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专访万集翟军: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决策智能化,智能网联进阶四过程

创新 创优 创见

更智能的车、更智慧的路,如何让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度”?

在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翟军在接受汽车总站网采访时表示,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到数字化,再到决策智能化,是智能网联的四个进阶过程,而中国,正在加速前进。

这种“加速度”,具体从哪几方面体现呢?

那就是产业链的反应能力、软硬件更新、车载智能化设备研发,以及降本等几个方面需要同时提速。

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

产业链反应要“加速度”

未来交通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翟军告诉汽车总站网,车联网是万物互联的一部分,未来交通必然是数字化的交通。也就是说,从过去的信息化,到现在的智能化,到下一步的数字化,到未来更高级的智能决策化,是智能网联的四个进阶过程。

因此,未来所有交通行为都处在平行的两个世界,一个是由车辆和计算机来运行的数字化的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

在整个车路协同所要达成的终极目标里,所有的车辆都能够随意行驶,没有任何管控,像人一样有充分的自由,比人的反应更迅捷,决策更快速,更加智能化。车辆行驶在没有交通信号的世界里,这是自动驾驶或者未来车路协同时代的生活模式,车辆走到哪都不可能碰撞起来,因为车辆能够快速接收或者发送周边的所有信息,并及时决策,效率极高。

翟军表示,车路协同需要将人的信息融入到车辆里,这些技术的发展决定着自动驾驶车辆的发展,自动驾驶车辆也决定着所有交通信息、路侧信息对它的支持作用。

但当下的感知技术能力,尤其计算机的算力,5G等通讯的时延还达不到期望的效果,那需要6G、7G甚至更高级别的技术,5G只是在自动驾驶的前奏阶段起作用。

在此之前,则需要通过时间和空间基准技术,以极精确的定位技术和毫秒级实时的通信反应速度,给交通管理者提供及时的解决能力,这也是万集目前正实施的项目之一。

而在未来,通过机器的运算能力,使决策时间优于人脑正常反应的八十毫秒,才算真正进入了自动驾驶的分水岭。

也就是说,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所涉及到的车、路、云、网、图都需要同时提速,才能实现精准互联。

翟军表示,行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整个产业的协同的融合,更需要各个环节同时升级。

车联网—万物互联,

车载智能设备技术研发“加速度”

翟军认为,未来交通一定能实现智能互联,实际上,自动驾驶车联网也好,万物互联也好,都是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感知,通信,融合的算法和算力,还需要大数据等一系列新的技术,是综合的体系。

在未来路上行驶的车辆,要有车车通讯,车路通讯,车人通讯,即通讯互联。这就需要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V2X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从而打造出更加安全、舒适、节能、高效驾驶的汽车。

车载智能设备想要发挥作用,还需要建设包括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无线通信网络、高精度位置服务网络等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网络。

因而,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智能设备的高效使用,不但需要提升产品本身的技术与质量,也与现代先进的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以激光雷达为例。作为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正成为自动驾驶的标配,包括宝马、奥迪、奔驰、蔚来等在内的企业都将激光雷达放到了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当中。

翟军认为,进入到L3级自动驾驶时代,激光雷达将不可或缺。成立于1994年的万集科技一直深耕于智能交通行业。2011年,万集科技开始进军激光雷达领域,已在该领域积累的大量的自主创新技术。

据了解,目前激光雷达行业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机械式、转镜式、MEMS和芯片式全固态硅基相控阵(OPA)。

翟军坦言,未来能够达到稳定应用在汽车自动驾驶上的是OPA技术形式。如果在未来三到五年攻克关键技术,其价格能够大幅下降至一两千元。

万集科技从2016年开始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OPA的基础性研发,计划用8年时间将OPA产品实现商用化。万集科技将激光雷达定义为下一个时代的核心产品,力争在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激光雷达生产商。

产业链协同发展,

降本必须“加速度”

疫情“断供”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翟军认为,任何行业,尤其是智能网联行业,单一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不能促进整个产业发展,企业应用技术的研发、上下游产业链联动、政府的支持等缺一不可。

与传统汽车产业不同的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多了很多技术与环节。比如,算法与软件、智能制造和新硬件制造技术、服务、网络、信息平台、金融支付等。

电动智能汽车取消了发动机,增加了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汽车产业链上新增了感知、决策、执行、通信、智能座舱等电子信息类软硬件供应和系统集成商……整个智能网联产业呈现出融合、重构、生态化、服务化等特征,推动着整个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

比如,我国在5G、北斗定位等方面有优势,但在软件、操作系统、线控底盘、芯片等方面对外依赖严重,需要补齐“短板”。

再比如,从 2017 年开始热起来的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得到了政府与业主的高度重视,投入也巨大,但是建设完毕后,无法给客户带来使用价值。这些教训让行业开始变得理性和现实,万集因此提出了数字隧道、数字收费站、数字服务区等系列解决方案。

根据翟军的理解,智能网联的创新技术可以为车路协同,尤其为自动驾驶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但是在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产业化尚未形成规模前,成本和投入很难产生相应的价值。

幸运的是,近年来,国内智能网联产业链协同发展开始加速,众多互联网企业、汽车制造商等纷纷投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配套设备、产业链日益完善,商业化成为可能,降本也逐渐实现。

需求不断加码,

软硬件更新要“加速度”

毋庸讳言,当前每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化”,以及“变化太快”。

这种变化体现在交通和汽车领域,就是需求不断加码,技术和产品要不断更新迭代。

万集作为最早一代的车路协同技术公司,翟军认为,智能交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发展需要依靠软硬件的不断更新。

例如,万集起家的业务动态称重,这项技术做了27年还在不断更新迭代。从最初比较传统的称台,到现在治超非现场执法、科技治超等,通过融入大数据应用,万集始终以新技术提升整个智能交通行业的管理能力。

ETC也是如此,该技术起源于欧美和日本,中国的ETC技术在2005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目前,技术突破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同样地,激光雷达作为万物互联最核心的元器部件,也需要进行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不管是拥有十几年经验的企业,还是创新型的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才能达到激光雷达产业落地的应用状态。

产业要想持续发展,需要根据应用端的需求变化,不断升级交通和汽车的软件系统,提供多种管理决策和车载服务,用于交通信号、车内场景,比如车辆监控、安全系统、驾驶员通信和网络安全等各个方面。

只有软硬件不断迭代换新,智能网联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良的交通环境,为人们提供更良好的驾乘体验。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智能网联行业,翟军认为,这意味着技术投入、技术迭代速度在不断加快,行业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正因如此,智能网联对于软硬件和集成服务商提出了更大挑战,产业链应顺势而变,不断挖掘和提升技术,积极应对行业转型与升级带来的挑战。

翟军坚信:通过我们这些项目的不断落地和实现,我们相信智能网联技术将不断迭代,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解决智能交通各领域的行业痛点,也一定能积极带动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万集将以数字化构建未来交通,迎接自动驾驶时代的来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015A0D96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