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尽信书不如无书,民众需要的是实用的信息,搞学术的请去竞争诺奖

看到某院长科学家批评知名传染病医生的消息,我无语了。我们且不说这些人是不是制造恐慌,帮助药厂们扩大销量,仅仅就事论事来说,他们这些无用的“严谨”废话着实让普通人厌恶。

科学当然是严谨的,但要运用到现实社会中,为人类服务,就离不开统计学和其他一些不那么严谨的社会科学的加持。道理很简单,哪种物质的性能是什么,这确定吗?自然界中就没有纯的物质,哪怕是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杂质,它也不纯,我们却不能因为在现实中这种纯的物质不存在,就认为其性能也是不确定的。那么这些性能的得出,当然就有统计学上的功劳,主要根据测试和观察判断得出的,我们一般也认为这是科学的,而不是不确定的。

自然存在的同一种病毒变异的规律,一般会毒性越来越弱,传染性越来越强。这虽然无法证实,但符合统计学规律,因为在以前没有现代医学的年代,如果存在毒性和传染性都越来越强的病毒,人类就已经不存在了。这不需要懂科学,只要懂逻辑就行了。

有没有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呢?当然有可能,只是这种可能性比较低,而且一旦有了例外,大家都不存在了,讨论这些的意义也没用了。或许这就是受一种超自然力量的控制,很多宗教上称的“天谴”,或许就包括这些内容吧。

显然,我们是无法根据本次病毒就要发生与历史上我们可知的任何病毒不同的假设来安排后续防疫政策的,这只能让别人觉得我们精神不太正常。只能部分选择科学,而部分选择统计学或者常识来组织生产和安排生活,前领导人还为此起了一个名字,叫“摸着石头过河”。何况那些石头现在已经比较稳定的立在河中央较长的时间了,因为其他国家的经验是可以比较安全的借鉴的。

有没有可能,2020年疫情刚开始时候的毒性较大的毒株,还潜伏在某个不知名的载体身上,再次传染给大家呢?特别是有专家提出,如果是在动物和人身上交叉传播,就像鼠疫病毒一样,几乎不怎么减弱呢?当然也会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也还是大太高,就算再出现了,也可能再调整相关措施的,没有必要就凭猜测的小概率事件,就让全部民众都为此做准备,甚至重新管控吧。本来应该是他们在开会时去争吵并得出结论的事情,不知道是怕开会交叉传染还是什么原因,非要在互联网平台吵个不可开交,科学家是可以发表这些观点的,但也请估计一个概率出来,并也给大家一个也可供采纳的建议,而不是对别人建设性的意见直接开喷。

在历史上,就有非常严重的文人相轻传统,这是百分百的陋习,不可能有人认为这是优良文化吧。当然在西方历史上也有,所以说,在前些年意大利有某教授当上总理后,大家意见很大,因为别人认为,这不利于开展工作,还不如那些满口跑火车的政客。有些专家可能认为,是别人没有听他们的意见而耽误了事,其实全听专家的意见一定会更加误事的。

近些年国内制造业的困难,除了人工成本上升等影响以外,趋严的安全、环保政策本来是有利于民众健康和企业持续发展的,但是实施中,由于专业性提高,相当大的权限落到了一众评审专家的手里,于是灾难就开始了。这样的例子很多,接触过的朋友一定会有深刻体会的。

我的老师告诉我,真正的专家是要说“人话”的,这不是骂人,而是说,其针对大众的文章,要让识字的人就能看懂;公开发布的话,要让正常人就能听懂。如果说的全是专业的话,那么这些专家就应该去摘诺奖,因为那边看论文的专家多。如果怎么也把自己的专业,不能说得让普通人看懂,或许就是普通人不需要懂的,比如,爱因斯坦过世了这么多年,真没有多少人能懂他那个相对论。

正常的学术之争是要在一种宽容友好的氛围中进行的,是针对学术谅说学术,针对科普就只说科普的,用学术的要求,去抓别人科普上的不严谨之处,已经有辱科学家的名声,更像是传统封建文人的陋习复活。

希望疫情早点稳定,希望正在病痛中受折磨的朋友们都能平安度过,健康属于大家。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226A018TT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