们的好消息
不过好消息是,目前马达加斯加的政府已经在索拉塔的山区划定了保留区,让这里的生物们在山林不断退化的同时,仍然有一个最后的去处。这也意味着,未来这里将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区域之一,因为在马达加斯加这座生物宝库里,依然有许多新物种等着人们去探索、认识它们。
研究团队最后说道:“很多人相信科学家如今已经发现大部分地球上的物种了,但发现纳米变色龙便证明:事实绝非如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