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浅思录 为什么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需要学外语

浅思录 为什么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需要学外语

作者头像
企鹅号小编
发布2018-02-27 10:07:49
1.2K0
发布2018-02-27 10:07:4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企鹅号快讯

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本文约3000字,请花6分钟来阅读。)

引子

人工智能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自然语言处理,而自然语言处理很重要的一块则是机器翻译。从最早的基于规则到如今的基于统计,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都在稳步提升。加上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个不再需要苦苦学习外语的时代似乎已经指日可待,一个带着手机就可以无障碍行走全球的时代似乎已触手可及。

不知有多少曾经备受英语折磨的朋友会为这“光明”的前景而欢呼雀跃呢?是的,如果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仅仅是满足交流需求的话,机器翻译的成熟的确值得举手加额相庆。

然而,世事就是这么吊诡:机器翻译的成熟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而在那个时代,学习外语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满足交流需求了。如果说现在大家学习外语是为了提升,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外语则是为了生存。

为什么这么说呢?

总是在恐惧中前行的人类

每一次技术革命发生时,总是有人在担心新技术会造成大量人口失业,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他们的担心既有道理又没有道理。

有道理是因为必然有很多职业会因为新技术的诞生而消失,比如抄写员、马车夫等就早已被埋进了历史的尘埃中;没有道理是因为很多新的工作岗位会因为新技术的诞生而出现,比如10年前谁能想得到有人可以把读金庸小说当做职业来做呢?

淘汰和新生,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放在整个社会来看,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放在特定个体身上,这就是一个残酷无情的过程——总有个体因为跟不上时代而被淘汰。

当这种变革发生在一个人中年时,世上就又多了一个沉湎往事、诅咒当下的中年怨念者。如果你留点心,你总会在身边找到一两个这样的人。

历史的车轮“有条不紊”的碾过,把有的人带到了更美好的远方,而把另一些人扔在了路上、甚至垫在了轮下。

我们没有办法阻挡历史的车轮,唯一能做的就是当列车启动时,保证自己坐在车上。

怎么才能坐上人工智能的车

世界总是在不停的变化,我们都想能赶得上变化。然而,说来好笑,最终总是那些知道什么不会变的人才跟得上变化。看吧,我们总想超越时代,到头来却总是被历史打脸。

前面说了变,在技术革新中,有职业消失、有职业诞生。

现在说不变:虽然职业林林总总且来来去去,然而人类社会中职业的组成结构和层级关系却始终没变。

我们从事的职业可以分为三类:体力重复类、计算管理类、思辨创意类。虽然不同时代,这三类职业的分布比例不同,但所有职业都落在这三个类别里。而且,从古到今,这三类职业的地位也一直没有变化:体力重复类处于底层、计算管理类稍高、思辨创意类则处于金字塔尖。

如果说前面的技术革命都是在消灭体力重复层的职业,这一次人工智能革命将会消灭计算管理层的职业。那些曾经人们眼中可望不可及的高级计算管理层职业,比如精算师、股票分析师等,在人工智能面前将不堪一击。

当大数据支撑的人工智能将整个社会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我们也不再需要那么多管理者。

然而,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那些从事哲学思考、从事创意劳动的人,仍然拥有对人工智能的优势。如果我们把未来设想得光明一些,人工智能并没有“起义”,而是“心甘情愿”的为人类工作,最终解决了我们的物质需求。那时,我们的精神需求将只可能由思辨创意层的职业来满足。

所以,现在问题变成了:如何能够成为思辨创意类的人才。

学习外语是捷径

成为思辨创意类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思维不受局限。也许有专门的训练能够帮助人们做到这一点,然而,你或许想不到的是,学会一门外语在这方面起的作用可能会超过所有其它训练。

为什么?

因为不同的语言背后就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学会一门语言就学会了另一种思维模式。这个观点是上世纪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来的,叫“语言相对论”。前段时间有点火的电影《降临》就采用了这个理论。

不过萨沃认为“语言决定了思维”,这个结论稍显武断,后来的学者也多有诟病。如果从社会符号学的观点来看,把语言看做表征符号,那么是学习一种表征模式的过程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

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独特的表征模式,每学习一种语言,我们都是在学习一种新的表征模式。这就相当于我们拥有了多副眼镜,每带上一幅,世界就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不,眼镜这个比喻还不够贴切,毕竟我们不能同时戴上多副眼镜,但却可以同时拥有多种思维模式。

拥有多种思维模式,这就为成为思辨创意类人才铺平了道路,所以学习外语是捷径。

英汉对比的例子

经常听见人说,英语专业的人头脑似乎更开放。这可能是因为学习英文后,他们能够看到更多的信息。但一个更有说服力却长期受人忽视的原因是,他们同时拥有至少两种思维模式,看问题自然更加开放。

Mark Knopfler在Brothers in Arms这首歌里唱到:We have just one world but we live in different ones.这句歌词可说是完美诠释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既然书先生精通的是中文和英文,就请允许我用这两种语言举几个例子吧。

大家都知道英汉之间有很多差异,只不过我们很少去思考这些差异背后反映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区别。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英汉状语位置的区别。

在汉语中,状语一般都必须在谓语动词之前。而在英语中,状语更多是在谓语动词之后。

比如这样一句话:

我 昨天下午 到操场上 痛痛快快地 打了一场球。

翻译成英文,则应该是:

I had tons of fun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yesterday afternoon.

“昨天下午”、“操场上”,这些传统语法里被称为状语的东西,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被称为“环境”。韩礼德这个术语用得好,很有启发性。上面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中文倾向于把所有环境都交代清楚才说动作,而英文倾向于先交代动作,再补充环境说明。

可见,中国人对环境因素的看重已经固化在语言中了。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中国人更看重人情关系,在做事情时会顾虑更多,也更多采用迂回而不是直接的方式处理事情。

比如做生意时,中国人传统上会先扯一些与生意无关的事情,比如攀点交情等。顺便提一句,书先生还没有见过“老乡情结”比中国人更重的民族。我们有遍布世界的同乡会,覆盖各个行政区划级别。用环境来定义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用行为来定义环境,似乎已经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

句子结构层面如此,词汇层面亦然。比如greenhouse这个词,中文叫“温室”。大家仔细想想这两个词在角度上的区别。greenhouse强调的是结果,因为有这个东西,所以里面常年可以生长绿色植物。而“温室”强调的是环境,指这个东西本身能够提供恒定温度的环境。

我们用环境来定义自己,所以,当英美人见面谈爱好谈理想的时候,我们先问对方是哪里人,在哪个单位上班。似乎不知道这些,我们就无法认识这个人。

我们的集体主义思想也在词汇上有所体现,那就是汉语特别热衷于分类。这一点,书先生在另一篇文章《为什么说词汇即知识?》有讲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只有从事思辨创意职业的人才有生存空间。从事这样的职业需要有不受局限的思维。学习外语就是学习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学习外语是打开思维空间的捷径。最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看似矛盾却引人深思的结论:

在外语已经不是障碍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学习外语。

上车吧,少年!车票就是外语!

【作者简介】书先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语言学博士,国家二级翻译,中国翻译协会会员,玩转英语、德语和python计算机编程。前环球雅思北京总部特聘教师,简书推荐作者,有道问答特邀答疑官。

本文来自企鹅号 - 书先生和路夫人媒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来自企鹅号 - 书先生和路夫人媒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NLP 服务
NLP 服务(Natural Language Process,NLP)深度整合了腾讯内部的 NLP 技术,提供多项智能文本处理和文本生成能力,包括词法分析、相似词召回、词相似度、句子相似度、文本润色、句子纠错、文本补全、句子生成等。满足各行业的文本智能需求。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