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从角雷达到前向雷达,中国厂商如何加速突围?

2022年,从单颗前向雷达/角雷达到整车360°雷达感知方案,毫米波雷达的需求量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搭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交付上险518.96万颗,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0.24%;角雷达交付上险量558.08万颗,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3.37%。

在这背后,中国新车搭载L2级ADAS功能继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5R1V已经成为L2级ADAS系统主流的传感器配置方案。

众所周知,与摄像头等其他传感器相比,毫米波雷达具备探测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全天候工作等特性,未来依然是主流的传感器之一。

不过,伴随着智能驾驶不断从ADAS向高阶自动驾驶演进,整车感知系统对于前向毫米波雷达以及角雷达的准确性、可靠性、分辨率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聚速电子CTO于松山

聚速电子CTO于松山在2022高工智能汽车年会发表主题为《面向5R1V ADAS系统的毫米波雷达解决方案》的演讲表示,无论是前向毫米波雷达还是角雷达,都进入了替换升级周期,各项性能都需要全新的升级。

前向毫米波雷达的性能要求大幅提升

“5R1V已经成为L2级ADAS系统主流的传感器配置方案,可以实现ACC、AEB、FCW、BSD等ADAS功能。”于松山介绍,ADAS功能能否有效发挥作用,毫米波雷达的“精准感知”是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前向毫米波雷达在AEB、ACC系统当中主要扮演着实时获取自车前方所有出现的运动和静止目标,输出目标距离、位置等信息,提供目标运动状态、类别等原始信息及相关功能控制等作用。

于松山介绍,基于前向毫米波雷达的ACC、AEB等ADAS功能,在实际的应用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痛点。比如,对行人和骑车人等弱目标的漏报率较高;FOV过小导致车辆在急转弯时,AEB系统容易发生失效;而由于高度信息准确率低,AEB系统在遇到路牌、桥梁、井盖等物体时容易导致误报。

因此,伴随着汽车对于智能驾驶需求的增加,毫米波雷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但同时也对毫米波雷达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完善的AEB、ACC系统需要前向雷达能够具备更高定位精度、更好轨迹连续性、更强的分类/识别能力、更小盲区、更远探测距离、更短反应时间等更高的性能。

于松山介绍,聚速电子在前向毫米波雷达的设计方面,分别从系统设计、功能/性能指标、功能安全、实际应用场景等方面做了诸多的考量。

据了解,聚速电子的前向毫米波雷达主要基于单芯片射频处理器集成方案进行设计,并且做到关键芯片的国产化,确保整个系统稳定可靠、供应链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与此同时,聚速电子的前向毫米波雷达还采用了远近融合的模式,可以实现远距离和宽角度的同时感知。除此之外,还会采用独创的实时超分辨算法、创新性的多径干扰抑制算法、先进的动静目标分离算法等,有效解决前向毫米波雷达在ADAS实际应用场景的多种Corner Case。

角雷达升级战全面打响

除了前向毫米波雷达之外,毫米波角雷达的需求同样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2022年全年,角雷达搭载交付量预计将首次超过1000万颗,未来几年将保持年均40%-50%的增长态势。

“要实现TJA、BSD、LCA等ADAS功能,需要角雷达能够实时输出精准的周边目标位置、速度等信息,并且可以基于多目标跟踪结果实现多种的ADAS功能。”于松山表示,聚速电子的毫米波角雷达同样采用的是单芯片射频处理器集成方案,并且实现了关键芯片的国产化。

具体来看,聚速电子的毫米波角雷达采用的是4T4R天线以及最小冗余阵列设计, FOV方位向150°、俯仰向30°,同时集成了BSD、LCA、DOW、FCTA等ADAS功能。

此外,聚速电子还在算法上面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设计。比如基于统一坐标系下的5R点云融合,可以实现360°的环境感知;而基于独创的Bounding-Box Fitting + Tracking算法,可以准确跟踪移动目标轨迹和形状。

聚速电子从2006年开始聚焦毫米波雷达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首创了路端微波雷达技术,并拥有汽车雷达的全栈自主核心技术和路况环境数据积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4D点云技术的增强,角雷达赛道也进入了全新的替代升级周期。聚速电子目前已经推出了行泊一体AVP角雷达,可以充分满足多重应用场景的复杂度要求,并且通过4D点云输出、Freespace、深度学习目标识别等方式的融合,解决了多种复杂场景的痛点难题。

据了解,这款雷达水平角探测范围±75°,俯仰角探测范围±15°,拥有行进中普通角雷达模式和泊车中4D点云AVP模式。在行车状态下可以起到传统角雷达的作用,探测距离超过120米,泊车状态下是一款近场4D点云成像雷达,探测距离精度达到2cm。

行泊一体毫米波雷达从雷达系统设计上对行车和泊车这两种场景进行整合,在不增加雷达传感器个数的情况下实现了“行泊一体”,对系统优化、成本控制很有帮助。

很显然,从前向毫米波雷达、角雷达到4D点云雷达等,聚速电子均已经从硬件、软件、算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未来,聚速电子将基于全栈自主核心技术和海量实际路况环境数据积累,进一步打造面向更高级别智能驾驶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实现毫米波雷达国产化的量产突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224A04N7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