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我的安全产品观

我的安全产品观

这是一篇杂想,也是一篇回忆,算是给我“伪产品经理”经历的一次总结。

同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一个完整的安全产品团队至少会包括产品经理/技术/运营/销售这四个角色,当然如果是免费产品请临时忽略销售这个角色。安全产品从规划/设计/研发/上线/推广/运营,就一直是这四股力量相辅相承相生相克的过程。

技术人员的价值观是安全技术鹤立鸡群,独霸一方,有时候不发个paper不申请个专利都不解恨;销售的价值观就是所谓的背数,卖的好,利润高高于一切;运营的价值观就是市场认知程度,可以路人皆知“送礼只送脑白金”基本就是最高境界,但是我要泼冷水的是,这和最终用户关系都不大。

商业的本质就是利润,用户抛去IT基础费用挤出的安全预算,最终要获得是所谓的价值,说白了能够帮助我解决问题,能够帮助我解决问题我就愿意买单,所以安全产品如果想最终可以从自嗨到挣钱,一定需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其他都只是敲门砖。这时候产品经理的价值就体现了,他全程推动了安全技术到安全产品的过程,促进了安全产品为用户产生价值,填补技术和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从这个角度讲,每个安全产品经理都是上辈子折翼的天使。

谈到用户价值,我个人感受,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安全投入的原始动力,除了极少数是类似电商业务需求驱动,金融等的监管驱动,其他主要是事件驱动,所以也很无赖的事情发生了,未雨绸缪少,亡羊补牢多,刚需少,伪需求多,甲方自己说的出来的需求少,乙方想出的需求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可以临时救火的卖的好,比如被DDoS时卖抗D,被薅羊毛时卖风控,数据泄露时卖数据库审计和DLP等等,爆发蠕虫时的专杀工具,这时候站在甲方面前的不是厂商,是亲人。这些可以救火的产品,可以归为刚需类的产品。

称得上刚需的产品往往不多,而且竞争激烈,还有一类产品也可以帮助用户,就是可以提高效率,解决高频问题的产品。这里的高频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经常用的,一个是可以经常发现问题的。这两个方面说起来比较拗口,甚至可以说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差别很大。所谓经常使用,就是和日常运维结合紧密,比如防火墙 WAF这个就是经常用,甚至可以说是IT基础设施了,这类产品很容易走量。所谓的经常发现问题,才是真正体现高频,如果一个产品部署测试一年,也难得发现一个报警,它的价值就很难体现,如果部署测试一周,可以发现一些小问题,它的价值也会被放大,这个就是所谓高频的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刷存在感的能力。个人感觉,主动发现类产品会比被动检测类的产品高频,漏洞发现类的比入侵检测类的高频。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创新。我理解安全产品上的创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连续性创新,一种是非连续性的创新。

所谓的连续性创新,就是在现有安全产品上加上新特性或者使用新技术,产品形态并没有大变化,解决的问题范围也没有大的变化,比如电动汽车,首先还是车,不过用了新的动力,解决的还是代步问题。所谓的非连续性创新,主要是解决的问题范围变了,用的技术是否是新其实反而无所谓了。以解决的问题范围为横轴,以使用的技术为纵轴,B和D可以解决新的问题,这通常容易被用户关注,通俗的讲愿意和你聊,但是由于解决的是新问题,需要花大功夫做市场教育。A虽然没有BD的博眼球,但是由于解决的问题容易被理解,不用走市场教育,同时使用了新技术,有差异化,用户也愿意聊。我个人比较喜欢A这种。创业公司比较喜欢BD,因为BD具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09B05YP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