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通讯、北斗、感知、计算组织优势,决定了我们可以在智能网联上打造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形成自己的系统性优势。”12月2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席专家张永伟在《经济观察报》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年会上表示,多个方面的优势决定了中国可以走以车路协同为主要特点的新的汽车产业发展路线。
张永伟提出,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基于这两个方向形成了两个系统性的工程。
第一个发展方向是电动化,电动化的系统性体现在汽车越来越与新能源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当前需要解决的第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这个工程当中,要推动汽车与风电、光伏的结合,与智能电网的结合,与储能的结合,将来还要与氢能结合;第二个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基于智能化又会形成第二个系统性的工程,这个工程需要把汽车和道路、城市结合起来,这个系统更大,涉及到的因素更多。
“把路、车、城协同起来,我们称之为中国方案。为什么说中国可以走一个与其他国家单车智能为主的路线所不同的道路,或者说以车路协同为主要特点的新的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呢?我想这是由中国自己特有的几个支撑性的因素或者力量所决定的。”张永伟表示,这些要素包括中国特有的5G通信网络、北斗系统、道路上的感知体系以及以计算存储为主要内容的数字设施等等,如果很好地利用起来这几个特有的力量,中国就能够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首先,信息传输速度更快的5G通信网络,可以支持起高速度、大容量、低时延的智能网联汽车的需要,将来基于5G还可以形成专门为汽车服务的车联网,5G+车联网这种新型的通讯设施是中国所特有的,也是中国的基础优势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已开通5G基站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以上,登录5G网络的用户占全球5G登网用户的70%以上。
另外,智能汽车的使用需要高精准的定位,这种高精准的时空定位对汽车的安全,特别是数据安全、行驶安全都有根本性的影响,所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很大程度上要求汽车的时空定位技术要自主可控。“中国有自己的北斗系统,而且大量北斗相关的配套产业已经形成,可以为汽车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高精度时空导航。”张永伟表示,北斗系统为中国形成自己特有的智能汽车发展提供了支持。
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高精度地图,在车联网中推广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天线与定位部主任安旭东曾表示,如智能网联汽车仅支持单一定位系统,将在高等级自动驾驶应用研发中面临瓶颈,支持北斗系统的融合定位方案有助于提高导航定位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结合实时动态差分(RTK)以及超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IMU)等定位技术,可以提升自动驾驶在立交桥、隧道、地下车库等复杂交通环境以及雨雪雾等不佳天气的有效性。
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汽车的感知系统。汽车将来需要在智能化时代对周边环境进行泛在的感知,靠汽车自身的感知能力往往存在着很大的短板,特别是在交通路口,比较复杂的环境之下,很多时候单车智能需要长距离的路侧感知的支持,需要时时感知设备的外联设备的支持。目前中国在多个路口,包括城市的路口以及高速的公路上均建立了感知体系,车的感知加上路侧的感知,就可以为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方案。
张永伟认为:“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确定车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感知能力,需要确定路提供什么样的感知能力,这样基于感知,来实现车路协同。”
在感知、定位、地图的支撑之下,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与计算,其中一些数据需要存在车上,并在车上完成计算。另外一些计算存储就要在车外,有的在路端、有的在云端。中国可以在路侧建立大量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这些以计算存储为主要内容的数字设施,为智能汽车所需要的大的算力需求提供了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有效组织,这是中国的体制优势所决定的。
“我们国家在电动化的上半场,顶层设计走在了前面,也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更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这个中国方案除了车的发展之外,必须进行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源网、通讯网、算力网、定位网、感知网。”在张永伟看来,这些基础设施既要自己建设好,也要相互之间协同好,同时每个设施都要和汽车实现协同。
张永伟表示:“推进中国方案还要落实一系列的支持体系,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技术标准的协同,包括数据的贯通,最后还要夯实产业基础,既包括汽车产业本身的技术发展,也包括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相关的产业发展。所以推进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重在顶层谋划,贵在把它推进落地,只有如此,中国汽车产业在进入智能化发展后,才可以持续地或者进一步地实现领先。”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