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AI大战纯文学

文/黄 帅

目前人工智能虽然能写出一些像诗歌的东西,但距离真正的文学还很遥远。机器人能取代人类从事繁重的劳动、机械的行为,但文艺创作这种强调灵感的行为,再发达的人工智能也很难做好。

先来看中新网的这则新闻报道:

“我负了爱我自己的生物/我却温了你的眼睛/我生了时代的心/我将说出我的眼泪/无限一切的生物/也没望见来复苏的大地/世界悲剧的角色/那时候的人们——这篇名为《世界悲剧的角色》的诗歌出自人工智能(AI小冰)”。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在诗歌领域的“领先地位”也要被超越了呢?不言而喻,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在精密计算和逻辑推理上的能力和潜力远超人类,但一旦进入人文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就捉襟见肘了。

灵感和情绪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灵长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写诗,其根据来自大量的文学作品储存,以及内在的逻辑算法,但是,诗歌作为纯文学中对天分和灵感要求最高的一类文体,想写好它,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逻辑、储备和模式,而取决于感悟力和创作经验,而这恰恰是人类独有的本领。

本质上讲,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更像是一些“看起来很美”的意象元素的堆砌,或者句子合辙押韵,但诗歌内在的张力和节奏,却无法呈现。

比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鸟语花香这些意象,会让人产生诗意,但仅仅刻板地呈现它们是不够的。

优秀的文学之所以优秀,就在于能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独有的美感,在庸常的生活里捕捉到瞬间的灵光。

即使是一堆看起来干瘪粗糙的物象,经由诗人之手,呈现在试卷上的文字也会有序排列——而且,这个排列之以来作者创作中的“内在律”,而不诉诸于数学公式和算法等,并不能量化而论。

况且,诗歌的形式和内涵是丰富的,并非只有唯美绚烂的诗歌才是出色的诗歌。如在现代主义的范畴内,许多诗歌看似“以丑为美”,实际上是在发扬批判效果,进而呈现更深层的思想。

有些诗歌读起来像“口水诗”,其实只不过是借助口语表达,来呈现迥异独特的文学风貌,毕竟,并非所有的创作都是知识分子写作,如果是民间写作,其优劣标准又将不同。

也正因此,将不能量化的诗歌(以及纯文学)评价标准,和人工智能的算法标准拼接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件不伦不类的事。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贡献,足以证明其本领之强,并无必要来和人类智慧在诗歌创作上“一决高下”。

人类也完全没必要拿自己的“优势”去跟人工智能的“缺点”比较,即使科技再发达,想必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诗歌与文学的世界依然是人类情感和灵魂最佳的栖息地,守卫好我们的心灵家园,依然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创造力。

(本文首发于光明网)

作者:黄帅,又名黄西蒙,90后媒体人,专栏作家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9B0TLY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